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4)
- 2023(5901)
- 2022(4973)
- 2021(4599)
- 2020(4005)
- 2019(8779)
- 2018(8583)
- 2017(16799)
- 2016(9315)
- 2015(10408)
- 2014(10255)
- 2013(10306)
- 2012(9425)
- 2011(8075)
- 2010(8234)
- 2009(8132)
- 2008(8536)
- 2007(7554)
- 2006(6754)
- 2005(6357)
- 学科
- 管理(39808)
- 业(33508)
- 财(31589)
- 企(30758)
- 企业(30758)
- 济(30055)
- 经济(29980)
- 税(21783)
- 税收(20335)
- 收(20161)
- 务(15700)
- 财务(15683)
- 财务管理(15640)
- 财政(15125)
- 企业财务(14953)
- 制(14509)
- 政(12295)
- 方法(11484)
- 体(10216)
- 数学(9797)
- 数学方法(9724)
- 中国(9494)
- 体制(9159)
- 农(8126)
- 业经(7770)
- 度(7039)
- 制度(7038)
- 银(7033)
- 银行(7028)
- 行(6452)
- 机构
- 大学(125242)
- 学院(125023)
- 济(53480)
- 经济(52391)
- 管理(47156)
- 财(43947)
- 理学(39911)
- 理学院(39566)
- 管理学(39194)
- 管理学院(38950)
- 研究(38587)
- 中国(32062)
- 财经(28895)
- 经(25898)
- 京(24960)
- 财经大学(21023)
- 江(20690)
- 科学(19931)
- 所(18951)
- 经济学(17465)
- 中心(17312)
- 北京(15793)
- 经济学院(15760)
- 研究所(15670)
- 州(15284)
- 省(15199)
- 财政(14261)
- 农(14211)
- 院(13824)
- 商学(13535)
- 基金
- 项目(74818)
- 科学(59507)
- 研究(58303)
- 基金(55893)
- 家(46748)
- 国家(46387)
- 科学基金(40792)
- 社会(39076)
- 社会科(37175)
- 社会科学(37167)
- 基金项目(29103)
- 省(28104)
- 教育(26115)
- 自然(23949)
- 编号(23657)
- 自然科(23374)
- 自然科学(23368)
- 自然科学基金(22966)
- 划(22908)
- 资助(22583)
- 制(22260)
- 成果(21345)
- 性(17786)
- 部(17603)
- 国家社会(16846)
- 重点(16562)
- 创(15965)
- 教育部(15881)
- 课题(15876)
- 项目编号(15727)
共检索到20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石才奋
事权、财权与分税制□石才奋一、何谓分税制分税制这一名词,我国最早使用的法律文件是《国家与地方政府收支之划分》或《财政收支系统划分法》。至1985年之后,“分税制”一词才在报刊上频繁地出现,并且成为一重要的财政思想。这种叫法虽然简单,难免引出一些误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炜光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进入了快速增长的轨道,总的来看是必要的和成功的。但1994年的分税制对省级以下财政体制的改革却未作出明确规定,在利益驱动下,分税制造成的收入上收的效应就难免在各级政府间层层传递,导致省市以下政府财政赤字猛增。本文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理顺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权 事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志勇
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是分税制改革中的中心问题。没有合理的事权划分,就不会有规范化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分税制改革先是提出财权与事权相结合原则,后又转向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实际上,事权与财权、财力相匹配原则才是更合理的选择。文章结合分税制改革,分析了事权划分所涉及的八大难点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文章认为,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困难与政府职能过多、国有产权收益过多有关。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更应突显事权划分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善广
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与分税制前相比变化呈“反向剪刀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财力上移,但其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不断增大,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必然转向另一种约束激励机制扩大财源。其根本原因是现有财税体制存在问题并且相关制度存在缺陷,不能将所有矛头均指向地方政府,应从根本上改革体制上的缺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建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们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综合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的实际,本文谈几点看法。
[期刊] 求索
[作者]
伍敏敏
财政分权度不仅是财政分权实证研究的核心变量,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综合分析各类财政分权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体系的财政分权度量指标,对全国层面及省级层面的财政分权度展开了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此提出了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理顺财权和事权关系,追求最优财政分权水平,应当注重完善财政法律制度、融入公平与民主元素、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现代财政制度 财权与事权 财政分权水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军民
财政体制改革历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为关键的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于现行体制运行存在的问题,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财力层层向上集中,而支出不断下移,导致地方事权与财权匹配失衡,特别是基层财政日愈困难,使得其不得不过度依赖土地收入和举债度日等。为此,呼吁中央下放财权,降低集中度,充实地方财力。这些观点,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却有必要做深入辨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本文在批驳当前社会上关于我国分税制改革种种非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剖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意义与作用。作者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是中国式的分权改革,汲取了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制度元素,更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的一种创新,是我国改革历程中的一个经典之作。它奠定了我国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构筑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其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分税制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提供基础;(2)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3)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4)为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作者反对用财政联邦主义的眼光看我国的分税...
关键词:
分税制 作用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华庆
当前,地方债务风险较严重,其根源在于各级政府没有严格实施支出责任与事权相匹配原则。我们必须将分税制原则确立为支出责任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也就是财政意义上的事权与事责相匹配原则,才能根本化解地方债务风险。1994年分税制最初所确立的是"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原则,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谁请客,谁有收钱的权力",但收钱后不一定买单。"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原则与"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实质区别较大。财权是指筹集和支配收入的财政权力,主要包括征税权、收费权及发债权;财力则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张琦 舒求 李坤
近年来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延续,更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此次改革的特色和创新在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动态调整、保障基本民生、明确改革时间表,有利于实现各级政府的权责利统一以及财政体制的规范化和法治化管理。由于此次改革难度大、涉及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合理划分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加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协同推进各项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国清 吕伟
在讨论政府间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时 ,事权、财权与财力是三个最基本的概念 ,但目前对它们的认识存在不少混乱。因此 ,有必要对事权、财权和财力的涵义进行科学界定 ,并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事权 财权 财力 财政关系 财政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兴旺 焦建国
国内许多学者以财权、财力与事权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对政府间财政关系进行了研究。从长远来看,政府间财权、财力与事权关系的研究关系到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的方向。本文分别从事权、财权、财力的概念和财权、财力与事权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做了简要的评论。
关键词:
财权 财力 事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杰
分税制在我国自产生之始就取得了显著效果,并顺应国情形成了现有的税权配置格局。然而,随着分税制的深入推进,税收立法权、税收收益权、税收征管权等税权配置内容均存在失衡,有碍于分税制优势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按照科学财税体制的构建目标,厘清税权配置应当遵循的原则,对税权配置的内容提出具体的改进路径。在税收立法权方面进行差异性规制,建立民意吸纳机制;在税收征管权方面完善税收征管程序内容,并辅以税务机构管理权限边界的新设与调整;在税收收益权方面重建央地之间的分权范式,建构地方税收收益权,以因时应势地深化分税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