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0)
2023(10535)
2022(8699)
2021(8165)
2020(6479)
2019(14067)
2018(13918)
2017(26235)
2016(14396)
2015(15926)
2014(15521)
2013(15067)
2012(13529)
2011(12435)
2010(12708)
2009(11831)
2008(11363)
2007(10439)
2006(9424)
2005(8315)
作者
(39400)
(33438)
(32766)
(31438)
(20615)
(16062)
(14787)
(12930)
(12540)
(11794)
(11273)
(11162)
(10480)
(10226)
(10104)
(10081)
(10003)
(9551)
(9455)
(9411)
(8346)
(8138)
(7962)
(7699)
(7667)
(7571)
(7398)
(7296)
(6781)
(6572)
学科
(59060)
经济(59010)
(46432)
(40502)
管理(32708)
农业(31082)
(19889)
企业(19889)
业经(17656)
地方(17070)
方法(16361)
中国(16321)
数学(13806)
数学方法(13577)
(12336)
(12208)
(11097)
农业经济(10862)
(10756)
(9652)
贸易(9646)
土地(9408)
环境(9362)
(9349)
(9146)
农村(9131)
(9004)
(8930)
(8924)
银行(8919)
机构
学院(198084)
大学(186634)
(77414)
经济(75574)
管理(70831)
研究(66662)
理学(60539)
理学院(59829)
管理学(58605)
管理学院(58247)
中国(52943)
(52638)
科学(42427)
农业(40039)
(38999)
业大(35488)
(33918)
(33157)
(32707)
中心(32450)
研究所(30458)
(28459)
师范(28239)
(26174)
财经(25581)
农业大学(24651)
(24095)
(23696)
北京(23665)
(23036)
基金
项目(130878)
科学(102558)
研究(102027)
基金(90966)
(78894)
国家(78077)
科学基金(66295)
社会(63279)
社会科(59261)
社会科学(59249)
(55353)
基金项目(48107)
教育(45919)
编号(45839)
(44257)
自然(40244)
自然科(39182)
自然科学(39176)
自然科学基金(38413)
成果(36130)
资助(35087)
(31449)
课题(31262)
(30532)
重点(29840)
(27755)
(27408)
(26570)
(26375)
发展(25763)
期刊
(98686)
经济(98686)
(57572)
研究(55605)
中国(45634)
农业(38737)
学报(30432)
科学(28912)
教育(26723)
(24230)
业经(23926)
大学(23596)
学学(22401)
管理(21599)
(20833)
金融(20833)
(18019)
技术(18015)
农业经济(14317)
农村(14213)
(14213)
问题(13791)
经济研究(13097)
(12399)
资源(11482)
财经(11160)
经济问题(10584)
世界(10134)
(9699)
职业(9408)
共检索到303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诚  
在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中,通常存在农户间的自发流转与新农村建设用地展现的规划流转两种形式。建立在熟人社会中社会资本基础上的自发流转在生活中使得淳朴民风得以维持,与此相对,建立在理性行动基础之上的规划流转却出现种种不可避免的问题。细究之,这两种土地流转形式实为哈耶克所区分的自发秩序与外部秩序的实践,二者的比较分析启示我国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农地治理中,要规范政府的外在干预方式,注重农村的优良传统,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志礼  谭江蓉  
统筹城乡发展、变革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农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是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本文从分析阻碍我国农民工流动的障碍和根源入手,阐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地流转对二元结构变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未来土地使用权变化格局,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五种模式,并对实现农地有效流转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付海涛  段玉明  
为合理促进农地流转,重庆进行了新的探索。重庆地票交易制度是一种城乡统筹用地指标,建立城乡统一有效土地市场的一种制度创新,其本质是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现状。但由于试验时间不长,还受到原有一些土地制度的束缚,配套制度一时还跟不上,导致重庆地票交易制度既有一些重大制度创新,也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方银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在东亚地区逐渐形成经济中心与安全中心相互分离的二元格局。东亚二元格局在未来一个时期将长期存在,由此可能造成地区安全秩序与经济秩序之间长时期的脱节。二元格局下的东亚秩序不利于中国与部分东亚国家实现战略和解,对地区经济合作也造成较为明显的不利影响。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需努力弱化美国同盟体系在地区架构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二元格局的影响往良性的方向发展,并努力探索超越二元格局的路径与政策选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远索  向小倩  邓思宇  姚艳  
农地经营权流转是农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地的具体体现之一。在梳理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界定了农地三权分置和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分析了农地经营权流转实践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推动农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路径,提出健全农地经营权流转政策是顶层保障、规范农地经营权流转行为是关键保障、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风险防范机制是重要保障、协调农地经营权流转主体利益关系是核心保障等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怡   王勇   李广斌   于立  
古城保护更新涉及城市社会、物质空间环境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借助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不断推进的连续过程。基于社会秩序理论,结合社会资本理论,建立社会秩序下古城保护更新的分析框架,系统解构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实践的三个阶段内,古城保护与更新、社会秩序建构中社会资本的运作逻辑。进而提出思考与建议,包括控制公权力介入、促进整体规范环境优化,重视多中心均衡发展、强化公私社区共治,注重差异化需求满足、优化信任培育机制,最终走向“建构秩序和自发秩序”互构互融的古城保护更新实践。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洪秀  
"秩序"意指有条理,不混乱的状态,泛指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处于一种相对稳定、规则、和谐的态势之中。社会秩序是由人们生活其间的各种秩序构成的,如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生活秩序等。推进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道德体系的构建,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秩序,还社会一个公平正义的环境,离不开国家机关的力量干预和全面调控,这种外力助推应是当前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急需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池忠军  
以秩序分析的框架审视矿难,市场无序、法规失灵、政府缺位与越位等根本性的问题凸显出来,因此矿难的归因不能仅仅停留于官员和企业主的道德审问上,也不能把问题简约化为利益驱动,管理制度才是根本。对其治理不能仅仅依赖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技术防治,应把视域确立在社会-技术的综合模式上。从社会的非技术因素上看,公共管理是矿山秩序重建的关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熊玉双  盛璐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万春  
农地流转表现为有效流转状态、高效流转状态和无效流转状态。自然条件为一定,制约农地高效流转的主要因素是农地流转方式和农地流转机制。流转方式对流转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流转方式是否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发挥农地经营者的个人潜能;流转机制对流转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流转机制是否能够实现生产要素最优配置。而要实现农地高效率流转,就应在流转方式上探讨农地的资本化流转;在流转机制上探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伟  石伟平  
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引发了生产组织的重构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知识标准、能力标准和素质标准实现了更新与突破,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综合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关键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三维体系应当被建立。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框架,应当在宏观上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匹配人才层次高移;在中观上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复合职业人才;在微观上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渗透职业核心素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润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社会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文章指出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首先要从理念上转变对秩序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实践层面的落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洪名勇  刘洪  
基于贵州省湄潭县、金沙县和施秉县543名土地流转农户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差序格局"社会关系对农地流转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差序格局"关系显著影响到契约形式选择,血缘和地缘越接近,农户越倾向选择口头契约。当农户拥有党员身份、土地流转年份越近、流转土地面积越大和租金为货币形式时,农民则越可能选择书面契约。进一步分析表明,转出户受到了血缘和地缘关系双重影响,而转入户只受到地缘关系影响,"差序格局"对两种农户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娜  杨宏  
土地流转信托化对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具有一定实践基础、政策基础和良好条件,但其也面临着土地流转信托化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农民认知程度偏低、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缺乏收益保障机制等问题。文章认为,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信托化发展应完善其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系、利益保障机制、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