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6)
2023(2682)
2022(2416)
2021(2395)
2020(2016)
2019(4686)
2018(4741)
2017(8489)
2016(4888)
2015(5770)
2014(6320)
2013(6076)
2012(5281)
2011(4515)
2010(4901)
2009(4476)
2008(5241)
2007(4782)
2006(4254)
2005(4012)
作者
(13425)
(10768)
(10659)
(10431)
(6981)
(5214)
(5191)
(4454)
(4165)
(4123)
(3721)
(3617)
(3615)
(3532)
(3456)
(3350)
(3241)
(3150)
(3140)
(3133)
(2919)
(2832)
(2807)
(2607)
(2583)
(2498)
(2458)
(2338)
(2316)
(2260)
学科
管理(20038)
(17336)
(16190)
企业(16190)
(12721)
经济(12690)
(9632)
(8274)
财务(8264)
财务管理(8234)
企业财务(7526)
(4729)
方法(4707)
会计(4592)
理论(4465)
中国(4223)
(4094)
银行(4091)
(3974)
(3957)
教学(3775)
(3685)
供销(3681)
业经(3618)
(3423)
数学(3301)
数学方法(3242)
教育(3217)
(2899)
贸易(2894)
机构
学院(67323)
大学(62266)
管理(23340)
(20739)
经济(19967)
理学(18273)
(18178)
理学院(18095)
管理学(17765)
管理学院(17648)
中国(16498)
研究(16037)
(13523)
(13465)
财经(12248)
(10913)
(10569)
会计(9988)
科学(9553)
职业(9358)
技术(9003)
(8959)
北京(8759)
中心(8706)
(8592)
财经大学(8420)
(8145)
师范(8062)
(7659)
(7567)
基金
项目(31383)
研究(26598)
科学(22813)
基金(19417)
(15616)
国家(15370)
(13793)
社会(13683)
编号(13592)
教育(13313)
科学基金(13291)
社会科(12774)
社会科学(12769)
成果(12095)
(10460)
基金项目(9995)
课题(9578)
资助(8744)
项目编号(8423)
(8405)
(8390)
自然(8288)
自然科(7970)
自然科学(7970)
自然科学基金(7842)
(7344)
(7331)
阶段(7316)
重点(7057)
研究成果(6911)
期刊
(30753)
经济(30753)
研究(22358)
(21402)
中国(18832)
会计(12470)
教育(11265)
财会(9840)
管理(9414)
(8027)
金融(8027)
学报(7511)
技术(6891)
通讯(6738)
会通(6721)
(6627)
业经(5958)
科学(5934)
财经(5860)
大学(5747)
(5360)
(5247)
学学(5107)
(4925)
(4811)
图书(4798)
(4235)
经济研究(4124)
职业(4024)
农业(4008)
共检索到118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付荣霞  袁建林  李微  
一、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摊销问题(一)用于事业活动无形资产的摊销出现了账外资产对于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摊销,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在其购入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时,应一次记入"事业支出"科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国民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改革应达到的目标包括: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适应资产长期性管理的特点、适应资产价值逐渐减少的特点、适应事业性活动和经营性活动对资产核算的不同要求等。为满足这一改革目标要求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模式包括购入、价值摊销、为事业性活动服务与为经营性活动服务之间的转移、变卖处置等。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洪海  肖侠  骆阳  
无形资产通常采用平均摊销法,但无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满足会计的配比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新准则提出按照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学梅  官金华  
本文对事业单位现行的自创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的核算存在初始成本确认方法、摊销方法等方面的不合理性以及不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等问题,提出了将可资本化研发支出计入自创无形资产原始成本、分类采用不同摊销方法等建议。文章结合F事业单位自创无形资产核算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三昌  
目前在我国境内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单位包括地质勘查单位、一般矿山企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对矿业权益的核算有比较科学规范的依据,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而地质勘查单位和一般矿山企业对采矿权的会计核算依据是现行的《地质勘查单位会计制度》(1996年5月颁发)、财政部颁发的"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1999年制定)。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华  褚瑞  
大数据时代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但目前其价值核算主要源于谨慎性原则,不尽合理,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更符合费用的配比原则。因此,本文将作业成本法"作业耗费资源,成本耗费作业"的核心思想运用在无形资产的核算上,按资源动因确定无形资产取得价值的核算,按用途的差异性将无形资产划分为设施级、产量级、批别级、品种级和客户级等不同类型的作业,确定作业动因,按作业动因摊销无形资产的价值,并运用实例给出无形资产核算的具体过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中芬  
目前,会计核算基础主要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尽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一个持续经营的单位而言,终极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在会计分期这一假设前提下,每个会计期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既涉及到对一个单位在某一段期间内领导的经营管理水平评价和经营业绩的认可,还涉及到对不同单位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报纯  李远志  
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十七条规定: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与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多种,但企业在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多采用直线法,这种摊销方法不能满足其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多样性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无形资产摊销方式进行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唐明春  
无形资产出租指企业将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并收取租金,受让方只能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而无权转让。出让方仍保留对该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对其仍拥有占有、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霞  
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王晓霞无形资产是指某一主体拥有或控制的、不具有独立实体形态,对生产经营与服务持续发挥作用并能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有资料表明,有些发达国家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一般能占到资产总额的30—5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瑜  
自创无形资产研究开发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可辨认无形资产应采用“经济寿命与法定寿命孰短”的原则摊销 ;“无形资产”帐户应由按净值改为按原价核算 ;外购商誉应采用间接计价法 ;无形资产项目在“资产负责表”中应排列在长期资产之首并对其相关项目予以充分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刘文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缺陷 (一)核算对象存在争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中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简易的、批量的办公物品放在固定资产中核算有鱼目混珠之嫌,而且与企业相比,所定的单位价值标准明显偏低。 (二)不能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无法为会计报袁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1)固定资产形成的实际成本一次性直接计入事业支出,虚增了事业成本也虚减了当期结余。(2)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邢军  卢裕佳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该资产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无形资产获取潜在经济利益的能力,往往在自用的同时对其进行出租,对于企业自用兼出租的无形资产,如何进行成本摊销尚未形成定论。文章根据不同类别无形资产的自用兼出租情况,提出不同的成本摊销方法并进行案例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新艳  
对于企业内部自行研究开发形成的享受税收优惠的无形资产,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不同,造成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但这些暂时性差异并不是全部确认对所得税的影响。有多少确认,有多少不确认?怎样确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