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8)
2023(3301)
2022(2828)
2021(2600)
2020(2360)
2019(4863)
2018(4813)
2017(8766)
2016(5071)
2015(5493)
2014(5501)
2013(5419)
2012(5476)
2011(5019)
2010(5657)
2009(5711)
2008(4809)
2007(4089)
2006(3637)
2005(3241)
作者
(16826)
(14273)
(14072)
(13384)
(9330)
(7009)
(6171)
(5723)
(5453)
(5325)
(5156)
(4988)
(4835)
(4769)
(4734)
(4362)
(4335)
(4240)
(4229)
(4123)
(3703)
(3691)
(3660)
(3431)
(3382)
(3203)
(3197)
(3128)
(3038)
(3024)
学科
(17649)
经济(17628)
管理(12012)
(11225)
(8688)
企业(8688)
方法(6969)
(6061)
(6060)
数学(5734)
数学方法(5585)
中国(5184)
(4497)
金融(4495)
(4357)
农业(4028)
业经(4017)
(3974)
(3849)
银行(3834)
(3686)
理论(3571)
(3476)
贸易(3474)
(3370)
地方(3091)
(2943)
环境(2916)
及其(2748)
(2734)
机构
大学(76446)
学院(75575)
研究(31028)
(26261)
经济(25630)
管理(24211)
中国(21788)
科学(21548)
理学(20663)
理学院(20310)
(19730)
管理学(19644)
管理学院(19511)
(17915)
(17173)
研究所(16631)
农业(16199)
业大(14649)
中心(13104)
(12891)
(12588)
(11358)
师范(11193)
(10684)
(10530)
农业大学(10397)
北京(10373)
科学院(10088)
财经(10040)
(9741)
基金
项目(51716)
科学(38977)
基金(36313)
研究(34553)
(33919)
国家(33650)
科学基金(26670)
(20839)
社会(20376)
社会科(19151)
社会科学(19145)
基金项目(18924)
自然(18397)
(18182)
自然科(17940)
自然科学(17928)
自然科学基金(17608)
教育(16204)
资助(15210)
编号(13583)
重点(12645)
成果(11895)
计划(11238)
(11210)
(11204)
课题(10475)
(10324)
科技(10272)
科研(10245)
创新(9743)
期刊
(31278)
经济(31278)
研究(21636)
(19229)
学报(18892)
中国(15911)
科学(15220)
农业(13995)
大学(13350)
学学(12713)
(9109)
教育(8670)
管理(8508)
(7328)
金融(7328)
(7123)
业大(6343)
(5641)
农业大学(5541)
技术(5303)
业经(4965)
经济研究(4947)
财经(4790)
(4149)
资源(3861)
问题(3757)
统计(3736)
(3644)
国际(3632)
世界(3630)
共检索到115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夕林  张治  张谷丰  张建明  朱明华  
二代白背飞虱对粳稻的危害及其防治指标张夕林张治张谷丰张建明朱明华(江苏省通州市植保站,通州226300)THEDAMAGEANDACTIONTHRESHOLDOFSECONDGENERATIONOFWHITE┐BACKEDPLANTHOPPERON...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夕林  张建明  张谷丰  张治  杨慕林  
为了解二代褐飞虱对粳稻的危害损失,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和防治策略,在武育粳3号上接种不同的虫量,进行笼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生育期,不同虫口密度的褐飞虱,其增长速度不同;在水稻同一生育期,总虫量高密度区显著高于低密度区,增殖速度低密度区大于高密度区。二代褐飞虱虫量与水稻产量损失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76**),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10~120头。在发生早、迁入量较大的年份,在防治策略上,必须在二代根据防治指标喷洒药剂压低三代虫量,控制四代危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飞  李沛元  丁宗泽  杨代凤  过永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大乱  张翠疃  苏海峰  徐国良  
中国梨木虱喜在隐蔽处危害,造成梨树早期落叶。单叶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叶柄基部为3头,叶片上10头。以不使全园出现早期落叶树为前提,梨木虱的防治虫口指标为全园平均每叶0.4头若虫。“严冬浇冻水、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和以若虫虫口指标确定防治时期”是目前防治梨木虱经济、高效的防治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宗仁  张典  
玉米螟危害棉株生长点和主茎后,单株产量损失28.26~88.7%,由于棉株的自我生理调节和群体补偿效应,实际损失为12.61~52.17%。测定了受害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以及受害株率与百株卵块数之间的关系,拟定出不同皮棉产量水平的棉田防治指标:高产田(100kg/亩)4.9块卵/百株;中产田(75kg/亩左右)5.5块卵/百株;低产田(50kg/亩左右)6.2块卵/百株,在玉米螟严重发生年份,应适当放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致文,王涛,董治宝,张伟民,王雪芹  
对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得出格状沙障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草头高度h0所对应的最大间距Lmax,得出格状沙障中心沙粒的起动风速随沙障规格和深宽比h/L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栅栏下风侧风速为来流风速的百分率与栅栏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并对不同孔隙度尼纶网栅栏的风沙阻导效应、直立植物及戈壁砾石覆盖防沙措施的粗糙特征、化学工程固沙措施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指出与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亟待加强与生态环境恢复—资源高效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庆华  
适度的商品包装,能保护和美化商品,丰富人们的经济生活。但过度的商品包装,既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家、行业、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商品过度包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明春  韩崇选  杨学军  张宏利  杨清娥  李文爱  
 调查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草兔(Lepuscapensis)对常见造林树种的危害程度与危害症状,并采取不同防治措施进行了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草兔主要危害郁闭前的幼树,在调查的26种树木中,7种危害严重,10种危害中等,9种危害较轻。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用牛油或废柴油涂干处理的苗木被害率较对照降低50.2%或48.7%;造林时对裸根苗用多效抗旱驱鼠剂150倍水溶液兑成泥浆蘸根,苗木被害率降低32.3%;苗木生长期用多效抗旱驱鼠剂400~500倍水溶液叶面喷施、篱障阻隔、阻隔与药泥蘸根或阻隔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均对草兔危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各处理苗木被害率分别较对照降低了25.5%,63.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建元  
随着国际市场上废旧船只价格的升降,拆船业经历了几度兴衰。自1992年以来,国际废旧船只价格再次下跌,同时,国内钢材价格上扬。预期一个新的拆船高潮又将在我国沿海各地兴起。为此,本文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1988年下达的“东海区拆船业对渔业环境影响的监测研究”课题的部份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永跃  黎坚  梁广文1  
经过连续 3a的田间系统调查 ,结果表明 :广东省双季晚稻田稻飞虱田间种群消长曲线基本上为双峰型 ,发生盛期从 9月中旬到 10月上中旬 ;近年来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发生数量比率增大 ,在混合种群的发生趋势中起主导作用 ;稻飞虱混合种群与白背飞虱发生年度间表现为每 6a出现 1个高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来震  徐磊  谭晔  刘向东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品种水稻受褐飞虱危害后的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关系,为光谱监测不同品种水稻上褐飞虱的危害提供指导。[方法]利用手持式光谱仪测定了4个水稻品种(‘武运粳29号’‘苏香粳3号’‘天丰优084号’和‘内二优6号’)在3个生育期(拔节期、孕穗期和扬花期)受不同虫量褐飞虱危害不同时间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结果]4个水稻品种受褐飞虱危害后,稻株的光谱反射率明显受褐飞虱虫量和危害持续时间的影响。随着褐飞虱危害的加重,稻株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显著降低。稻株光谱反射率与褐飞虱虫量间的相关性随光谱波段变化而波动的趋势在4个水稻品种间均较为一致,不同品种水稻的光谱反射率均具备表征稻株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淑文  戴华国  
蔗糖、甲硫氨酸、组氨酸、半胱氨酸是白背飞虱若虫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褐飞虱取食过的稻茎中蔗糖含量降低 ,游离氨基酸总量减少 ,由此破坏了稻茎中营养成分之间的平衡 ,导致稻茎的营养条件恶化。以此稻茎喂饲白背飞虱 ,造成若虫死亡率上升 ,发育历期延长 ,但对白背飞虱性比及短翅率影响不大。说明这两种飞虱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竞争关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玉英  兰雪琼  舒畅  王茂明  王贺军  黄锦龙  
日本依靠完整的测报网络,制定调查标准、基层点设诱虫灯和空中捕捉网等,实行定点系统调查、大田巡回普查和防除员实时调查等制度,准确发布预报、警报、注意报和特殊报,科学制定防治指标。同时,日本在稻飞虱发生和远距离迁飞规律及抗药性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建议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稻飞虱监控技术合作,改善农作物病虫监测基础设施和手段,重视应用亲环境防治方法,实现稻飞虱科学有效治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建坤  张春梅  卢子华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凤仙  张忠山  张匀华  
小麦赤霉病是影响河南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情指数每增加1%.产量损失率约增加0.5%;病穗率每增加1.3%.病粒率约增加0.5%.根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制定出亩产300kg、350kg、400kg不同产量水平麦田的赤霉病防治指标.即病情指数(%)分别为2.3~2.7、1.9~2.3、1.6~2.0;病穗率(%)分别为11.7~12.3、11.2~11.7、10.9~11.4.在赤霉病严重发生年份,防治指标可适当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