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9)
2023(12363)
2022(10436)
2021(9759)
2020(8081)
2019(17760)
2018(17724)
2017(33460)
2016(18363)
2015(20325)
2014(20000)
2013(19407)
2012(17574)
2011(15700)
2010(16051)
2009(15247)
2008(14972)
2007(13559)
2006(11921)
2005(10956)
作者
(51399)
(42629)
(42519)
(40853)
(27074)
(20550)
(19473)
(16396)
(16276)
(15453)
(14480)
(14365)
(13893)
(13765)
(13678)
(13123)
(12864)
(12792)
(12502)
(12184)
(10722)
(10651)
(10359)
(9955)
(9681)
(9657)
(9589)
(9342)
(8830)
(8505)
学科
(61579)
经济(61470)
管理(59981)
(52046)
(44622)
企业(44622)
(31726)
方法(23846)
(21780)
(20903)
中国(19808)
数学(19575)
数学方法(19294)
(15866)
财务(15828)
业经(15806)
财务管理(15779)
(15307)
(15044)
企业财务(14938)
财政(14467)
(14196)
贸易(14191)
(13886)
(12889)
银行(12849)
理论(12683)
(12171)
地方(12029)
体制(11935)
机构
学院(249101)
大学(246785)
(98024)
经济(95796)
管理(90783)
研究(85260)
理学(77065)
理学院(76233)
管理学(74816)
管理学院(74358)
中国(65959)
(57019)
(52324)
科学(51801)
(44580)
(43683)
财经(40572)
(39965)
中心(38937)
研究所(38913)
业大(37014)
(36540)
农业(35235)
北京(32531)
(31275)
(30921)
(30679)
经济学(30310)
师范(30220)
财经大学(29660)
基金
项目(162786)
科学(126697)
研究(119953)
基金(116341)
(102211)
国家(101360)
科学基金(85826)
社会(75045)
社会科(70983)
社会科学(70967)
(64779)
基金项目(59889)
教育(55609)
自然(54581)
(54098)
自然科(53332)
自然科学(53312)
自然科学基金(52345)
编号(49611)
资助(48049)
成果(42122)
重点(37253)
(35597)
课题(35497)
(34491)
(34463)
(34031)
创新(31888)
(31477)
科研(31337)
期刊
(114840)
经济(114840)
研究(77001)
中国(57256)
(50338)
学报(42268)
(42081)
科学(36361)
管理(35631)
大学(32191)
学学(30480)
教育(29742)
农业(28369)
(23719)
金融(23719)
财经(21121)
技术(20912)
业经(19772)
经济研究(19477)
(18188)
问题(14701)
(14563)
(13375)
(12714)
会计(12680)
图书(12370)
财会(12333)
世界(11058)
理论(10879)
科技(10866)
共检索到391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书猛  
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条件下,多数票规则会导致较高的再分配水平,降低财政竞争的激励,形成财政竞争的自动制衡机制,确保财政竞争处于适度水平。中国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二元体制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迁移的收益,并因此影向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减少,会减缓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压力,降低财政竞争的成本。同时,二元体制又通过就业收益和城市住房价值的提升,提高了财政竞争的收益。上述因素将共同提高财政竞争的均衡水平,加剧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卢洪友  朱华荣  
中国财政制度安排的显著特征或主要缺陷是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其制度安排是“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的非均衡。这种非均衡制度安排,是导致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不可持续有效供给、“三农”负担沉重、基层财政不可持续、基层治理软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调以及农村社会不和谐等诸多问题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统筹城乡“二元”财政结构入手,研究解决“二元”财政结构下的“一品两制”及“一纵两横”非均衡制度安排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晔  臧日宏  
我国新一轮农村改革,针对的病根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目标是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重要的推手,应完善各级政府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分工模式。选取2003~2011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庆  
当今世界,财政风险加剧对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究其原因,是宣扬个体自由的现代经济理论把欲望与人性等同起来,使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矛盾升级难解,只好转而依赖公财政寻求解决之道,并在历次危机中因干预有效而强化了对公的依赖,终造成公私间的失衡。实际上,财政不仅具有经济属性,干预和推动经济增长以实现私人利益;财政还具有伦理属性,规范和构建和谐关系以实现公共利益。面对当前公共危机的频发,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财政所具有的二元属性,并通过公共伦理重塑、财政考量指标体系构筑、现代公民培育和预算建设等措施,努力尝试实践生产与伦理并重的二元财政,从而回复公与私的动态均衡,为解决公共危机、实现和谐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蓉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限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既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定,更是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界定,通过几乎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制度安排,搭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嵌入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婚姻、生育、劳动保护、人才、兵役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源源不断地将农业剩余和农民利益输送到城镇,实现"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战略目标。新时期,我国在继续使用剪刀差的基础上,还以征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费、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少梅  
经济体制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它表现为具有互补关系的多种制度的系列构成。经济学家总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选择与安排,以实现每一单位投入的边际生产率相等,继而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均衡。迄今为止,能够引起人们争议与共鸣的资源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成奎  
不同阶层或地区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经常不均衡,媒介竞争与媒介捕获导致的各阶层、各地区之间信息分布的不均衡是重要根源。媒介声望竞争有助于媒介提供广泛与差异化的信息,而媒介经济利益竞争会引致媒介信息偏好高收入群体,特别是容易诱发媒介捕获,由此会导致媒介信息偏好特定利益人。媒介信息的失真导致政府官员偏好高可见度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引致政府的公共产品决策偏向于高收入群体或特定利益人。大力发展媒介产业、建立媒介自律与重视声望机制、重视对官员任用的声望考评、保留或建立公益性媒介机构是扭转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有效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颖玲  
文章试图从政府竞争行为的角度,以政府财政竞争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与公共服务供给间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选用2000-2011年的财政对公共服务支出和其他数据,结合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特点,运用博弈论对我国目前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对地区间不平衡及东、中、西部地区政府行为差异现象做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的主要公共服务与政府财政竞争的相关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卢燕  
分税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的实行,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财权,加强了地方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各地区间的地区差距,使得原本就不协调的地区差距越发变得不平衡,非均衡财政体系逐渐形成。地区财力的不均衡发展,制约着地方政府在供给本区域公共产品时存在着显著地差异,目前我国位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如何协调好各地区间提供公共产品的差异,保证各地区间公共设施的有效供给,减缓因地区经济不平衡所造成的公共服务上的差距,亟待解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克清  
我国现有体制下,主要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竞争及政府内部部门之间的税收竞争。因此,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分税制改革、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规范一级政府内部各机构对税收资源的争夺等方式,来有效规范和协调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收竞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召娣  贺忠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雪莲  
京津冀公共服务水平梯度差异显著,很大程度上源于财政分配不均衡。文章以财政公平和效率为基准原则,建立了财政标准人横向分配模型,测算京津冀各区县和各城市2012年标准财力和均衡分配额度。结果表明,北京的首都核心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河北省的环首都经济圈财力过多,天津全市、北京的城市拓展区、河北省的冀中南经济区和邻近天津地区的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文章建议在整个京津冀区域内,通过横向财政平衡,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熊昕  安钢  
本文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各省公共医疗供给状况,利用我国1995-200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医疗的供给,但地方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倾向于以牺牲公共医疗供给为代价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即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医疗的激励不足。本文认为,在解决地方政府公共医疗供给问题时,分权财政体制本身并不是造成公共医疗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是根本途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祖玄  
中国具有二元结构特征的菲利浦斯曲线,使人民币汇率政策具有改变供给水平的作用,从而导致了宏观经济均衡曲线具有中国特征。这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基础。随着中国的二元结构特征的逐渐消除,应更为谨慎地执行低估汇率的政策,否则将导致经济增长向外延型方向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楣  刘澜楠  
我国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呈现出整体上的从东到西梯次性失衡以及区域间的同一地域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并存的犬牙交错的格局,这也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有关。本文通过对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描述以及这种不均衡状态危害的阐述,得出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的对策。通过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强化公共部门的支出管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合理把握公共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次序和寻求政府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等方式,实现公共产品的合理均衡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