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
- 2023(1601)
- 2022(1412)
- 2021(1302)
- 2020(1170)
- 2019(2666)
- 2018(2562)
- 2017(5179)
- 2016(2605)
- 2015(2796)
- 2014(2830)
- 2013(2866)
- 2012(2729)
- 2011(2414)
- 2010(2500)
- 2009(2502)
- 2008(2543)
- 2007(2293)
- 2006(1989)
- 2005(1839)
- 学科
- 济(12775)
- 经济(12763)
- 管理(11666)
- 业(10870)
- 企(10160)
- 企业(10160)
- 方法(6921)
- 数学(6075)
- 数学方法(6053)
- 财(5659)
- 务(4820)
- 财务(4820)
- 财务管理(4817)
- 企业财务(4729)
- 关系(2519)
- 贸(2205)
- 贸易(2204)
- 易(2153)
- 业经(2121)
- 划(2119)
- 融(1977)
- 金融(1977)
- 制(1968)
- 技术(1953)
- 环境(1928)
- 中国(1884)
- 对外(1859)
- 农(1837)
- 外经(1834)
- 经济关系(1813)
- 机构
- 大学(41224)
- 学院(39954)
- 济(18260)
- 经济(17952)
- 管理(17488)
- 理学(15246)
- 理学院(15131)
- 管理学(14965)
- 管理学院(14893)
- 研究(11268)
- 财(9790)
- 中国(9134)
- 京(8069)
- 财经(7936)
- 经(7216)
- 财经大学(5929)
- 商学(5781)
- 商学院(5752)
- 所(5669)
- 江(5308)
- 经济学(5285)
- 北京(5240)
- 科学(5232)
- 中心(5062)
- 经济学院(4807)
- 业大(4602)
- 研究所(4590)
- 州(4348)
- 经济管理(4346)
- 贸(4237)
共检索到60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华
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审计声誉,事务所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这种主观上的自利行为客观上降低了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间接保护了投资者。本文以2001年至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7740个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事务所声誉和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四大更纵容管理层进行业务操纵;而客户组合中ST、*ST和亏损公司比例高的事务所仅能抑制管理层的费用操纵。也就是说,高声誉的事务所并不必然对投资者的保护高。
关键词:
事务所声誉 业务操纵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源源
本文选取2009-2014年创业板市场的IPO股票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上市首日换手率显著正相关,与中签率的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对于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IPO抑价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投资者情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春飞 陆正飞
组织形式是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组织形式下,审计师需承担的法律责任存在明显不同。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其法律责任从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转变为承担无限责任。由于审计师可能会因审计失败而承担法律责任,审计师"变相"提供了公司失败的部分补偿,从而使审计具有了保险价值,有利于投资者保护。本文利用事务所转制提供的良好自然实验机会来检验审计保险价值。研究发现,事务所改制提高了审计师的法律责任,为公司股票注入了保险价值,从而有利于投资者保护。进一步分析发现,审计师经济实力不同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事务所转制所产生的保险价值仅在四大所审计的公司成立,而非四大所未发现有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万明华 温日光
本文考察在不同的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下事务所重要性与审计费用的关系。鉴于审计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容易形成"默契"关系,事务所重要性会影响审计定价。当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大小。实证检验发现,如果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低,事务所重要性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如果中小投资者保护程度高,事务所重要性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实证结果表明,事务所重要性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在上市公司处理与外部审计师关系时能发挥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焰 王琳
声誉是一种重要的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但相对于法律机制,有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以声誉理论为基础,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声誉共同体概念,构建了媒体监督下声誉对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的研究框架,并以五粮液为例对此框架进行解析。通过本文建立的声誉受损成本模型,以声誉受损成本在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传递,解释了声誉机制的作用机理,并揭示了声誉机制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媒体监督 声誉共同体 投资者保护 五粮液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杨鑫瑶 尹树森
本文以2008~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媒体曝光的视角,将具体化的股东声誉和公司声誉作为逻辑切入点,探讨媒体发挥公司治理职能的新途径——声誉治理。实证结果表明,大众媒体通过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形成股东和企业声誉,以声誉机制为途径,媒体监督能够有效制约大股东的利益掏空行为。股东声誉指标越接近,上市公司知名度越高,大股东利益侵占金额就越小,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也越少。为加强上市公司的声誉治理,应引导大众媒体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的曝光,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并抑制大股东权力的过度集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青
审计的目标在于提高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文章从投资者反应视角入手,基于2009—2013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中市场价值与盈余指标相关系数替代投资者对财务报表的依赖,进而检验了事务所转制对投资者信赖的影响。研究发现产权变革增大了事务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通过提高审计质量,显著提升了投资者对于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审计目标。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产权变革 投资者信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本文选取2002-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对异常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正向异常审计费用还是负向异常审计费用都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前者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控制审计成本,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后者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在高价诱惑下,审计独立性受到影响,对违法违规行为容忍度提高。注册会计师声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声誉,维护声誉形成的竞争优势和审计溢价会更加谨慎的执业,以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
异常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晶晶
本文采用2009~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及其是否受制于审计师声誉。结果发现,总体而言,事务所转制能够抑制客户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审计质量。以审计师声誉对事务所进行进一步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审计师声誉高的事务所转制后显著地提高了审计质量,而审计师声誉低的事务所转制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对事务所转制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同时发现法律制度的运行离不开信誉基础,或者说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以产权为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萍 李俊
本文以2014—2016年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相较于没有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来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会显著提高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相较于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低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披露资产负债类的关键审计事项会显著提高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覃易寒
声誉即一个组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以及组织在社会公众中影响效果好坏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声誉管理是组织对声誉的创建和维护,是以正确决策为中心,通过声誉投资、交往等手段,从每个员工做起,建立和维护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关系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声誉管理由国外学者提出,近年来逐渐被我国企业管理者接受,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深受“银广厦”等事件的影响,产生行业信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汪玉兰
基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四大"与企业之间审计聘用关系视角,考察法律环境对"四大"与企业之间审计合约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法律环境薄弱时,企业经常发生向下的事务所变更,与"四大"之间的审计合约不稳定;随着法律环境的完善,企业与"四大"之间审计合约的稳定性增强,发生向下事务所变更的概率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法律环境薄弱时,事务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低,继任事务所为了获得客户,更容易发生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研究结论表明,法律环境同时影响审计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事务所声誉与法律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事务所声誉 法律环境 审计合约稳定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娜
本文选取2012-2015年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信息披露质量为中介变量,分析事务所声誉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的关系。研究表明:事务所声誉、信息披露质量和商业信用融资规模之间具有传导关系,上市企业选择高声誉事务所对企业扩大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更有利;对具有独立性的事务所而言,事务所声誉决定了其治理功能,监管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对提升企业整体信息披露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规模起到积极的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以2008~2017年在并购重组交易方案中披露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其业绩补偿承诺随后实现的程度更高。这是因为在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中,目标公司给出的承诺利润更低,因而其在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更可能高于承诺利润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标公司采用股权补偿方式以及制度环境更好的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信号机制的研究视角。同时,可以为监管部门及市场投资者提供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的增量信息。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并购重组 业绩补偿承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