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7)
- 2023(10026)
- 2022(8357)
- 2021(7464)
- 2020(5907)
- 2019(13188)
- 2018(12699)
- 2017(23369)
- 2016(13049)
- 2015(13938)
- 2014(13629)
- 2013(13495)
- 2012(12813)
- 2011(11858)
- 2010(11837)
- 2009(10723)
- 2008(10436)
- 2007(9181)
- 2006(8217)
- 2005(7524)
- 学科
- 济(56237)
- 经济(56180)
- 业(33588)
- 管理(32575)
- 企(23667)
- 企业(23667)
- 中国(18734)
- 地方(18693)
- 农(18136)
- 方法(17741)
- 数学(15457)
- 数学方法(15357)
- 业经(13860)
- 农业(12955)
- 学(12794)
- 贸(11927)
- 贸易(11917)
- 易(11512)
- 财(10991)
- 地方经济(10540)
- 环境(10303)
- 发(10301)
- 银(9913)
- 融(9908)
- 金融(9907)
- 银行(9865)
- 行(9585)
- 技术(9550)
- 制(9301)
- 产业(7922)
- 机构
- 学院(187237)
- 大学(184118)
- 济(75114)
- 研究(74086)
- 经济(73679)
- 管理(65000)
- 理学(55936)
- 理学院(55137)
- 管理学(54099)
- 管理学院(53788)
- 中国(53400)
- 科学(50632)
- 农(49309)
- 所(40750)
- 京(39921)
- 农业(39308)
- 研究所(37571)
- 业大(36787)
- 中心(32405)
- 财(31598)
- 江(28956)
- 省(26645)
- 院(26267)
- 农业大学(25131)
- 北京(25102)
- 财经(24845)
- 范(24817)
- 科学院(24594)
- 师范(24346)
- 州(23405)
- 基金
- 项目(130714)
- 科学(100529)
- 基金(92787)
- 研究(86310)
- 家(85833)
- 国家(85067)
- 科学基金(70039)
- 社会(54807)
- 省(54191)
- 社会科(51980)
- 社会科学(51968)
- 基金项目(49671)
- 自然(47511)
- 自然科(46413)
- 自然科学(46389)
- 划(45727)
- 自然科学基金(45561)
- 教育(37914)
- 资助(36725)
- 发(34825)
- 编号(32356)
- 重点(30426)
- 计划(28134)
- 创(27953)
- 部(26686)
- 发展(26365)
- 科技(26306)
- 创新(26261)
- 展(25938)
- 科研(25659)
共检索到284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洪良 具红光 全炳武 吴明根 杨洪岩 崔宗均
为有效利用废弃甘蔗渣,以微生物发酵来加快其转化,将甘蔗渣的起始含糖质量分数设置为2%、3%、4%、5%、6%和7%,以接种乳酸菌复合系LBC-8作为接菌组,接种灭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研究了不同起始含糖质量分数的甘蔗渣在这2种情况下发酵参数的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发酵过程中接菌组pH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在发酵20 d后,起始糖质量分数越高的处理,pH越低,最低为3.3;接菌组在糖质量分数为5%以上时产乳酸明显,气味酸香,质地松软,感官品质较好;含糖质量分数为5%时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93%、2.26%、41.10%和4.43%。而对照组产丁酸明显,产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惠雅 张强 王逸鑫 王锡昌 施文正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对草鱼发酵过程中(0~15 d)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后乳酸菌在鱼肉中快速生长,鱼肉pH降低至4.03±0.02,总酸含量增加至(23.70±1.06) g/kg,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同时提高鱼肉白度,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研究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可以减少发酵开始的滞后时间,延缓鱼肉腐败变质,有助于营养价值的提高和色泽的改善,提高发酵草鱼的品质。
关键词:
草鱼 乳酸菌 发酵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望山 孟庆翔
采用化学分析、活体外人工瘤胃产气量法和两步法,研究氢氧化钙处理(0、2%、4%、6%和8%(占干物质质量分数,下同))对甘蔗渣化学成分和活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确定提高营养价值幅度最大时的添加剂量。结果表明:随氢氧化钙添加水平的提高,甘蔗渣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木质素含量呈二次曲线规律显著降低(P<0.05),到8%添加量时,3者分别减少了23、5和7个百分点,钙和粗灰分含量呈二次曲线规律显著提高(P<0.05),DM和NDF消化率都达到了60%。综合数学模型求导得出本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乔宏兴 史洪涛 王永芬 姜亚乐 边传周
通过为期60d的发酵,探讨添加乳酸菌对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添加无菌水(对照)、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和植物乳杆菌+屎肠球菌(LP+EF)发酵苜蓿草粉,设5个时间点采样进行相关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60d时各试验组发酵苜蓿草粉的评分提高,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pH显著降低;LP、LP+EF和对照组的干物质含量明显低于E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舒刚钦 王慧 张琛 张云华 张玲 程建波 范彩云 陈丽娟
乳酸菌是影响植物青贮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从自然青贮构树叶中分离乳酸菌并鉴定,以上述构树源的乳酸菌青贮发酵构树叶为试验组,不添加乳酸菌青贮构树叶为对照组,避光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构树叶青贮料中共分离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4株乳酸菌,前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后一株为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构树单宁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类肠膜魏斯氏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pH、乙酸、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类肠膜魏斯氏菌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上表明,添加外源乳酸菌可改善构树叶青贮品质,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单宁耐受性影响其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淑敏 焦婷 师尚礼 秦伟娜 王正文 赵生国 祁娟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制剂对灌溉区不同品种青饲玉米(Zea mays)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甘肃灌溉区(武威)栽植的10个青饲玉米品种,在其蜡熟期2/3乳线收获后进行桶装青贮,试验分两个处理,即对照组(空白对照)、乳酸菌制剂组(Sila-Max),每组3个重复,发酵60 d后测定各品种青饲玉米营养成分及发酵特性,以期为灌溉区优良青饲玉米品种的筛选及其加工调制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两种青贮处理下,‘北农青贮208’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单糖(ESC)及乙酸(AA)含量均较高(P <0.05)。综合分析表明,乳酸菌制剂提高了部分青饲玉米的青贮发酵品质,且青贮发酵后品质较好的有‘北农青贮208’、‘豫青贮23’、‘金穗715’、‘蜀玉201’、‘桂青贮1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玉婷 吴明阳 靳艳玲 沈维亮 方扬 赵海
【目的】研究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甘薯淀粉加工废渣生产乳酸的工艺条件,为薯渣的治理和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思路。【方法】使用元素分析仪对甘薯淀粉废渣中的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在以菌体OD值法确定的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对数期内分别取不同时间点设置4组乳酸发酵试验,以该菌利用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产乳酸的发酵效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该菌的乳酸发酵最适种龄。在此基础上,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对甘薯废渣直接进行固体发酵: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碳酸钙添加量,以及外加氮源对乳酸发酵效率的影响;此外,考察外加氮源对发酵结束后薯渣固体发酵醪中的生物量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得到影响薯渣发酵产乳酸因素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甘薯渣 发酵 乳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郭艳霞 杨承剑 彭开屏 唐庆凤 唐振华 梁辛 李孟伟 李丽莉
该研究利用传统培养法从0–90 d打包青贮发酵的甘蔗(Saccharum sinense)尾中分离得到20株乳酸菌。通过形态学观察、API 50 CH生化试剂盒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分离纯化的菌株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产酸能力。结果显示,菌株Y42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菌株Y32、Y59是副干酪乳杆菌(L. paracasei),其余的17株是植物乳酸杆菌(L. plantarum);分离的20株菌株在培养18 h后,菌株发酵液的pH可降低至3.70以下,Y67菌株的pH最低,为3.57。从甘蔗尾中分离的20株乳酸菌产酸能力均较强,具备良好的青贮潜力,可作为制备青贮饲料发酵剂的菌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聂艳丽 刘永国 李娅 赵永红 李元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甘蔗渣资源应用于生产燃料酒精,或经过处理提高其蛋白含量用于饲料,还可用于生产环保材料作为木材的替代原料等利用现状。甘蔗渣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可作为无土基质和有机肥料的原料,与用甘蔗渣发电建筑材料等。
关键词:
甘蔗渣 资源 利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万江春 谢开云 王玉祥 赵云 刘莉 玉柱
为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对苏丹草青贮过程中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进而改善苏丹草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及提高其营养品质。本研究采用真空包装袋作为青贮容器,设置不添加任何菌剂对照(CK),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 LB),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LP+LB)4个处理,在苏丹草青贮发酵的1、7、15及60 d进行青贮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各处理酵母菌种类不同程度的减少,至60 d时,LB和LP+LB处理酵母菌数量在检出限以下;与对照相比,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可显著(P LP+LB> LB> CK。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海燕 闫琦 王宪举 丁路明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淀粉渣最优的青贮方式,本研究分别以马铃薯淀粉渣(PP)、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粉(PC)、马铃薯淀粉渣+燕麦草粉(PG)作为青贮原料,再以添加乳酸菌(LAB)作为处理,以添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经过30 d发酵后,对所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PG青贮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相比于PG、PP青贮显著降低(P 0.05)。2) PP、PC和PG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综合适口性以及青贮后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粉混合青贮效果较好,而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效果更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蔡义民 熊井清雄 廖芷 福见良平
为探讨添加乳酸菌对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发酵品质及乳酸异性体生成比率的影响,以意大利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为材料草,选用2种乳酸球菌及1种乳酸杆菌进行青贮饲料的添加调制。其结果如下:(1)乳酸球菌添加区,于贮藏初期,乳酸球菌旺盛繁殖;乳酸杆菌添加区,在发酵全过程保持了高水准的乳酸杆菌数,促进了乳酸发酵。(2)添加乳酸菌有效地抑制了与青贮饲料共存的丝状菌(霉菌)、酵母菌及一般细菌的繁殖,其制菌效果,乳酸杆菌大于乳酸球菌,(3)添加乳酸菌使pH值及挥发性氮与全氮(VBN/T-M比值降低,乳酸含量提高,改善了青贮饲料发酵品质。(4)乳酸菌添加改善了L(+)乳酸的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莉 姜涛 周文兵 袁雨 马忠华
采用2%(m/V)H2SO4(稀酸)、2%NaOH(稀碱)和1%H2O2+2%NaOH(氧化+稀碱)3种化学方法对水葫芦秸秆和甘蔗渣进行预处理后酶解,分析预处理后各样品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去除率与酶解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水葫芦来说,3种预处理后的酶解产糖率差异不大,而对甘蔗渣来说,稀碱和氧化+稀碱预处理下的酶解产糖率显著高于稀酸预处理下的产糖率,并高于3种预处理后水葫芦样品的酶解产糖率,显示出甘蔗渣作为产糖原料的优越性。经预处理后的样品酶解产糖率与纤维素含量及木质素和灰分的去除率成正比。氧化+稀碱预处理后甘蔗渣样品在12h的还原糖产率达81.54%,该预处理温度较低,原料利用率较高...
关键词:
化学预处理 水葫芦 甘蔗渣 酶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慎华 原现军 董志浩 李君风 王奇 赵杰 邵涛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添加乳酸菌和糖蜜对箭筈豌豆和苇状羊茅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处于抽穗初期的苇状羊茅和处于结荚期的箭筈豌豆以7∶3(鲜质量比)混合青贮,并单独或组合添加乳酸菌制剂(10~6CFU·g~(-1))和糖蜜(4%),分别在青贮后的第7、24、45和60天开窖取样,分析混合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添加乳酸菌制剂对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而糖蜜或糖蜜+乳酸菌制剂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并在整个青贮过程中保持最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