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0)
2023(13832)
2022(11995)
2021(11470)
2020(9942)
2019(23241)
2018(23039)
2017(45167)
2016(24545)
2015(27941)
2014(28151)
2013(27552)
2012(25362)
2011(22651)
2010(22948)
2009(21394)
2008(21522)
2007(18887)
2006(16168)
2005(14126)
作者
(68259)
(57075)
(56843)
(54351)
(36573)
(27384)
(26288)
(22293)
(21595)
(20705)
(19354)
(19000)
(18020)
(17951)
(17828)
(17602)
(17433)
(16899)
(16537)
(16375)
(14186)
(14084)
(14019)
(13008)
(12925)
(12848)
(12765)
(12695)
(11425)
(11264)
学科
(99855)
经济(99754)
管理(74651)
(72874)
(60365)
企业(60365)
方法(52979)
数学(47661)
数学方法(46919)
(31024)
(27459)
中国(23932)
(21215)
财务(21141)
财务管理(21092)
业经(20138)
企业财务(19893)
(19569)
贸易(19562)
(19040)
(18605)
(18133)
农业(18117)
地方(17930)
理论(16161)
(15470)
银行(15446)
(14675)
技术(14647)
(14556)
机构
学院(347258)
大学(343888)
(142794)
经济(139820)
管理(139698)
理学(121089)
理学院(119919)
管理学(117678)
管理学院(117042)
研究(106977)
中国(83597)
(70737)
(70230)
科学(63886)
财经(55387)
(53228)
(53015)
(52310)
中心(52023)
(50097)
业大(49000)
研究所(47484)
北京(43726)
经济学(43352)
(42716)
师范(42298)
农业(41719)
(40971)
财经大学(40881)
经济学院(39393)
基金
项目(229870)
科学(181858)
研究(168965)
基金(167590)
(144062)
国家(142872)
科学基金(124659)
社会(105915)
社会科(100554)
社会科学(100530)
(90203)
基金项目(87684)
自然(81862)
教育(80235)
自然科(80013)
自然科学(79994)
自然科学基金(78576)
(75621)
资助(71279)
编号(70150)
成果(56940)
(51988)
重点(51452)
(48201)
(47833)
课题(47803)
教育部(45106)
科研(44735)
创新(44664)
人文(43910)
期刊
(148195)
经济(148195)
研究(96887)
中国(62653)
(59470)
管理(49112)
学报(48184)
(46681)
科学(45244)
大学(37398)
学学(35332)
教育(35305)
技术(32833)
(32468)
金融(32468)
农业(31771)
财经(27111)
业经(24788)
经济研究(24521)
(23029)
统计(19588)
问题(19404)
会计(19391)
财会(18310)
技术经济(17758)
(17718)
(17394)
(16542)
决策(16284)
理论(16261)
共检索到501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浩   李雪婷  
通过计算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讨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否为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1)由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较低,会提供更多公司会计政策的个性化信息。(2)在上市公司风险增强和会计准则重大变化的两大类场景中,事务所规模与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类准则”程度之间的关系都得到增强,说明事务所的风险压力和事务所能力是重要的机制路径。(3)由同一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更一致,具有同所效应。(4)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检验发现,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大,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降低;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小,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提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凯文  
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关系型交易模式对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信息中介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01—2012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从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取交易网络结构的信息,对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公司的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则审计费用越高。尤其对于公司所在省份内部的关系网络和所在行业外部的关系网络,其审计溢价效应更为明显,且发现同一地区和同一行业的关系网络对盈余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横截面分析表明,公司所处的外部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增强关系网络对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文章为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事务所的审计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补充了关系型交易模式下审计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红  杜彦宾  
本文以2015年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强的事务所为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和政治成本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表明:事务所规模和品牌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事务所成长性和所有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不显著;政治成本能够显著改善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结论为持续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履行和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监管部门制定信息披露规范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俊瑞  李文婷  
本文基于2014~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发现客户集中度越高,企业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越低。机制检验表明,客户集中度通过恶化企业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两个渠道导致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降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产权性质、市场竞争程度、企业经营风险均会对客户集中度与数据资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在非国有企业、面临更激烈市场竞争的企业、经营风险更高的企业中,客户集中度对数据资产信息披露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危雁麟  尹兴强  汪方军  
近年来,数据资源已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披露数据资源信息十分必要。但企业数据资源的信息披露可能带来潜在的审计风险,并影响审计收费。通过挖掘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源文本信息,研究发现:企业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显著提高了审计收费。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以下情形下时数据资源信息披露提高审计收费更为显著:管理层与大股东实施信息操纵的倾向更强;企业存在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企业受到市场参与者更多关注。研究还发现,当期数据资源信息披露频率越高的企业,其下期审计投入越多。研究结论对完善会计、审计准则规范,提升审计机构对企业文本信息运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帆  邹梦琪  
运用文本分析检验充分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越能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可读性、语调对投资效率影响有限。分析师盈余预测越准确、企业代理成本越低,越能促进详细程度、精确性与投资效率间的正向关系。同时,高媒体关注、高机构投资者持股、低管理层过度自信企业的关键审计事项披露越详细、文本越精确,也越能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发现,事项段和应对段披露越详细、事项段越可读、事项段越精确,越能显著提升投资效率;披露公司层面事项、对外投资事项以及非投资事项均会降低非效率投资。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充分披露对企业资源配置具有正向作用,为监管机构改善审计报告披露模式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任宏达  王琨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我们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14年年报中提取产品业务文本,借助计算语言学方法度量出公司年度(firm-year)层面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好。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当企业所在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有显著下降。相比现有文献通过行业竞争环境来代替企业产品竞争程度的做法,本文将文本分析工具引入中文这个自然语言,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度量及其对企业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提供了公司层面的实证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研究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性。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财务数据,运用Python语言等信息搜索工具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开信息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识别企业是否采用业财融合以及实现程度,检验公司实施业财融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业财融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业务复杂度高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中,业财融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更明显。作用机理检验显示:业财融合的实施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信息效应”,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发挥“监督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张龙平  
本文以我国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文本语料,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视角考察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年报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为弥补风险溢价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收费,且上述关系仅在民企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中显著;事务所行业专长及其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强化异常语调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性;当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且这一关系仅在高审计费用溢价的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师会关注到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并识别出其背后潜在的经营风险问题,出于职业谨慎的考虑,审计师会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异常语调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在做出决策时考虑了语调操纵对审计实践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文本信息视角丰富了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还对信息使用者深入认识年报中的语调信息有所裨益。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宏涛  曹文成  王一鸣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增强财务报告可信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以及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4—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文本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提升了企业会计稳健性,且在非国有企业和净资产收益率小于6%的企业中正向影响更大;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数量越多,关键审计事项结论性评述积极程度和关键审计事项审计应对力度越高,披露资产减值类和损益类关键审计事项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提升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效应在企业信息透明度较低以及审计监督效应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关键审计事项披露通过提高市场感知的审计质量和报表盈余的审计质量提升了企业会计稳健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殷红  杜彦宾  
以2015年中注协公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强的事务所为样本,研究其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行业特点可以发现:与环境、顾客等责任相比,会计师事务所更倾向于披露与员工有关的信息;大所尤其是"四大"为了维持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提升自身声誉进而获取审计收费溢价,会更多地披露政策倡导的环境责任和公众广泛关注的社区责任信息;小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更关注与服务有关的顾客责任信息。这一结论丰富了自愿性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为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和监管部门分行业制定信息披露规范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英慧  张庆洋  
文章结合我国当前特有的市场环境背景,以会计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采用Ball andShivakumar模型,对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不同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并不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建议,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财政政策是助力企业创新的坚实保障,如何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激励企业创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基于政策组合视角,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财政政策组合对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化生产创新等不同阶段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财政政策组合对高研发强度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财政政策组合对高风险承担水平企业、高内部控制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对此,本文建议:探索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制度,构建覆盖整个创新周期的税收优惠体系,制定行业异质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朱君  吴国萍  
内部审计信息作为衡量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履行的载体,对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信息披露日趋规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设立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披露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信息的上市公司在资产规模、股权集中度、财务状况、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方面与披露未设置内部审计信息的上市公司存在显著差异;财务状况好的上市公司更趋向于将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自愿披露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情况的上市公司普遍以国有性质居多、股权集中度较高、财务状况良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