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3)
- 2023(16321)
- 2022(14156)
- 2021(13276)
- 2020(11187)
- 2019(25581)
- 2018(25637)
- 2017(49214)
- 2016(27157)
- 2015(30750)
- 2014(31056)
- 2013(30327)
- 2012(27548)
- 2011(24615)
- 2010(24851)
- 2009(22682)
- 2008(22135)
- 2007(19305)
- 2006(16712)
- 2005(14601)
- 学科
- 济(107837)
- 经济(107717)
- 管理(76739)
- 业(70774)
- 企(59311)
- 企业(59311)
- 方法(51573)
- 数学(45232)
- 数学方法(44459)
- 中国(28290)
- 农(27922)
- 学(25912)
- 财(25394)
- 地方(23642)
- 业经(23293)
- 理论(20047)
- 制(19584)
- 农业(18426)
- 贸(17689)
- 贸易(17681)
- 易(17076)
- 和(16723)
- 技术(16604)
- 环境(16124)
- 务(16068)
- 财务(15964)
- 财务管理(15934)
- 银(15795)
- 银行(15725)
- 融(15284)
- 机构
- 学院(383877)
- 大学(382925)
- 管理(149104)
- 济(144008)
- 经济(140688)
- 理学(130080)
- 研究(128713)
- 理学院(128466)
- 管理学(125604)
- 管理学院(124915)
- 中国(93377)
- 科学(85191)
- 京(82023)
- 农(68542)
- 所(66394)
- 财(64888)
- 业大(62351)
- 研究所(61188)
- 中心(57612)
- 江(56186)
- 农业(54126)
- 财经(52420)
- 范(51905)
- 北京(51351)
- 师范(51312)
- 经(47658)
- 院(47043)
- 州(45655)
- 技术(44016)
- 经济学(42232)
- 基金
- 项目(269303)
- 科学(210685)
- 基金(193659)
- 研究(191097)
- 家(171351)
- 国家(169942)
- 科学基金(144821)
- 社会(117880)
- 社会科(111573)
- 社会科学(111541)
- 省(107568)
- 基金项目(102561)
- 自然(97417)
- 自然科(95176)
- 自然科学(95150)
- 自然科学基金(93397)
- 划(90890)
- 教育(89747)
- 资助(80878)
- 编号(77444)
- 成果(62457)
- 重点(60958)
- 部(58005)
- 发(57070)
- 创(55798)
- 课题(54952)
- 科研(52034)
- 创新(52008)
- 计划(50804)
- 大学(49275)
- 期刊
- 济(153476)
- 经济(153476)
- 研究(106698)
- 中国(74087)
- 学报(68305)
- 农(61246)
- 科学(60729)
- 管理(53622)
- 大学(50539)
- 财(47994)
- 学学(47746)
- 教育(47273)
- 农业(42298)
- 技术(35993)
- 融(28940)
- 金融(28940)
- 业经(26257)
- 经济研究(25072)
- 财经(24759)
- 业(22101)
- 经(21142)
- 问题(19527)
- 科技(19514)
- 图书(19387)
- 版(19371)
- 统计(18808)
- 业大(18287)
- 技术经济(18107)
- 资源(17340)
- 策(17325)
共检索到547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文璇 温馨 徐剑
事故灾难的频繁发生使应急物流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对事故灾难区域性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至关重要,而甄别体系应具备的构成要素并探索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机理是解决该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结合扎根理论思想,依托30个事故灾难案例,对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甄别出七类构成要素并确定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事故灾难区域性应急物流体系的构成要素包含“指挥布局”“政策监管”“处置善后”“整合协调”“创新发展”“应急预案”和“信息共享”。各要素间的作用关系模型由内驱动型、外引导型和中间连接型模块组成,其中“指挥布局”“政策监管”“处置善后”和“整合协调”要素是直接作用于体系的内驱动型构成要素;“创新发展”和“应急预案”要素是间接作用于体系的外引导型构成要素;“信息共享”要素是循环作用于体系的中间连接型构成要素。研究结果将丰富应急物流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增强事故灾难区域性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具有客观性、一般性、可借鉴性和实践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物流 物流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姣芳 陈晓和
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既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重要保证,也是适应未来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应急物流建设应借鉴美军的成功经验,创新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实践模式(如统一规划、合作开发、人才培养一体化),加强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法规体系建设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邹江 沈茹芸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农产品种类的需求逐渐增加。受我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农产品物流已成为农产品的流通、质量保障的关键要素,在农产品物流体系中应急物流是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缓解社会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们的食品需求,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农产品应急物流现状,提出了建设农产品应急物流的必要性和原则,并从加快农产品应急物流管理机制建设、加快农产品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三个维度来探讨农产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应急物流 供应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魏际刚 张瑗
本文认为,我国要加快以应急物资供给体系和应急物流基础性支撑体系、组织体系、运作体系、法律政策体系为核心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网络化、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重视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机构,提升应急物流运作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大力整合应急物流资源;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时效性与经济性、先进性与适用性、专业性与社会性等关系。
关键词:
应急物流 体系 应急物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穆渴心 冉栋刚 田庚 王茂鑫 谭潇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该文将作战指挥环(OODA环)理论引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提出基于事故预警、事故研判与响应、预案与决策、事故处置四个模块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OODA环模型,通过健全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物资保障,构建基于OODA环的实验室安全应急联动体系。通过设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并组织实地应急演练,验证了该模型可完善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联动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慧敏
鉴于我国当前应急物流系统机制方面的欠缺和应急物流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不完善,主要通过对美日两国应急物流法律保障机制的分析,得出两国应急物流法律保障系统在法律制度、标准化立法以及补偿机制等方面对完善我国应急物流法律体系的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秋 徐剑
均衡的物流体系是连接顾客端(C端)与制造端(M端)的有效载体。当前,C端与M端需要通过均衡的物流体系以实现合理的"短链式"快速连接方式。本文利用物流均衡理论,以工作流改进率为基础,给出了物流均衡度的概念,构建了物流均衡度测度模型。在模型构建中,本文将物流均衡理论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四要素设为均衡约束目标,以工作流流量改进率和工作流流速改进率为影响均衡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每个均衡要素所对应的流量和流速的相对重要程度,以获得物流体系的竞争优势。最后,通过一个案例阐述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这一研究完善和丰富了物流均衡理论,也可以为物流均衡度测度模型的拓展提供支持和应用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南
应急物流体系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与自然灾害抗争过程中,日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建成了较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吸取救灾活动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对应急物流体系进行了多项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合作,共同建设强韧灾害物流系统。通过鼓励各地方自治体与物流企业签订各类合作协定,将大量民间物流资源整合到应急物流体系中,有效缓解了以往应急物流活动中设施设备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构建了包括政府机构、物流企业、专家学者等多元主体的应急物流协同治理机制,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制定协同作业规范和标准等一系列制度保障措施,有效提升了应急物流体系的协同治理能力。针对东日本大地震中物资供应方面出现的问题,日本提出了推式供应和拉式供应相结合的应急物资供应模式,专门开发了以应急物流为对象的物资调拨、输送调整支援系统,促进应急物流相关主体间的信息共享。我国应借鉴日本应急物流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经验,着力解决当前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缺失、信息共享水平低、制度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瓶颈问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笑坤 康广 王燕
从应急物流体系的创建构思入手,对其体系构建原则进行分析,对其结构组成、协同作业和运作流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提出了应急物流的协同工作内容,为应急物流体系制定了相对应的运作体制,保证其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好有效的救援工作,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急物流 体系建设 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慧
应急物流是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保障,应急物流体系完善与发达的程度,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应对能力。自2003年开始,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开始逐步建立,并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应急物流交通保障能力不足,应急物流配送体系有待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不够合理,应急物流有关法律规范缺失等。为更好地优化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应主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应急物流管理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推进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完善应急物流交通运输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雷汉云 刘清娟
一、关系型借贷理论综述关系型借贷的特征是以"软"信息为基础,以借款人的性格、品德、可信赖性以及个人影响力等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无法编码与量化的信息。Berlin和Meste(r1998)认为建立全面、细致的银企关系,利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小企业借贷风险的一种贷款协议。Berger和Udell将西方银行对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华
应急物流是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非常规物流活动,通常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军事战争都会产生应急物流,因此研究区域性应急物流系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根据不同的事件特点分析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区域性应急物流特点,可以为决策者针对不同背景进行相应的应急物流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多勇
公众对危机事件的风险感知不但与事件本身特征有关,还会受到事件与个体的关系、社会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这四类因素的相互作用,常常会导致人们对事件风险的认知偏差,形成对风险的低估或者高估。低估风险会导致对危机疏于防范,高估风险会导致公众的恐慌心理与行为。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衡量个体灾难恐惧感知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SARS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有效地了解和预测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下个体的恐惧来源提供分析工具。
关键词:
风险认知 定量模型 危机管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翼 刘竞哲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多维构念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多维构念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按照多维构念及其维度的关联层次和关联形式重点讨论了多维构念的分类和分类标准,并以具体的研究实例验证了不同类型多维构念在研究应用和结论上的差异,以及构念层面和维度层面的研究结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