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20)
2023(9067)
2022(7875)
2021(7343)
2020(6168)
2019(13984)
2018(13730)
2017(26555)
2016(14763)
2015(16678)
2014(16833)
2013(16633)
2012(15807)
2011(14509)
2010(15120)
2009(14538)
2008(13585)
2007(12350)
2006(10532)
2005(9408)
作者
(44326)
(37059)
(37058)
(35625)
(23392)
(17869)
(17034)
(14563)
(13768)
(13074)
(12514)
(12496)
(11688)
(11589)
(11563)
(11528)
(11521)
(10934)
(10804)
(10667)
(9279)
(9141)
(9099)
(8465)
(8338)
(8328)
(8313)
(8161)
(7530)
(7446)
学科
(59700)
经济(59640)
管理(44775)
(38325)
(31367)
企业(31367)
方法(28340)
数学(24579)
数学方法(24282)
(17603)
(17271)
(15119)
中国(14786)
环境(13240)
业经(12725)
地方(12225)
农业(11537)
(11235)
(10992)
贸易(10986)
(10661)
(10545)
(10377)
理论(9717)
(9466)
财务(9449)
财务管理(9418)
(9408)
金融(9405)
(9013)
机构
大学(218229)
学院(216985)
(86119)
经济(84196)
管理(82019)
研究(74088)
理学(70809)
理学院(69965)
管理学(68723)
管理学院(68322)
中国(55271)
科学(47320)
(45845)
(41401)
(38783)
(38552)
研究所(35227)
中心(34782)
业大(33374)
(33139)
财经(32654)
农业(30760)
(30216)
师范(29900)
(29677)
北京(28699)
(26551)
经济学(26533)
(26034)
经济学院(24205)
基金
项目(145176)
科学(113819)
研究(105452)
基金(104671)
(91655)
国家(90942)
科学基金(76899)
社会(65934)
社会科(62336)
社会科学(62316)
(56958)
基金项目(55791)
自然(49733)
教育(49187)
(48711)
自然科(48504)
自然科学(48489)
自然科学基金(47608)
编号(43465)
资助(42357)
成果(36242)
重点(33505)
(32604)
(31811)
课题(30330)
(29892)
科研(28351)
创新(27963)
教育部(27559)
大学(27243)
期刊
(94096)
经济(94096)
研究(60346)
中国(41875)
学报(36087)
(34850)
(33050)
科学(32674)
管理(27430)
大学(26797)
学学(25333)
教育(24556)
农业(23327)
技术(17619)
(17475)
金融(17475)
财经(15893)
业经(15537)
经济研究(14842)
(13630)
问题(12902)
(12334)
(11219)
资源(10699)
技术经济(10467)
图书(10273)
(10272)
理论(10040)
统计(9762)
科技(9759)
共检索到315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宇环   文佳媛   于鹏  
面对风险社会的到来,提升政府危机学习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文聚焦讨论政府危机学习的驱动因素与组态路径,根据事件属性、组织因素、外部环境3个维度的5个变量对16起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文本数据进行编码,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条件变量对政府危机学习效果的单变量影响和组合影响。研究发现,危机双环学习无法由单一条件决定,而是多种因素组合影响的结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较高、有更好的内驱学习文化的组织更可能驱动双环学习,对于外部关注等因素需要与其他因素形成组态路径驱动双环学习的发生。基于案例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提升政府危机学习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文斌  王国祥  张利民  曹昀  潘国权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近年来昆承湖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该湖2005年水质进行评价,用等级聚类法进一步分析了其水质的空间差异,用TSIM方法分析了昆承湖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1998—2004年间,昆承湖污染总体上呈加重趋势,2003年污染最严重,在各污染因子中,氮污染负荷最大;昆承湖为Ⅴ类水或劣Ⅴ类水体;由于陆源污染差异和围网养殖的影响,湖区污染程度北湖>湖西区>南湖区;昆承湖TSIM>70,呈现较严重富营养化。并分析了昆承湖所承受的巨大环境压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钟伟军  杨则扬  
基于危机沟通的3T原则,构建了地方政府新媒体回应能力的框架。通过对100多起公共危机事件的实证研究发现,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的新媒体回应能力总体不尽如意。上级政府态度和地方政府层级对地方政府的新媒体回应能力存在正向影响,危机类型虽然有显著影响但并非导致回应能力出现差异性的本质原因。对此,我们基于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的行为逻辑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提升地方政府新媒体危机回应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涛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经济首次出现了同步运行,与之相对,由于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差异,各国反危机的公共干预路径却呈现分化,一同一分之下,使中国本已异化的货币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以此次危机为界,维系中国经济30多年发展的制度红利、劳动力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三大要素已发生变化,经济融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经济平稳转型的要求下,货币环境的修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加紧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包括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资金价格机制完善(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就成为修复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岩  王利明  杨菁  
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相关方面学者的关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收集了十个经典案例,并从中抽取各案例的典型特征,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理论及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特点,从而可使相关研究者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对策略建议,使得网络舆情的管理更加有效便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跃胜   金文俊   谭宇轩  
本文基于调适拓展后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理解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并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省级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单个影响因素难以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但政府数字服务水平作为核心条件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2)存在驱动较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3种驱动模式,分别是协同共生融合型、组织-环境平衡型、多元叠加主导型;(3)在特定条件下,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和公众服务需求可以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地方政府数字治理能力。在跨案例的比较中进一步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政府数字治理能力驱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背后多重因素间的复杂本质,并为不同区域地方政府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涛  刘志珺  
SARS的大规模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现代政府危机处理的薄弱环节。本文界定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定义,初步评估了政府在SARS事件中的处理情况,最后从意识、法律、机构、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提高现代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攀  罗建文  
良好的政府公共危机意识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政府公共危机意识是政府勇于担当、居安思危、积极防范、锐意进取的思想凝聚,是政府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我国当前还存在政府公共危机意识缺失的状况,要强化政府公共危机意识,需要更新公共危机管理理念,培育危机文化;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促进社会监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凯  
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如何确定自己角色以及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政府应该是信息公开的主体,是危机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公众的参与,并且我国政府要逐步实现从反应型政府向预防型政府的角色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成十  
本文从美国投资银行巨头的崩溃出发,来揭示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特点。文章集中分析了贝尔斯登、雷曼等华尔街投行巨头的崩溃过程以及政府的危机对策。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投行巨头全面崩溃。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对不同的投行巨头采取了不同的对策。本文分析了美国政府危机对策目标、相互关系和缺陷以及应该吸取的教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危机对策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有效地阻止危机蔓延,稳定市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杨帆  朱晓东  
运用资源环境“压力-响应”模型分析江苏盐城海岸湿地资源环境压力的作用过程,包括湿地围垦压力、海岸环境灾害压力等,以及海岸区域对这些环境压力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规范人类土地利用等扰动行为、制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对上述环境压力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包括湿地围垦速度超过其淤长速度,导致丹顶鹤等栖息地面积急剧下降,分布数量强烈波动;湿地水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风暴潮等海岸区域环境灾害响应已成为制约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区域内5条河流的入海河口水质处于地面水IV类,仍处于恶化趋势。“环境压力-区域响应”及其相互作用其特征与机制研究是模型运行和政策设计的基础,在海岸资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白洋  
本文首先就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PE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概述,并对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PE市场在投资主体、基金退出形式、投资对象和投资热点方面的显著特征进行总结。文章进一步对当前PE投资的重点行业之一银行业进行了分析,对投资的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中国PE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本土私募应该加强对风险投资的参与,PE基金应加强对企业的责任感,应对PE市场和银行借贷市场实行一定程度的隔离,谨防PE市场的过热发展等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万忍  
历时三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认真分析这次危机的效应特征 ,可以清楚地看出 :高科技的创新发展具有抵御金融危机的旺盛功能。主要体现在 :(一 )高科技的创新发展及其成果产业化 ,不断开拓着新的产业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有力地推动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 ,从而为金融业的活跃发展开拓了广阔有效的前景。 (二 )高科技的开发研究 ,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为金融业活跃发展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投放领域。 (三 )高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高投资与高回报两个因素的辩证结合运行 ,赋予了高科技抵御金融危机的强劲功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志明  
一、欧债危机反反复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央行、欧盟和IMF等采取救助措施以及债务国加快改革、紧缩财政、积极应对取得一定成效,去年以来持续多次风险触发点都在欧洲自救以及国际社会帮助下涉险过关。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总体上偏重短期救助措施,中长期对策推进缓慢,离根本解决欧债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救助机制尚未理顺、救助力度明显不够等因素外,还有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虹  
美国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而导致金融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模式与基本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转化已经很难逆转。因为,投资者与消费者的悲观情绪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负财富效应的显现导致消费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会在不同类型国家逐次传递,先是传递到过度消费型国家,再传递到过度生产型国家,最后传递到过度资源供应型国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