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
- 2023(1604)
- 2022(1344)
- 2021(1282)
- 2020(987)
- 2019(2052)
- 2018(2019)
- 2017(3559)
- 2016(2176)
- 2015(2509)
- 2014(2565)
- 2013(2456)
- 2012(2432)
- 2011(2078)
- 2010(1979)
- 2009(1720)
- 2008(1706)
- 2007(1512)
- 2006(1217)
- 2005(1081)
- 学科
- 济(6064)
- 经济(6056)
- 文化(3835)
- 管理(2956)
- 学(2900)
- 地方(2887)
- 企(2849)
- 企业(2849)
- 中国(2660)
- 理论(2601)
- 业经(2596)
- 业(2562)
- 教育(2546)
- 方法(2368)
- 和(2308)
- 农(2274)
- 产业(2148)
- 市场(1939)
- 文化产业(1834)
- 文化市场(1834)
- 农业(1594)
- 经济理论(1557)
- 研究(1447)
- 企业经济(1426)
- 政治(1316)
- 思想(1308)
- 思想政治(1232)
- 政治教育(1232)
- 治教(1232)
- 德育(1209)
- 机构
- 学院(28776)
- 大学(28049)
- 研究(11225)
- 科学(8646)
- 管理(7445)
- 中国(7338)
- 济(6801)
- 经济(6519)
- 范(6232)
- 所(6223)
- 师范(6169)
- 理学(6131)
- 京(6077)
- 农(6014)
- 理学院(5966)
- 研究所(5832)
- 管理学(5772)
- 管理学院(5714)
- 河(5572)
- 农业(4889)
- 师范大学(4872)
- 业大(4740)
- 中心(4738)
- 省(4257)
- 江(4178)
- 教育(4152)
- 州(4143)
- 技术(4011)
- 室(3943)
- 南(3913)
共检索到44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茉 郝瑞云
热河文庙建成后乾隆亲自撰写楹联、题额、碑记,并且写下了涉及文庙内容的《热河承德府纪事八韵(有序)》长律和《文庙释奠礼成有述》七律诗。这些文字折射出乾隆尊孔崇儒的治国韬略,也反映出了承德政治地位的提升,人口的增长,农业的发展,商贸的繁荣,更反映出承德教育从无到有,由微到著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
乾隆 文庙 诗文 文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建钢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常州府学文庙等儒家文化对常州一千多年来的社会发展、文化繁荣产生了积极影响,府学文庙等儒家文化在常州不断传承。文章提出了进一步保护传承府学文庙等儒家文化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常州府学 文庙 儒家文化 保护传承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蓝日模 周洪宇
南宁孔庙与河内文庙诞生背景相似、年代相近、礼制相仿。进一步发挥两处文庙作为"学庙"在地域文化交互中的特殊媒介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乃至政治、经济功能,促进国家与社会样态及民众心理结构的形成,让中国与越南的这两个拥有"亲缘"基因的相互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得到进一步强化、升华,进而辐射其他东南亚国家。
关键词:
学庙 桂越 文化教育交流 特殊媒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雪莹 吴小根 陈婉怡 童雨茜 向东宇
游憩者的感知与评价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研究的基础。从传统文化、创意创新、现代符号、科技服务和负面商业5个维度构建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评价体系,并比较了游憩者对于各维度商业现象的态度及差异。结合现状及访谈对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憩者对于夫子庙商业适宜性的感知评价为"一般"水平,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与商业业态的融合不足,创意创新受到游憩者普遍青睐,部分现代符号从观感上影响游憩体验,科技服务得到合理运用,负面商业仍然存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曹静 黄嘉颖 张群 高雅
面向当前青海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明显但城镇发展缺乏与资源良好互动的现实问题,本文以紧邻柳湾历史文化遗址的高庙城镇为实证案例,借助"共生"理论的引入,探讨空间共生体系的构建途径,即在空间资源方面形成以柳湾遗址为主的偏利共生模式,在服务体系方面形成以高庙城镇承担旅游服务职能为主的寄生模式,在道路系统方面形成均衡发展的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以期进一步强化高庙城镇与柳湾遗址的空间联动,增强城镇空间的发展动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林生
"文化城市"理念的出现是世纪之交城市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在西方语境中,这一理念与欧洲一体化和城市复兴有紧密联系,在我国则与城市转型和城市创新发展相关。"文化城市"作为一个当代性范畴,在理论层面是对当代城市与文化关系的再认识。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进程和实践来看,则构成了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新目标。
关键词:
文化城市 西方与中国 语境 内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冰
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不是一句口号,最终要落实到空间规划、建设层面。若以空间规划的角度观察,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资源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在的文化性与外在的物质性。后者是前者的外化结果与载体,在价值与结构层面上,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无论是生活在大运河沿岸的居民还是从未游历过大运河的公众,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认知抽象、复杂且带有宏大叙事意味的大运河文化,不具有现实操作性。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公众而言,便捷可行的方式是从外部对大运河的物质实体(空间、建筑、景观等)进行观察,并与自身熟知的生活环境进行对比,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历史文化资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雯 史怀昱 贾梓苓 王崇旭
红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研究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通过对杨家沟村红色文化遗产及价值进行再认知,结合村庄自然格局、街巷肌理、建筑院落、革命精神,探讨红色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中的山水人文智慧内涵,探索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崧 姜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建成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文化产业建设,而强大的文化产业需要文化的支撑。哈尔滨是因中东铁路而兴起的历史文化名城,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拉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文旅产业又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区域历史文化街区的文旅产业生产要素的优势和劣势,从产业梯度视阈提出了凝练文化符号、围绕文化符号规划文旅产业开发、配置文旅产业生产要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梯度理论 生产要素 文化 文旅产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献宁
城市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对周围有很强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因文化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有巨大作用,河北的历史文化资源又十分丰厚,以河北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河北城市竞争力就是合理选择。现对如何以河北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河北城市竞争力试作探讨。
关键词:
历史文化资源 竞争力的提升 合理选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昱 彭祚登
国槐作为我国的乡土树种,具有3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且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国槐自古以来充分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也使其上升到更高的文化意义领域,奠定了国槐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槐文化是树木文化乃至中国林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国槐的栽培历史,国槐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学艺术中的体现以及国槐的经济价值。开展此项研究,对填补树木文化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时,对国槐的文化属性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槐 历史文化 经济价值 文化属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雁冰
科学与科学教育是一种文化,这意味着它们建基于文化心性、且关乎文化心性之完善。正是西方的"外延心性"孕育、催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外延心性"有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生活方式。而中国旨在追寻"生活真理"的"内容心性"又有助于现代科学技术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我国科学教育在"西学东渐"以来425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文化危机占去了大多数时光。而从危机中崛起是我国科学教育21世纪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贺莉
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藏书楼——万卷阁,原为黑龙江省图书馆。万卷阁中的两块碑文,是黑龙江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它们劝导、激励人们利用图书馆发愤读书。
关键词:
万卷阁 碑文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春青
古代女子创作的散文作品展示了较为丰富的女作者形象及其精神世界。明中期以后,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一方面明显受到注重女子创作"德性之美"的文化导向的制约,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以"重情"对"明德"的导向及其创作传统进行了重构,呈现出才德兼美、德情统一的价值取向。部分女作者具有自觉的"立言"意识,希望通过文学创作称名于后世,她们对实现个体价值有潜在追求,作品表达了对于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和悲悯,一定程度上融入了对传统女性境遇的审视与质疑。
关键词:
古代女性 散文创作 性别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