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6)
- 2023(15277)
- 2022(12886)
- 2021(12060)
- 2020(10412)
- 2019(23655)
- 2018(23225)
- 2017(44446)
- 2016(24545)
- 2015(27806)
- 2014(28200)
- 2013(27789)
- 2012(25885)
- 2011(23231)
- 2010(23480)
- 2009(22206)
- 2008(22464)
- 2007(20694)
- 2006(17998)
- 2005(16315)
- 学科
- 济(94547)
- 经济(94351)
- 管理(76097)
- 业(70400)
- 企(59650)
- 企业(59650)
- 方法(41898)
- 财(38459)
- 数学(34448)
- 数学方法(34029)
- 中国(28073)
- 农(27361)
- 学(25792)
- 制(25597)
- 业经(21984)
- 务(21121)
- 财务(21068)
- 财务管理(21007)
- 企业财务(19984)
- 理论(19378)
- 地方(18045)
- 体(17998)
- 银(17605)
- 银行(17559)
- 农业(17345)
- 行(16647)
- 和(16643)
- 融(16393)
- 金融(16384)
- 贸(16319)
- 机构
- 大学(359087)
- 学院(355261)
- 济(141559)
- 经济(138417)
- 管理(129950)
- 研究(120689)
- 理学(110716)
- 理学院(109414)
- 管理学(107402)
- 管理学院(106719)
- 中国(91524)
- 财(77845)
- 京(75579)
- 科学(74432)
- 所(62560)
- 农(61516)
- 财经(57883)
- 江(56125)
- 研究所(56120)
- 中心(55179)
- 业大(52315)
- 经(52200)
- 农业(48376)
- 范(47986)
- 师范(47464)
- 北京(47389)
- 经济学(44753)
- 州(44069)
- 院(42644)
- 财经大学(42588)
- 基金
- 项目(228432)
- 科学(178619)
- 研究(167834)
- 基金(164878)
- 家(143908)
- 国家(142676)
- 科学基金(120904)
- 社会(106796)
- 社会科(100336)
- 社会科学(100305)
- 省(89492)
- 基金项目(86541)
- 教育(78834)
- 自然(76779)
- 划(75479)
- 自然科(75001)
- 自然科学(74974)
- 自然科学基金(73684)
- 编号(68251)
- 资助(67145)
- 成果(58876)
- 重点(52250)
- 部(51589)
- 课题(48236)
- 发(47728)
- 创(47169)
- 制(44997)
- 性(44798)
- 教育部(44282)
- 创新(44037)
- 期刊
- 济(161994)
- 经济(161994)
- 研究(109473)
- 中国(76410)
- 财(67847)
- 学报(61908)
- 农(56289)
- 科学(52870)
- 管理(47319)
- 大学(46606)
- 学学(43656)
- 教育(43305)
- 农业(36991)
- 融(33086)
- 金融(33086)
- 财经(31128)
- 技术(29328)
- 经(26725)
- 经济研究(25901)
- 业经(25053)
- 问题(21473)
- 版(19595)
- 业(19125)
- 图书(17787)
- 财会(17035)
- 贸(16784)
- 技术经济(16516)
- 理论(16366)
- 会计(16146)
- 统计(15659)
共检索到54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书猛
二元社会体制被认为是当前"民工荒"的重要原因,本文尝试从财政学视角分析二元社会体制难以破除的制度性因素。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二元社会体制背景下,城市政府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利益,这种既得利益在财政分权的背景下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而二元社会体制下城市单方面制定城乡政策的制度安排,使得二元社会体制的自我强化成为可能。这些因素正是当前"民工荒"现象和城市化进程缓慢的重要的制度性原因。
关键词:
二元社会体制 民工荒 财政收益 城乡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毅 周其明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缩小。与此同时,农村耕地的减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的省内转移和跨地区流动成为普遍现象。然而,户籍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却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移转的“瓶颈”,对宏观经济的良性、稳健发展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文章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户籍制度与人力资源流动的冲突与矛盾,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劳动力 人力资源 产权,民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经勇 韦曙林
20世纪90年代,一浪高过于一浪的"民工潮"曾令人担忧,而如今,沿海地区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又为"民工荒"所困惑。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意味着依靠廉价劳动力为生存条件的低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到了临界点,以歧视性农民工待遇为代价的竞争优势一去不复返了,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城乡二元体制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和变革。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农民工的局限性和过渡性的时候了。
关键词:
劳动密集 城乡二元 农民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为系统回应日益迫近的智识挑战,对照真实世界而将体量庞大凌乱的财政知识抽丝剥茧地进行智识性整合至关紧要。本文由此建构的智识财政学框架以集体物品、财政偏好和财政共同体三个核心概念为支柱,通过融合偏好话语与共同体话语而将所有次级概念乃至整个研究体系自然牵出,从而可望获得宏大而不失精微的完整叙事能力,为所有公共财政问题的统一解释和公共财政学朝向一级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朱华荣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海林 席文
植根于二元经济结构的二元财政制度总是执行有利于城镇部门发展,而且有损于农业部门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居民的长期贫困,而且还持续拉大城乡差距。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分析结果显示,二元财政的制度安排内含自我增强机制,其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所以,农村居民的贫困必然具有长期性,城乡差距也会持续拉大。因此,必须根据中国经济现实,对二元财政制度采取边际调整的改革措施和借助市场化的手段改善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环境,方可在长期内从整体上推动二元财政制度变迁,实现城乡平等的财政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先国 来君
近年来,国内各地区不断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经凸现出中国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基于此,文章在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下工资决定过程的理论探讨,得到关于劳动力在二元结构中的流动条件、均衡条件等理论结果。
关键词:
民工荒 二元社会 人口流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建荣 陈圻
2004年年中“民工荒”现象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民工荒”产生的原因,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相应的看法。综观各种论点,“民工荒”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鲜有触及,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应探讨。“民工荒”的出现是对二元化结构发展的一次假证,并不能说明我国二元化发展形态的改变,恰恰反映的是二元化条件下城乡发展的一种扭曲形态,其发生的内在原因则是我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结构低端化形成价值分配秩序和人力资本培养模式的不完善。
关键词:
民工荒 二元化 制造业 结构低端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张琦
我国当前的经济是典型的二元经济,传统农业生产部门生产率低于现代非农生产部门,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部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我国当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利于经营者进一步投资从而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制约了土地流转、集中,制约了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流动,造成了社会福利损失。提出了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降低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成本,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土地产权 劳动力转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文峰 李正彪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容易导致制度"锁定"在低效框架内,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路径依赖"之中。城乡协调发展的财政制度建设、区域间公平的财政制度构建受到原来财政制度安排的影响滞后于市场经济建设,降低了整体制度的绩效。实现制度变迁路径转换需要推进协调的制度变迁,重点排除既得利益集团对制度变迁的阻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蓉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限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既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定,更是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界定,通过几乎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制度安排,搭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嵌入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婚姻、生育、劳动保护、人才、兵役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源源不断地将农业剩余和农民利益输送到城镇,实现"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战略目标。新时期,我国在继续使用剪刀差的基础上,还以征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费、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锟
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归结为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虽然农民工具有比较强烈的市民化愿望,但由于受到市民化能力的制约,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转化为市民,因此尽快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成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在城乡二元制度中,除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之外,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教育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进而对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未来城乡二元制度的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孝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涛 陈金亮 罗仲伟
社会网络和制度环境是影响战略联盟形成的重要情境因素,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单一情境进行分析,很少从二元情境来解释。本文基于理论融合构建跨层次分析框架,阐述二元情境下战略联盟形成的嵌入机制。首先,回顾了战略联盟形成的网络观和制度观,通过对社会网络和制度环境的关联分析,提出两种理论在解释战略联盟形成时具有互补性;随后,基于二元性对二元情境与组织二元进行分析,明确了二元情境与组织二元的关联和差异;进而,通过对社会网络和制度环境进行维度细分,确定了联结性和合法性、中心性和公平性、联结性和公平性、中心性和合法性四个亚组织情境;最后,分析了亚组织情境中战略联盟形成的组织嵌入行为,提出在中心性和合法性、中心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世存
本文对《青年农民工:流动与就业》一书进行了剖析和评价,此书以务实和预判为基础,采用的研究逻辑、研究内容、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科学准确,深入分析了青年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就业、工作与生活方面的现状和态势,提出了预见性建议,笔者认为该书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的新型产业工人就业与流动的研究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流动态势 就业状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