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4)
2023(12049)
2022(10472)
2021(9899)
2020(8682)
2019(20535)
2018(20348)
2017(39569)
2016(21282)
2015(24184)
2014(24282)
2013(24194)
2012(22326)
2011(20062)
2010(20295)
2009(18629)
2008(18803)
2007(16926)
2006(14758)
2005(13206)
作者
(60975)
(51266)
(51006)
(48788)
(32655)
(24738)
(23573)
(20021)
(19415)
(18545)
(17308)
(17212)
(16159)
(16094)
(15915)
(15904)
(15618)
(15249)
(14837)
(14587)
(12643)
(12579)
(12558)
(11762)
(11567)
(11507)
(11335)
(11274)
(10446)
(10109)
学科
(90577)
经济(90482)
管理(64095)
(61317)
(51309)
企业(51309)
方法(43088)
数学(37799)
数学方法(37192)
(24286)
(24220)
中国(23094)
业经(18481)
地方(17939)
(17754)
(17186)
(17000)
贸易(16990)
(16519)
农业(15980)
(15335)
财务(15272)
财务管理(15233)
(14603)
理论(14475)
企业财务(14384)
(13507)
银行(13475)
技术(12940)
(12752)
机构
大学(305638)
学院(304801)
(125320)
经济(122614)
管理(120485)
理学(103333)
理学院(102219)
管理学(100232)
研究(100138)
管理学院(99631)
中国(77019)
(64544)
科学(60899)
(58506)
(50468)
(49237)
中心(47472)
(46866)
财经(46447)
研究所(45534)
业大(44041)
(41939)
北京(40601)
(40129)
师范(39776)
农业(38463)
经济学(37681)
(37255)
(35908)
财经大学(34348)
基金
项目(200706)
科学(157969)
研究(146250)
基金(145804)
(126498)
国家(125479)
科学基金(108069)
社会(91792)
社会科(87076)
社会科学(87046)
(78579)
基金项目(76763)
自然(70823)
自然科(69119)
自然科学(69095)
教育(68669)
自然科学基金(67854)
(66212)
资助(61127)
编号(60279)
成果(49280)
重点(45347)
(45022)
(43043)
(41279)
课题(41111)
科研(38884)
教育部(38738)
创新(38522)
人文(37697)
期刊
(136778)
经济(136778)
研究(87324)
中国(58897)
(47390)
学报(46181)
管理(44932)
(44007)
科学(42799)
大学(34982)
教育(32554)
学学(32433)
农业(29334)
技术(28538)
(27239)
金融(27239)
财经(22934)
业经(22687)
经济研究(21408)
(19711)
问题(18677)
图书(17333)
(16411)
统计(16102)
技术经济(15781)
(15766)
理论(14789)
资源(14774)
(14278)
(14248)
共检索到456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瑞娥  贾崇吉  
除了传统意义的二元结构,在垄断行业与市场竞争行业、计划经济改制的国有企业与完全市场竞争企业及由教育资源分享不公引起的劳动力异质问题上,均有以隐性形式存在的二元结构问题。二元性外延的拓展根源于经济活动中公有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并且一经占有,个体理性的本位效率偏好与集体行动的公平目标必然出现一定的背离。二元性的存在不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使效率原则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磊  
在“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 )备受关注的今天 ,“人态环境“(人与人的关系 )似乎正在从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中淡出。这种思维定势已经把可持续发展导入了误区。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人态环境”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 ,作者对与此相关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人态环境”是怎么被忽略的 ;“人态环境”何以被忽略 ;如何评价“人态环境” ;“人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叶美金  
成绩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本科成绩单已经从单纯的学术价值走向了市场价值,甚至兼有了社会学意义的价值。本科生成绩单是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全部留痕,每张成绩单都承载了众多教学过程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但本科生成绩单却长期被人忽略,对成绩单的存在价值、实用价值和改进过程缺乏系统研究。基于本科成绩单数据库呈现的部分数据,发现本科生成绩单已经出现“失真”现象和“信用危机”,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大学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错位”和“乱象”。期待通过本科成绩单的研究,更深入地揭示本科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  王汀汀  
流通性是金融工具的基本特性之一 ,理论和实证都表明 ,证券的流动性对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股市特殊的二元股权结构 ,造成了中国股票市场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内在价值的根本性差异 ,表现为流通股比非流通股多出一项流通权价值 ,这使得流通权价值在中国证券市场分析和股票定价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流通权价值有助于解释IPO的高折价、二级市场的高股价和高市盈率以及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 ,还可以用于股票全流通的分析和新股发行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卜永祥  Rod Tyers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实行事实上的盯住美元制度 ,同时亚洲各国的汇率水平进行了重新调整。本文探讨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及危机期间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假定一系列不同的贸易差额 ,我们运用扩展了的Devarajan Lewis Robinson三商品一般均衡模型估计均衡实际有效汇率的不同时间路径。模型的关键要素是要有进口品和出口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资料。鉴于这些价格指数从其他渠道无法获得 ,作者利用贸易数字构造了这些指数。研究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 4年内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于均衡汇率 ,这部分地缘于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与事实相反 ,如果假设在此期间 ,每年不超过 1 0 %的出口收入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田存志  段万春  
随着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分离,公司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不持有公司股票但却实际控制着公司财产的职业经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管理者可能编制虚假会计报告,谎报经营业绩。为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虚报业绩,使所有者设计的以经营业绩为机制的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聘请独立的第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雪飞  宋清华  
通过放松BGG模型中企业同质性的假设,将我国国有、民营的"二元"信贷错配特征引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分别对信贷错配下及信贷错配"自我纠偏"后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在信贷错配下,金融加速器效应暂时被低估;但随着信贷错配的"自我纠偏",金融加速器效应将增大,届时造成的经济波动更大、更持久。货币政策在信贷错配下对通货膨胀调控效果较好,而对产出调控效果欠佳;但随着信贷错配"自我纠偏",货币政策的产出调控效果将增强,而通货膨胀调控效果将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捷  冯金华  
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是在假设再生产均衡的前提下讨论的。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流行的"置盐定理"(OkishiO TheOrem)也建立在该假设之上。本文则从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再生产失衡的立场出发,构建了一个新的解释平均利润率变动的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平均利润率变化是由技术进步、实际工资和产品实现率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如果在计量分析中能有效地解决这三个因素(尤其是产品实现率)的经验度量问题,则该模型也可为解释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经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朱华荣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玮  
公共支出是实现个体偏好的合作行动,实质上是合作主体的人际偏好与效率偏好的体现与回应,其实现的帕累托均衡即"公共支出均衡"。公共支出均衡是一种广义均衡,意味着在公共预算既定规模下每一单位公共资源因经济效率带来的边际福利与因分配公平带来的边际福利均相等。相对于理想化的公共支出绝对均衡,满足满意原则的相对均衡更易实现。在现实的长时间序列中,公共支出会表现出围绕均衡动态收敛的波动趋势,这种对均衡的偏离可以通过由均等到均衡、由民生财政到民主财政、提升公共支出过程透明度来渐进地改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淮  江林  
我国蓝领岗位对就业的贡献并未减少。发展蓝领就业是中国工业化的迫切之需。“中国制造”正在带来广阔的蓝领需求,技术蓝领正在成为稀缺资源。全球有限就业岗位的国际化竞争将主要是一场蓝领竞争。政策应当为促进蓝领就业提供更多援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唐仲勋,叶南客  
长期以来,学术界有关社会化的研究重心一直是倾斜在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探讨上,而忽略了人类晚年还存在的继续社会化问题。事实上,社会化贯穿了人生全程。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适应过程,是学习新的社会角色。掌握新的行为模式,以适应新的生活的过程。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同的内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毛利丹  
教师评价是教育改革中的研究热点问题。然而,在教师评价的研究领域,以教师的视角对教师评价的探究较为缺乏。国外一些学者以教师的认知为出发点对教师评价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教师对评价者的遴选、评价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评价结果的使用等方面的认知。基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获得以下几点启示:应该重视建立"教师参与"型的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价的相关制度建设以及优化教师评价的反馈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