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2)
- 2023(5358)
- 2022(4471)
- 2021(3970)
- 2020(3335)
- 2019(7508)
- 2018(7154)
- 2017(12215)
- 2016(7562)
- 2015(8565)
- 2014(8538)
- 2013(8458)
- 2012(8110)
- 2011(7243)
- 2010(7386)
- 2009(6734)
- 2008(6865)
- 2007(6272)
- 2006(5572)
- 2005(4937)
- 学科
- 济(26141)
- 经济(26114)
- 管理(20122)
- 业(18122)
- 企(14891)
- 企业(14891)
- 方法(11632)
- 数学(9806)
- 数学方法(9559)
- 学(9113)
- 农(7835)
- 中国(7590)
- 财(7511)
- 地方(6693)
- 业经(6058)
- 农业(5362)
- 制(5264)
- 务(5075)
- 财务(5063)
- 财务管理(5051)
- 环境(4961)
- 理论(4943)
- 企业财务(4852)
- 和(4779)
- 划(4269)
- 贸(4214)
- 贸易(4202)
- 银(4141)
- 银行(4110)
- 教育(4105)
- 机构
- 大学(112594)
- 学院(110512)
- 研究(44215)
- 管理(38227)
- 济(36713)
- 经济(35703)
- 理学(32570)
- 科学(32139)
- 理学院(32040)
- 中国(31645)
- 管理学(31141)
- 管理学院(30955)
- 农(28025)
- 京(25537)
- 所(25058)
- 研究所(23311)
- 农业(22461)
- 业大(21798)
- 中心(19852)
- 江(18543)
- 财(17644)
- 范(16804)
- 师范(16540)
- 院(16421)
- 北京(16062)
- 省(15654)
- 室(14386)
- 技术(14348)
- 州(14200)
- 农业大学(14124)
- 基金
- 项目(78858)
- 科学(60543)
- 基金(55213)
- 研究(52660)
- 家(51336)
- 国家(50930)
- 科学基金(41409)
- 省(32304)
- 社会(30312)
- 自然(29317)
- 基金项目(28844)
- 自然科(28583)
- 社会科(28573)
- 自然科学(28571)
- 社会科学(28554)
- 划(28431)
- 自然科学基金(28033)
- 教育(24683)
- 资助(22695)
- 编号(20262)
- 重点(19084)
- 计划(17752)
- 成果(17447)
- 发(17321)
- 部(16517)
- 科技(16373)
- 课题(16019)
- 科研(15767)
- 创(15764)
- 创新(14908)
共检索到16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辛福言 崔毅 陈聚法 宋建忠 曲克明 马绍赛
对乳山湾东流区表层沉积物的综合调查分析表明 ,乳山湾东流区为弱还原环境。总氮、总磷局部超标 ,且其含量与有机质、硫化物的变化特征相似 ,有明显的区域分布 ,在东部湾顶虾池排放口附近含量相对较高 ,说明养殖排放污水对其沉积环境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沉积物中的重金属以Cd的污染指数最大 ,平均值为 2 5 4,其他重金属指标的污染指数较低 ,均小于 1 0 ,说明乳山湾沉积物中存在Cd的潜在污染危险。
关键词:
沉积物 污染评价 乳山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崔毅 辛福言 马绍赛 宋云利 陈碧鹃 陈聚法
根据2003年对乳山湾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调查结果,对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山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5月的Hg、As平均含量略低于8月外,其他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5月高于8月。在表层沉积物中Cd的富集程度最大,除5月1号测站外,污染指数超过1 0。水平分布除Cd为湾口处含量较低外,其他重金属基本呈湾口和湾底含量较高的分布趋势。单个重金属潜在危害系数表明,Cd的Eir值大于其他重金属的Eir值,其他重金属的Eir值均小于Hakanson所提出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
关键词:
重金属 沉积物 生态评价 乳山湾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强 曲克明 马绍赛 宋云利
2005年12月和2006年3、6、9月,乳山湾滩涂底质环境调查中的16个站点的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AVS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水平变化范围分别为:春季16·46~230·62mg/kg(干重,下同)、夏季33·65~568·48mg/kg、秋季23·49~350·69mg/kg、冬季15·77~190·96mg/kg,平均值分别为92·82、208·65、177·27和82·87mg/kg。对养殖区与非养殖区AV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区。在深度为0~20cm之间,AVS含量基本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还就近几年乳山湾东流区表...
关键词:
乳山湾 底质 酸挥发性硫化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辛福言 陈碧鹃 曲克明 宋建忠 李秋芬 马绍赛
调查结果表明 ,乳山湾东流区化学需氧量 (COD)浓度较低 ,均低于 2mg/L。无机氮浓度较高 ,5月和 8月无机氮的平均值分别为 0 32、0 39mg/L ,5月无机氮组成以硝酸氮 (NO3 N)为主 ,8月则以氨氮 (NH4 N)为主。 5月和 8月无机磷的平均值分别为 0 0 1 5、0 0 35mg/L ,IN/IP比值较高 ,平均值分别为 74和 2 5。乳山湾东流区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关键词:
乳山湾 有机物 氮 磷 营养状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 张丽旭
利用2004年和2009年夏季航次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监测统计结果,以加权平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法为基础,以参评因子动态分类排序法确定权重,以《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作为评价标准,构建新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综合评价模式,对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类判别,综合评价了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石油类、汞为常态因子,铅、镉、砷、多氯联苯和滴滴涕为关键因子,铜和有机碳在个别站位已成为预警因子;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综合评价指数介于0.267~0.636之间,均属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个别站位铜、有机碳含量偏高,存在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鑫 靳雯佳 王永杰 周立旻 郑祥民
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合计24座水景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的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等参数,并结合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城市尺度汞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潜在风险。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公园湖泊表层沉积物中THg(平均值222.6±138.4μg/kg)与MeHg含量(平均值0.52±0.51μg/kg)均明显大于郊区(p
关键词:
上海市 公园湖泊 沉积物 汞 风险评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宏 罗娜 张硕
为了解海州湾海洋牧场建设对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交换的影响,于2017年5月采集了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及对应站点上覆水、间隙水等样品。采用SMT法(standard measurement test)分级提取磷的不同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磷(Ex-P)、铁铝态结合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并测定其浓度,结合室内磷通量模拟实验,尝试探索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浓度为392.44~463.46μg/g,IP浓度为219.21~282μg/g,Ca-P浓度为117.73~130.07μg/g。无机磷(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级提取的磷形态浓度顺序为Ca-P> Ex-P> Fe/Al-P,对照区各种磷形态浓度大于鱼礁区,上覆水中的各种形态磷浓度均高于间隙水。室内模拟实验显示,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浓度增加,IP仍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TP、TDP(可溶性总磷酸盐)、PO_4~(3-)(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分别为-0.53~-0.05、-0.15~-0.01、-0.03~-0.29 mmol/(m~2·d)。实验初期交换速率较快,然后趋于平缓,与对照区相比,海洋牧场区磷的交换通量稍大,但都表现为从上覆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即沉积物中的磷表现为上覆水的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甘国娟 陈永意 田红灯 李嘉佳 刘秀 覃杰
【目的】生态化学计量学是探索耦合元素平衡和循环的有效工具,研究无瓣海桑人工林表层沉积物关键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外来植物科学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钦州湾滨海湿地3块不同林龄(10、15和20 a)的无瓣海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分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块样地内采用蛇形布点法采集0~20 cm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样品的有机碳(TOC)、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全硫(TS)、有效硫(AS)、全钾(TK)、有效钾(AK)等含量,研究表层沉积物C、N、P等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无瓣海桑林龄对沉积物TOC、TN、TP、TS、AS等理化性质及C/N、C/P、C/S、C/K、N/S、P/S、P/K、S/K等生态化学计量具有显著影响;2)研究区沉积物C/N均值(20.41)略高于中国湿地土壤C/N均值(18.22),C/P均值(64.91)、N/P均值(3.19)远低于中国湿地土壤C/P均值(245.22)、N/P均值(13.6),C:N:P均值为20.3,处于中国湿地土壤中C:N:P变化范围7.08~41.44之间;3)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表明,TOC、TN和TP是影响沉积物生态化学计量变化的关键因子。【结论】研究区沉积物具有富C、P而少N的特点,沉积物P素矿化能力较强,无瓣海桑生长需P量大、受N限制。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管理过程中,建议科学调控沉积物TOC含量、降低入海口N素和P素输入来减缓无瓣海桑的扩散速度,以降低其生态风险。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琴 郭静 尹晓娜 曲亮 曹静
根据2006–2015年4个航次对唐山附近海域共70个采样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沉积物中Hg、Cu、Pb、Cd、Cr、Zn和As 7种重金属的含量和年际变化特征,并利用超标率统计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总体水平较低,除个别站位的Cu和As超过第Ⅰ类标准值外,其他调查站位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第Ⅰ类标准。2006–2015年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含量的年际变化略有不同,其中,Cu、Pb、Cd和Zn 4种重金属含量相对比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沁璇 盛鹏程 房伟平 孙博怿 周冬仁 王俊 徐磊 吴琦芳
通过对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Pb、Cd、Hg、As含量的调查,分析了该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其潜在生态风险和来源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水域表层沉积物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水平总体为极强,Cd、Hg是生态风险主要的贡献因子,生态风险强度分别为极强、强。重金属在水域不同区段间存在一定的分布差异,其中S3区段重金属的含量及生态风险均较高。各重金属污染来源相似,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工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生活废水污染等人类活动是水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探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对水域中鱼类的影响表明,Hg的生物表层沉积物累积因子(BSAF)为0. 861,存在一定的生物累积作用;但表层沉积物与鱼肉、水体之间相关性较弱(P> 0. 05)。水域中水体流动性大且多数鱼类来自增殖放流,鱼龄较低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丽旭 蒋晓山 赵敏 李志恩
根据长江口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资料,利用变异系数法和富积系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波动程度及富积程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表层沉积物所监测的重金属中,Pb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最高,其它重金属元素的空间波动程度较低,各重金属空间波动程度的顺序依次为Pb>Cd>Hg>Cu>Cr>As>Zn;沉积物中Cu元素的富积程度最高,Pb元素次之,其它重金属元素的富积程度较低,各重金属富积程度的顺序依次为Cu>Pb>Zn>As>Cr>Cd>Hg。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洋山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危害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华香 臧淑英 肖海丰 张丽娟 贾晓丹
对扎龙湿地271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有机碳(TOC)和总磷(TP)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其污染水平,并进一步探讨了沉积物碳-氮、碳-磷的耦合关系,揭示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TOC、TN及TP的平均值分别为21 047.2、1 961.9和404.4 mg·kg-1,含量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从空间分布格局上看,扎龙湿地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盐含量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TOC和TN高值区位于西南,TP的高值区位于东北和西南。表层沉积物中TOC、TN和TP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3、6.7和1.3,富集程度顺序为TN>TOC>TP;TOC、TN和TP的污染指数平...
关键词:
营养盐 表层沉积物 扎龙湿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晓辉 尹爱经 高超
采集巢湖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样品33个,研究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揭示沉积物中镉的富集规律及其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巢湖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镉空间分异特征明显,镉的富集主要集中在流经合肥城区、郊区以及部分中小城镇的河段,南淝河、店埠河等城市河流沉积物中镉的平均含量是杭埠河、丰乐河等非城市流域的2倍以上。沉积物镉含量与钙呈显著正相关,显示二者在成因上的密切联系。粒度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沉积物中镉的含量。南淝河上的部分采样点镉的富集系数超过10.0,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城区下游采样点人为污染贡献均超过50%,部分达85%以上。说明流经合肥市区的南淝河向巢湖输送的沉积物中,...
关键词:
巢湖 河流沉积物 Cd 富集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雄星 韩中豪 张进 夏凡 王文华
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其中杨浦大桥和南市水厂断面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其它断面均为轻微生态风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依次为Cd>Hg>Cu>As>Pb>Cr>Zn,除Cd达到中等生态风险外,其余元素均为轻微生态风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从上游到下游呈上升趋势,工业排放是水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苏州河对黄浦江下游重金属存在一定的输入贡献。相关性分析表明,黄浦江表层沉积物中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呈现相近的来源特征,有机质是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风险评价 表层沉积物 黄浦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万祥 赖子尼 彭松耀 魏泰莉 高原 杨婉玲
2008年5、8月针对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超标倍数和超标率等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特征和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为63.2 mg/kg、Zn为261.0 mg/kg、Pb为96.7 mg/kg、Cd为6.7 mg/kg、Cr为167.4 mg/kg。同一口门5种重金属相关极显著(P<0.01);每种重金属含量在各口门间相关极显著,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同源性。珠江口水域重金含量表现出整体的超标现象,超标率均不低于87.5%,Cd超标倍数最大。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显示,重金属污染处重度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