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6)
- 2023(12731)
- 2022(10393)
- 2021(9663)
- 2020(8072)
- 2019(18233)
- 2018(17934)
- 2017(35361)
- 2016(19007)
- 2015(21190)
- 2014(20798)
- 2013(20571)
- 2012(18750)
- 2011(16860)
- 2010(16934)
- 2009(15751)
- 2008(15577)
- 2007(13918)
- 2006(12206)
- 2005(10357)
- 学科
- 济(88120)
- 经济(88015)
- 业(62867)
- 管理(52238)
- 农(50396)
- 方法(42378)
- 企(40509)
- 企业(40509)
- 数学(39394)
- 数学方法(38832)
- 农业(33446)
- 业经(22905)
- 财(20246)
- 中国(19969)
- 地方(17839)
- 贸(15869)
- 贸易(15864)
- 易(15460)
- 制(15277)
- 学(13774)
- 技术(12665)
- 发(12653)
- 农业经济(12497)
- 务(12474)
- 财务(12441)
- 财务管理(12416)
- 策(11731)
- 环境(11641)
- 企业财务(11562)
- 银(11336)
- 机构
- 学院(275875)
- 大学(269651)
- 济(116444)
- 经济(114334)
- 管理(110063)
- 理学(97411)
- 理学院(96501)
- 管理学(94677)
- 管理学院(94223)
- 研究(86446)
- 农(68336)
- 中国(66813)
- 科学(54120)
- 京(53316)
- 农业(52626)
- 业大(50400)
- 财(49870)
- 所(43202)
- 中心(42020)
- 财经(40632)
- 江(40465)
- 研究所(39502)
- 经(37242)
- 经济学(35347)
- 农业大学(33789)
- 范(32597)
- 经济管理(32552)
- 经济学院(32287)
- 师范(32174)
- 北京(32076)
- 基金
- 项目(193128)
- 科学(152566)
- 基金(141856)
- 研究(136767)
- 家(124536)
- 国家(123423)
- 科学基金(106738)
- 社会(90071)
- 社会科(85243)
- 社会科学(85220)
- 省(79050)
- 基金项目(75529)
- 自然(69954)
- 自然科(68437)
- 自然科学(68420)
- 自然科学基金(67217)
- 划(63664)
- 教育(62219)
- 资助(58104)
- 编号(54309)
- 重点(42868)
- 部(42851)
- 发(41735)
- 成果(41198)
- 创(40385)
- 农(38016)
- 创新(37669)
- 国家社会(37358)
- 科研(37343)
- 课题(36774)
- 期刊
- 济(125415)
- 经济(125415)
- 农(71455)
- 研究(71030)
- 中国(50180)
- 农业(48404)
- 学报(47333)
- 科学(42826)
- 财(36884)
- 大学(36823)
- 学学(35740)
- 管理(34586)
- 业经(28472)
- 融(26783)
- 金融(26783)
- 技术(22844)
- 业(22785)
- 教育(20849)
- 财经(19619)
- 经济研究(18767)
- 问题(18039)
- 经(16608)
- 版(16501)
- 统计(15020)
- 农业经济(15000)
- 农村(14729)
- 村(14729)
- 技术经济(14187)
- 业大(14177)
- 策(14132)
共检索到387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亚娟
根据2016年陕西省农村地区微观调查数据,运用Nested Logit模型分析事实养老、养老成本对农村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进而检验个体特征、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及情感慰藉对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事实养老对农村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老人倾向于选择事实分布比例高的家庭养老;养老成本对其存在显著负影响,老人愿意选择成本较低的养老模式;年龄和性别对老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子女经济支持、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主观满意度以及情感倾诉对象对其影响显著为负;健康自评、孤独寂寞感对其影响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通过制度、政策及文化等方面引导农村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模式新格局,既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又能提升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涛 宋嘉豪
采用2011年中国老龄人口健康状况调查(CLHLS)数据,在描述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特征和养老现状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了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福利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从个体特征层面上看,年龄较大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和自己(或配偶)有房屋的这几类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更容易选择正规化养老模式;从家庭特征上看,留守老人家庭收入越高、地位越高、子女数量越少越倾向于正规化养老模式,家庭出现过迁徙比没有出现过迁徙的农村留守老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彦方 王旭涛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大家庭养老观念与制度日渐衰退,而新型的有效养老制度又未建立起来,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令人担忧:经济支持缺乏、生活无人照料、精神世界日益孤独。那么,影响农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对于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农村老人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做出其选择的?本文采用2013年4月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展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影响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显著解释变量中,生活照料满意度、年收入、日常花费主要来源、享受过新农村合作医疗、儿女孝顺程度、政府和社会关心程度等6个因素对其影响是正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其影响是负向的。在所选取影响老人养老模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琳
当前,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陷入价值边缘化困境,家庭地位和社区地位的边缘化导致留守老人遭遇自我认同危机。基于中部S县的田野调查发现,县级政府引导的农村互助养老实践通过内外联动,形成了以乡镇为单位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社区层面缓解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困境的重要方式。通过关系重建、空间重构和认知重塑,留守老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摆脱边缘化的价值体验。在县域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重视发展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将村庄社区重新建设为留守老人的精神家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亚亚 毕红霞
社区居家养老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论文基于367份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问卷调查资料,运用Logit-ISM模型确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9个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显示:经济收入评价和生活担忧度认知是直接表象因素;家庭年均收入是间接中层因素;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方式、老年活动组织情况、村委会关心情况是次间接中层因素;生活自理能力是根源深层因素。围绕因素的影响程度,论文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培育,以自理为核心的服务配套,以效率为核心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郝亚亚 毕红霞
社区居家养老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重要。论文基于367份山东省农村空巢老人问卷调查资料,运用Logit-ISM模型确定了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9个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显示:经济收入评价和生活担忧度认知是直接表象因素;家庭年均收入是间接中层因素;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居住方式、老年活动组织情况、村委会关心情况是次间接中层因素;生活自理能力是根源深层因素。围绕因素的影响程度,论文提出以文化为核心的理念培育,以自理为核心的服务配套,以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优化和以经济为核心的制度完善等供给路径优化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温凤荣 毕红霞
本文利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方法对山东省734位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式的选择受人口特征、子女照护、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和外部环境5大类11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由此提出了围绕自我养老开展养老服务、加强政府资金保障设立养老补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养老以及增强子女照护义务履行兜底责任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娟 张玲玲
面对严峻的农村养老形势,在自发探索与国家相关政策倡导的推动下,幸福院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养老模式在许多地区得到了实践。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榆林市R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该区的幸福院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多种具体形态,具有养老福利化、服务专职化和管理专职化的特点。R区幸福院在性质上属于强政府支撑型专职化服务模式,这一模式能明显提高接受其服务的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减轻他们的养老忧虑。但是,其较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以较高运行成本为前提的;且其覆盖范围有限,更适用于县乡政府和村集体能提供较强资金支持的地区。其运行成本较高这一约束条件,在相当程度上可通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低成本人力资源与发展适老性农业等途径来克服,R区强...
关键词:
幸福院 农村老人 养老模式 强政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扬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得到了较早的关注,国家从社会保障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网,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起步较晚,其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保障形式更为严峻: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随着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日趋弱化,机构养老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及服务质量过低的问题,惠及农村老年人的“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过低。这其中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大量留守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其经济来源单一、生活照料缺失、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愈加严重,亟待解决。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建亮
农村老人作为当前农地经营的重要主体,其转出农地的意愿将对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对湖北省农村老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形势下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农地保障依赖与养老阶段对农村老人转出农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较高,在有承包地的农村老人中,47.4%的愿意转出农地。回归结果显示,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意愿受到其对农地保障依赖及其所处养老阶段的影响。对农地就业保障和养老保障依赖程度较低的农村老人更倾向于转出农地;处于自养阶段的农村老人转出农地的
关键词:
保障依赖 养老阶段 农地流转 农村老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海盛 邓明
本文从村庄内部差异的视角,将村庄内部的经济因素、组织因素和政治因素引入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研究中来,以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t模型对全国10个省份80个村庄1123个农民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是否有外出务工经历、家庭决策类型,家族网络组织、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知程度和村庄内部组织资源以及政治因素对其养老模式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郝金磊
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所得数据,在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分类的基础上,建立Slogit模型系统分析了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模式,年龄、健康状况、家庭子女人数、子女是否参与新农保、家庭人均年收入、社区养老政策宣传、养老需要保障基本生活、养老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等变量对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金磊 贾金荣
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在意愿上倾向于选择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潜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失地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保障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及抵御养老风险等诉求对失地农民的行为态度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个人意见、子女意见及亲友意见对失地农民的主观规范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可观测变量自身条件、国家政策对失地农民的感知行为控制及养老模式选择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詹鹏 贾晗睿 李实
文章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数据基础上,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养老金"从无到有"和"养老金待遇差异"对农村老人净赡养收入、赡养收入和经济帮助的影响。研究发现:养老金收入对净赡养收入、赡养收入和经济帮助的影响只有在超过一定界限后才显著。当前农村老人通过新农保领取的养老金很少,因而养老金收入对净赡养收入的影响在整体上不显著。而退休职工通过职工养老保险领取的养老金相对较多,养老金或养老金待遇变化都会显著影响净赡养收入。在养老保险制度不平衡和农村养老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的背景下,文章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影响,为下一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奠定有利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村一品”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来自陕西省户县的调查报告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迁与低生育水平强化——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经验证据
PPP模式: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治理的新选择——以陕西省为考察对象
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泾阳县为例
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
居住模式对老人福利的影响:基于代际关系的视角——来自我国老人膳食质量的证据
西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农村信用社绩效——来自陕西省8市86个县(区)的证据
社会资本与农村地区留守老人多维贫困:测度、分解及影响——基于陕西省南部农村的调研
中青年农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