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704)
- 2022(2465)
- 2021(2476)
- 2020(2040)
- 2019(4800)
- 2018(4853)
- 2017(8764)
- 2016(5368)
- 2015(6266)
- 2014(6855)
- 2013(6602)
- 2012(6168)
- 2011(5430)
- 2010(5818)
- 2009(5322)
- 2008(5712)
- 2007(5406)
- 2006(4942)
- 2005(4822)
- 2004(4180)
- 学科
- 济(16346)
- 管理(16309)
- 经济(16300)
- 业(14153)
- 企(12024)
- 企业(12024)
- 财(7396)
- 农(6462)
- 中国(6404)
- 制(6323)
- 理论(5128)
- 务(4945)
- 财务(4925)
- 财务管理(4897)
- 方法(4739)
- 业经(4721)
- 企业财务(4543)
- 教育(4539)
- 银(4446)
- 银行(4442)
- 学(4310)
- 行(4144)
- 教学(4051)
- 农业(4048)
- 地方(3974)
- 税(3787)
- 度(3731)
- 制度(3729)
- 体(3519)
- 税收(3483)
- 机构
- 学院(73651)
- 大学(70522)
- 济(24045)
- 研究(23902)
- 管理(23512)
- 经济(23094)
- 中国(21220)
- 理学(17984)
- 理学院(17745)
- 管理学(17258)
- 管理学院(17127)
- 京(16111)
- 财(15983)
- 江(14956)
- 科学(14734)
- 所(13356)
- 州(12369)
- 中心(12218)
- 农(11667)
- 研究所(11185)
- 范(11156)
- 省(11134)
- 师范(11052)
- 北京(10995)
- 财经(10866)
- 技术(10482)
- 职业(9703)
- 经(9424)
- 业大(8928)
- 农业(8690)
共检索到134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闫秀杰 何煦 王帆
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基建并账要求,本文讨论了预付工程款的并账问题,举例说明2013年1月1日以前和以后发生的预付工程款的并账处理差异,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体会,提出按日实施并账,以满足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要求,并且在事业账中增设相关会计明细科目,以便清晰地反映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信息。
关键词:
基建并账 预付工程款 周期 明细科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庄震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6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12月19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规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规的实施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发展成果、预算执行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本文对新规下事业单位基建并账业务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并账 基建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学娜
2012年,财政部相继出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一个重大变化是将原来"单独建账、单独核算"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的基建数据通过并账的方式纳入财务核算和报表体系,实现了财务报表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真实、全面地反映,但在并账的具体账务处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基建核算 并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永义
文章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2)》中基建并账规则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技术层面的具体问题。作者在参考《新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有关衔接的处理规定》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013)》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从方便实务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建并账规则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顺利 李炜
在《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财会[2013]2号)中对基建账相关数据并账问题作了原则性规定。文章就并账过程出现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与完善的具体问题与事项提出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以便提高并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实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完整性"的并账目标。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基建账务 并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彦杰
为了适应经济需要,我国先后制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一系列会计法规、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贯彻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相比区别较大,给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日常会计处理带来了很多困扰。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下面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中小学、高校、科学、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测绘、地质勘查、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琨 阎怡逵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为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而制定制度、采取措施和实施控制程序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帮助其提升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财政部专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已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功能和定位风险是一种影响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二是事件发生后的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岳萍
随着我国财务体制的改革发展,传统的基建会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环境下高校的发展。为了顺应新体制改革,提高资金的透明性、可比性,新政府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基建工程项目不再单独建账,基建工程会计核算业务在经历了三次变革后直接进入单位“大账”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政府会计与基建会计确认基础不同,预算、支付决算口径不一致,从而导致高校核算工作量以及核算难度较大。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从高校基本建设会计核算制度历史沿革出发,结合案例详细分析高校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会计统一核算的实务操作方法,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关键词:
基建会计 政府会计制度 平行记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商玉明
一、改革前基建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做法根据1996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发生的基建业务事项应遵循《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并独立提供基建报表。其基本业务核算内容和流程包括:收到财政等基建拨款时根据基建拨款资金具体来源设置"以前年度拨款"、"本年预算拨款"、"本年基建基金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本年其他拨款"等明细科目通过"基建拨款"相关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桂义 王永红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之外。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发挥会计信息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洪达
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将基建账数据并入事业会计"大账"的重要意义,详细解析了事业单位基建并账的有关规定,重点举例说明了基建并账的实务操作方式,并提出了事业单位做好基建并账工作的具体建议。以期为事业单位做好基建数据并账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财务数据打好基础。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基建数据 并账 实务操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薇
一、引言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推行公务卡制度,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5月14日,央行和财政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公务卡应用推广会议,并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了试点工作,成都地区部分省、市两级预算单位也于同年开始了公务卡的试点工作,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税丹丹 刘成才
一、理论基础(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定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由不同级别事业单位在行使政府所赋予职能的过程中,所客观存在着财政资金运动与所能够体现出来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管理是指事业单位在基于行使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所客观存在的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而产生的,也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组织财务活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形态的管理工作,为公共管理当中一项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简言之,财务管理是组织单位中财务活动以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秀艳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是指给予社会公众服务及设施产品等其中的财务资金管控行为,当然这一条件是无偿的、单一的。我国体育事业单位是该事业单位的核心构成要素,是为民众造福的福利性事业。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自主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且日益加速的现况为全国民众所瞩目。积极推动体育事业向正确、良好的方向进步,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管理部门必须做到及时严肃地完善自身不足,同时做到管理机制的革新与健全,从而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圃德
事业单位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其产生和发展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相应设立了由国家财政拨款,从事文、教、科、卫、体及社会福利等领域服务的事业机构。这是最初的完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