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5)
2023(14045)
2022(12136)
2021(11300)
2020(9303)
2019(21364)
2018(21360)
2017(40494)
2016(22360)
2015(25091)
2014(25095)
2013(24817)
2012(23132)
2011(21208)
2010(21323)
2009(19325)
2008(18915)
2007(16608)
2006(14780)
2005(13134)
作者
(67571)
(56045)
(55687)
(52463)
(35972)
(26895)
(25082)
(21974)
(21488)
(20192)
(19202)
(19056)
(17999)
(17761)
(17417)
(17224)
(16749)
(16570)
(16029)
(16029)
(14109)
(14079)
(13645)
(12817)
(12578)
(12542)
(12540)
(12503)
(11382)
(11208)
学科
(92513)
经济(92417)
管理(62495)
(61213)
(49837)
企业(49837)
方法(37437)
数学(31643)
数学方法(31253)
中国(26854)
(25574)
地方(24344)
(22106)
业经(21845)
(19864)
农业(17304)
(16346)
贸易(16333)
(15751)
(15554)
(15211)
环境(15184)
理论(15145)
(14784)
银行(14732)
技术(14680)
(14527)
金融(14524)
(14224)
(13554)
机构
大学(320811)
学院(319963)
管理(123958)
(122376)
经济(119617)
研究(113425)
理学(106919)
理学院(105573)
管理学(103646)
管理学院(103085)
中国(82653)
科学(73946)
(70258)
(59026)
(58254)
(54781)
研究所(54092)
业大(50931)
中心(49907)
(47652)
农业(45729)
(44841)
北京(44667)
师范(44350)
财经(43638)
(41051)
(39587)
(39161)
师范大学(35888)
技术(35360)
基金
项目(219796)
科学(171624)
研究(158507)
基金(157236)
(138340)
国家(137132)
科学基金(116551)
社会(97206)
社会科(91961)
社会科学(91937)
(87633)
基金项目(83717)
自然(77301)
自然科(75495)
自然科学(75471)
自然科学基金(74093)
(73935)
教育(72214)
编号(64791)
资助(64779)
成果(52921)
(50749)
重点(49619)
(47218)
(45718)
课题(45560)
创新(42677)
科研(41947)
计划(40912)
发展(39865)
期刊
(139894)
经济(139894)
研究(95078)
中国(63710)
学报(55810)
(54112)
科学(50576)
管理(46072)
大学(41184)
(39056)
教育(38729)
学学(38700)
农业(38031)
技术(27740)
(27631)
金融(27631)
业经(24540)
经济研究(21791)
财经(20404)
(19179)
图书(18323)
问题(18025)
(17301)
科技(16574)
(15591)
理论(15556)
技术经济(15119)
业大(14920)
现代(14581)
商业(14475)
共检索到475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燕  王源  孟晓曦  孙军德  
根据乳链菌肽编码基因、乳链菌肽抗性基因和蔗糖发酵基因紧密连锁的原理,筛选乳链菌肽产生菌。将新鲜牛奶样品涂布在添加乳链菌肽、蔗糖及溴甲酚紫的选择培养基上,定向筛选乳链菌肽产生菌。对筛选到的乳酸链球菌肽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指标鉴定以及发酵产物的抑菌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其发酵产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酵母菌和霉菌无抑制作用,并且在低pH值条件下对热稳定,在高盐浓度下抑菌效果稳定。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CT20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CT205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蔗糖20.0g·L-1,可溶性淀粉30.0g·L-1,蛋白胨2.0g·L-1,黄豆粉8.0g·L-1,MgSO4·7H2O0.5g·L-1,K2HPO4·7H2O0.5g·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辰  张谷月  张园园  沈婷  王世梅  
[目的]为了获得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菌株摇瓶发酵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初步研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性质。[方法]通过碳、氮源单因子试验、正交试验和主要发酵条件优化试验,以菌浓度和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通过GF254薄板层析、生物测定、紫外检测、稳定性试验,研究菌株ct205发酵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性质。[结果]菌株ct205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蔗糖20.0G·l-1,可溶性淀粉30.0G·l-1,蛋白胨2.0G·l-1,黄豆粉8.0G·l-1,mGSo4·7H2o0.5G·l-1,K2Hpo4·7H2o0.5G·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贤  王永宏  刘霞  李骞  冯俊涛  张兴  
对分别采自陕西杨凌、汉中、渭南、太白4地区的315份土样进行了昆虫病原线虫筛选及其共生菌分离,得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及1株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经初步鉴定为致病杆菌属(X enorhabdus)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种(X enorhabdus nem a toph ilus)内的一个变种;对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型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与辣椒疫霉病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有延缓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武岗  冯俊涛  张锦恬  薛泉宏  张兴  李进  
【目的】明确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为该菌株在农业病害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活体组织法和盆栽试验,测定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效果。【结果】生长速率法试验表明,放线菌19G-317菌株发酵产物对供试22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其中11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60%,菌丝提取物对其中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90%;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84.30和18.80 mg/L。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发酵液和菌丝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均有较强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希娟  樊明涛  师俊玲  
为了了解西藏灵菇发酵乳的抑菌活性,对西藏灵菇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跟踪检测,并对其有效剂量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菌体发酵乳的抑菌作用大于无菌体发酵乳,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1~18.0 mm和12.5~16.0 mm;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大肠杆菌次之,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差;发酵21 h时所得发酵乳对几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均达较高水平;西藏灵菇发酵乳的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减小而降低;加热处理会降低无菌体发酵乳的抑菌效果,但对不同菌抑菌活性的降低幅度不同,发酵前期所得无菌体发酵乳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物质的耐热性较好,发酵15 h后所得无菌体发酵乳经加热处理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媛  王雁萍  郝湘妹  杨逢源  赵珊珊  
为获得苜蓿青贮用乳酸菌,本研究从苜蓿附生乳酸菌中通过抑菌活性、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性能指标筛选优良菌株,并研究其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筛选到抑菌活性较高、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综合性能较好的菌株ZZU A34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青贮90 d,添加该菌株的处理组pH、氨态氮含量低于添加商业菌株(YX)的处理组,显著低于自然青贮(P <0.05)。综上所述,使用该筛选方法获得的优良乳酸菌可有效改善苜蓿发酵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明盛  江晓  江汉湖  陈伯祥  
为开发具有特定生理活性的新型纳豆保健品 ,从酱豆、豆豉及纳豆中分离和筛选到 5株有明显纤溶活性的芽孢杆菌 ,其中NK 5菌株活性最高 ,被用作溶栓纳豆生产菌。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DNA中G +G含量 ,鉴定NK 5菌株为枯草杆菌 (Bacillussubtilis)。该菌株的重要特点是产生强力纤溶酶和大量胞外粘质 ,后者经鉴定为γ 多聚谷氨酸。用NK 5菌株试制的纳豆既有日本纳豆典型的感官特征和营养组成 ,又有很高的纤溶活性。该酶在 4℃下贮存两个月后仍能保持 70 %酶活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宋瑞清  杨谦  
为寻找抑制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绒白乳菇发酵液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粗分离得到5个组分,其中组分4显现出较高的抑菌活性;组分4经TLC得到样品A和样品B,其中样品B能够完全抑制叶枯病菌生长;薄层检测和GC分析判定样品B为单一化合物,纯度为98.805%;综合UV、IR、EI-MS和NMR的检测结果,推断样品B的分子式是C8H9NO,分子量135,化学名为1-(2-吡啶)-2-丙酮,在绒白乳菇发酵液中首次发现该化合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庆勇  卫旭彪  张璐璐  斯大勇  张日俊  
为测定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可分泌Melittin(1-13)-LL(17-30)(M-L)杂合肽的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谱以及生物稳定性。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6株指示菌的抑菌效果,以及经过模拟胃肠液和不同温度处理后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上清液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抑菌直径半数在20mm以上,而对有益菌屎肠球菌无抑菌作用;经模拟胃液处理后,活性明显下降;但经过模拟肠液以及不同温度梯度处理后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杂合肽M-L发酵液抑菌谱广,温度耐受性好,但在胃液中稳定性较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芬  穆凌霄  魏颖颖  赵秀香  吴元华  
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利用活体对峙拮抗、发酵液抑菌活性和离体叶片防效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371株放线菌中,筛选到2株抑菌效果明显、抗菌谱广、效果稳定的拮抗放线菌菌株。拮抗菌发酵液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两菌株发酵液对温度、紫外线、自然光、酸碱的稳定性及耐贮性和菌株遗传特性虽有一定差异,但均较为稳定,其中,菌株182-2显示出了良好的抑菌防病效果和优良的稳定性,有开发应用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杨冉  
从云杉树枝中筛选分离得到产油酵母菌,并从中筛选到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高产油酵母菌Y-1和Y-3,其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油脂得率系数分别为8.91和11.63,均显示出对玉米秸秆水解液的高转化率。根据常规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Y-1为红酵母属(Rhodotorula),Y-3是隐球酵母属(Cryptococcu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源  彭卫红  黄忠乾  谭伟  甘炳成  
本文以猴头真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pH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发酵液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抑菌活性,比较了不同溶剂对抑菌成分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蛋白酶不敏感,对粗多糖不敏感,正丁醇对其萃取效果较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了探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该文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菌体生长过程、孢子萌发过程及对其体内蛋白质含量与合成的影响。通过显微观察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叶枯病菌菌丝部分膨大、畸形、原生质浓缩,产生溶壁现象,也能使其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而且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与对照相比,经提取物处理48 h的叶枯病菌菌体的蛋白质含量是对照的6.7%,显著降低;经提取物处理过的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电泳谱带的颜色、数目、位置,与对照相比,均发生了变化。表明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能够抑制叶枯病菌菌体蛋白的生物合成,使菌体蛋白不仅含量下降显著,而且在表达上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