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3)
- 2023(6526)
- 2022(5419)
- 2021(4831)
- 2020(4026)
- 2019(8859)
- 2018(8419)
- 2017(15539)
- 2016(8618)
- 2015(9259)
- 2014(8716)
- 2013(8591)
- 2012(8010)
- 2011(7206)
- 2010(6944)
- 2009(6320)
- 2008(6112)
- 2007(5346)
- 2006(4637)
- 2005(4004)
- 学科
- 济(31876)
- 经济(31829)
- 管理(23765)
- 业(23184)
- 企(17989)
- 企业(17989)
- 方法(15271)
- 数学(13712)
- 数学方法(13597)
- 学(10266)
- 农(9423)
- 财(8833)
- 中国(8195)
- 贸(7962)
- 贸易(7961)
- 易(7777)
- 业经(7253)
- 农业(6585)
- 制(5803)
- 技术(5608)
- 环境(5604)
- 务(5334)
- 财务(5332)
- 财务管理(5320)
- 企业财务(5067)
- 地方(4973)
- 银(4770)
- 银行(4721)
- 融(4675)
- 金融(4675)
- 机构
- 大学(126378)
- 学院(124024)
- 济(48871)
- 研究(48291)
- 经济(48040)
- 管理(44381)
- 理学(39614)
- 理学院(39094)
- 管理学(38197)
- 管理学院(38020)
- 农(36256)
- 科学(35046)
- 中国(34201)
- 农业(29513)
- 业大(28088)
- 京(26984)
- 所(26926)
- 研究所(25313)
- 中心(20929)
- 财(19916)
- 农业大学(19680)
- 江(17815)
- 院(17523)
- 室(16602)
- 北京(16546)
- 财经(16467)
- 省(16404)
- 业(15865)
- 科学院(15817)
- 实验(15425)
- 基金
- 项目(94370)
- 科学(72706)
- 基金(70070)
- 家(66954)
- 国家(66434)
- 研究(56831)
- 科学基金(54517)
- 自然(39734)
- 自然科(38840)
- 自然科学(38818)
- 自然科学基金(38188)
- 基金项目(37542)
- 社会(36720)
- 省(36530)
- 社会科(34838)
- 社会科学(34827)
- 划(32532)
- 资助(28179)
- 教育(25153)
- 计划(22047)
- 重点(22015)
- 科技(20180)
- 创(19978)
- 部(19918)
- 发(19872)
- 科研(19516)
- 编号(19305)
- 创新(18790)
- 业(18730)
- 农(16947)
共检索到172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深文 郑永华 唐洪玉
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研究了乳酸诺氟沙星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草鱼肝脏CAT、AKP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酶活性在注射后的第5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AKP活性在注射后的第10天升至最大值,注射后的第20天降至最小值;随着注射剂量的不断加大,CAT、AKP酶活性值也出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注射浓度为150 mg/kg时酶活性值最大。GOT酶活性随注射浓度增大呈降低趋势,注射后第5天,浓度为100 mg...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彤岩 徐连伟 刘红柏 叶继丹 赵吉伟 孙大江
分别用20、50、100mg/(kg体重)3个剂量的达氟沙星(Danofloxacin)水溶液连续口灌施氏鲟(Acipenserscherensckii)20d,并于给药后第5、10、15、20天用试剂盒测定肝脏SOD、CAT、GOT和GPT的活性及MDA和NO的含量。施氏鲟体重75~95g。结果表明,短时间内给药后(5天),100mg/(kg体重)组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显著(P
关键词:
施氏鲟 达氟沙星 抗氧化功能 转氨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勇 吴光红 朱晓华 薛辉 黄成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建立测定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肝脏中诺氟沙星(NOR)、环丙沙星(CIP)和恩诺沙星(ENR)残留量的方法。考察了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离与流动相组成、pH值及乙腈含量的关系,优化了色谱条件。中华绒螯蟹肝脏成分复杂,脂肪类化合物含量高,色素等干扰物质多,极易干扰目标物的检测。通过改进前处理过程,采用振荡萃取-浓缩-高速离心萃取的前处理技术,有效减少了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和重复性良好,样品中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回收率在73.26%~85.82%,最低检测限为10μg/kg。用该方法对肌肉注射给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喆 李健 陈萍 王芸 何玉英 梁俊平
诺氟沙星药饵每天2次投喂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给药剂量分别为0 mg/kg(对照组)、15mg/kg(LD组)、30 mg/kg(MD组)和60 mg/kg(HD组),连续投喂7 d后,分析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诺氟沙星对中国明对虾鳃和血清GST活性呈现显著抑制作用(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刘红玉 刘筠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损伤较大 ,保护酶SOD、CAT、GSH PX的活性在黄鳝暴露 2 4h时被显著抑制 ,在处理 4 8h后酶活性逐渐恢复并超过对照组水平 ,之后又回落到低于对照组水平 ,其变化幅度与CuS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可以证实 ,SOD、CAT、GSH 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黄鳝的伤害程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付兵 郁二蒙 王广军 谢骏 李志斐 张凯 龚望宝 田晶晶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怡晴 梁骁 熊梅 ONXAYVIENG Kommaly 汤蓉 李大鹏
为了探究亚硝酸盐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的影响,将草鱼随机暴露于0、0.5、20 mg/L的亚硝酸盐溶液中,在12、24、48、96 h后采集肝脏样品,检测血液的生化指标,nrf2、hsp70和UPS相关基因的表达,泛素化蛋白的含量以及肝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在亚硝酸盐胁迫12 h,血清皮质醇含量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式升高,且在24 h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在96 h显著性降低。暴露12 h时,20 mg/L暴露组的nrf2、hsp70的表达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ub、chip、psma2、psmc的表达水平和泛素化蛋白的含量在20 mg/L亚硝酸盐胁迫24 h均出现显著升高。在高浓度亚硝酸盐胁迫96 h后,肝细胞出现明显的空泡化。研究表明,亚硝酸盐胁迫使草鱼产生了显著的应激反应,造成了肝组织损伤,使肝脏UPS活性上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甄宝勤 朱小梅 韩森
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喹诺酮类(吡哌酸、诺氟沙星)抗菌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分析了其热分解机理,并剖析了喹诺酮类药物有机结构上的差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煊 吴志新 操玉涛
研究了口灌 3种剂量的诺氟沙星 (0 .2mg/kg ,2 .0mg/kg ,2 0 .0mg/kg)后中华鳖消化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每千克鳖体重口灌剂量为 0 .2 0mg时 ,细菌数量的变化幅度不大 ,口灌 2 .0mg和 2 0 .0mg时 ,消化道中细菌数量明显减少 ,但灌服不同剂量时 ,细菌数量下降的幅度及恢复用药前水平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用药后 ,消化道中的优势菌群构成并没有改变 ,但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 ,各优势菌群的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其中肠杆菌 (Enterobaoteriaceae)的比例升高 ,气单胞菌 (Aeromonas)和弧菌 (...
关键词:
中华鳖 诺氟沙星 消化道菌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操继跃 王大菊 周诗其 谢慧心 邱银生 郝玉萍
湖北白猪8头单次肌内注射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诺氟沙星的浓度,其检测限可达25ng/ml血浆。房室模型分析表明,其吸收、分布和消除半衰期(T12Ka、T12α、T12β分别为(0.0434±0.0119)h、(0.3078±0.1221)h和(3.3446±0.1889)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2.3680±0.4119)μg/ml,达峰时间(Tmax)为(0.27±0.04)h,稳态血药浓度(Cs,τ=12h)为(0.707±0.127)μg/ml。AA肉鸡8只口服烟酸诺氟沙星10mg/kg后,药物在体内呈现单室模型过程,其吸收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本亮 张其中 于相满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盐酸诺氟沙星后鱼体血液中该药含量变化,用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在(25±1)℃水温下,以10 mg/kg剂量对奥尼罗非鱼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静脉注射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性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t=1.441e-0.04t+5.561e-0.146t+32.68e-4.447t,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4.759 h、t1/2β=17.244 h、AUC=81.342μg.h/mL;混饲口灌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具时滞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泽尧 张其中 于相满 范祯艳 叶柏喜
按照鱼的体重,以10 mg/kg的单剂量,分别给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水剂口灌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结果显示:水剂口灌组和混饲口灌组的药时数据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水剂口灌组药物的吸收、消除都明显快于混饲组,水剂口灌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0.269 h,t1/2α=0.588 h,t1/2β=16.42 h,Tmax=0.745 h,Cmax=0.123μg/mL,AUC=1.83 h;混饲口灌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0.428 h,t1/2α=1.85 h,...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诗其 王大菊
烟酸诺氟沙星(Norfioxacinnicotinate)对AA鸡的急性毒性研究:用5周龄健康AA鸡70只,随机分为7组,剂量范围0~8000mg·kg-1,等容量经嗉襄接毒。结果表明:烟酸诺氟沙星对鸡急性经口LD50为3458mg·kg-1,属低毒级药物。鸡急性中毒症状主要为流涎、腹泻及神经症状。主要病理学变化为脑膜充血、水肿,食道、嗉囊及十二指肠粘膜坏死和炎症,心、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变性及坏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祯艳 张其中 陈国权 甘安辉 于相满 朱泽尧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国芬 敖长金 赵志恭 郭彦 刘烨彤 裴少杰
旨在研究沙葱和油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为沙葱和油籽用于羊肉品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28只蒙古羯羊,采用完全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精料中添加4%沙葱、3种籽实组合(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及4%沙葱+3种油料籽实组合(4%沙葱+8%胡麻+2%葵花籽+2%线麻籽)对绵羊血液、肝脏和胰脏脂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添加组均显著提高血清总脂酶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和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HL的活力(P<0.05);沙葱+油料籽实组显著提高血清LPL的活力(P0.05),均显著提高胰脂肪酶活性...
关键词:
沙葱 油料籽实 脂蛋白脂酶 肝脂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