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73)
2023(13663)
2022(11286)
2021(10583)
2020(8946)
2019(20110)
2018(19817)
2017(38506)
2016(20537)
2015(23248)
2014(22890)
2013(23101)
2012(21507)
2011(19676)
2010(20166)
2009(19271)
2008(19637)
2007(18002)
2006(16380)
2005(15121)
作者
(57953)
(48609)
(48471)
(45857)
(31053)
(23195)
(21713)
(18792)
(18448)
(17573)
(16632)
(16043)
(15910)
(15477)
(15248)
(14710)
(14230)
(14077)
(13884)
(13884)
(12270)
(11970)
(11838)
(11196)
(10927)
(10839)
(10736)
(10719)
(9691)
(9689)
学科
(96220)
经济(96111)
(92552)
(74339)
企业(74339)
管理(71766)
(47526)
方法(38966)
农业(31355)
业经(31199)
数学(29962)
数学方法(29724)
(28408)
中国(27591)
(27248)
贸易(27232)
(26570)
(21805)
(20931)
(19303)
财务(19277)
财务管理(19257)
技术(18474)
企业财务(18139)
(16172)
(16068)
地方(15971)
(15709)
理论(15695)
(15341)
机构
学院(311794)
大学(305749)
(148058)
经济(145694)
管理(124833)
理学(106195)
理学院(105268)
研究(105120)
管理学(104140)
管理学院(103554)
中国(86341)
(67222)
(63482)
(57665)
科学(56014)
财经(52870)
(51706)
(48202)
(48044)
中心(47394)
研究所(46016)
经济学(45167)
农业(43704)
业大(42834)
经济学院(40693)
北京(40215)
财经大学(38525)
(37592)
(37380)
师范(37168)
基金
项目(191495)
科学(153921)
研究(148011)
基金(142367)
(120897)
国家(119696)
科学基金(104314)
社会(99561)
社会科(94352)
社会科学(94330)
基金项目(73663)
(72744)
教育(65568)
自然(62463)
自然科(61066)
自然科学(61051)
自然科学基金(60077)
编号(59981)
(59552)
资助(58359)
成果(49101)
(45088)
(42848)
重点(42084)
国家社会(42009)
(41986)
(40473)
课题(40429)
教育部(39485)
(39334)
期刊
(176017)
经济(176017)
研究(99626)
中国(61427)
(60049)
(52900)
管理(49591)
科学(41298)
农业(40570)
学报(39000)
(35982)
金融(35982)
业经(32966)
大学(32115)
学学(30512)
财经(27771)
经济研究(27522)
技术(27004)
教育(26630)
问题(24497)
(24082)
(23964)
(21632)
国际(21108)
世界(20594)
技术经济(18310)
现代(15693)
农村(15507)
(15507)
经济问题(15358)
共检索到489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冰川  董晓霞  
本文从奶农"倒奶"的社会现象入手,以国内乳品市场及乳业安全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乳品进口对国内乳品市场的冲击影响,并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从逻辑上看,本文首先将影响乳品进口的贸易因素与其他的市场因素进行了剥离,并对冲击影响的贸易前提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启动中国乳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或贸易救济措施的充分必要条件,此条件的重要目的在于避免滥用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利用一般均衡模型具体分析了乳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两个行业的具体影响,比较模型结果与现实情况,量化了比较静态条件下乳品进口对中国奶牛养殖的冲击。最后,提出了以构建奶业安全网为契机、循序渐进地构建中国农业安全网的设想。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太平  张河洁  
利用国家质检总局每月发布的进口不合格食品数据,分国别计算了2006—2014年进口乳品的不合格率;结合不合格原因分析,识别出了各国乳品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美国和澳大利亚作为主要进口来源国,乳品安全风险高,消费者需谨慎购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钊  叶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乳制品在我国的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然而,我国乳制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尤其自2008年"毒奶粉"事件之后,乳制品进口更加快速上升,给国内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文章通过阐述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企业的冲击状况,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艺卓  田志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军岐  李利  
乳品企业是乳业发展的基石,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是乳品企业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论文在对乳品企业发展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蒙牛乳业集团现有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供方议价能力和买方议价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取SWOT矩阵和QSPM矩阵分析得出:最适合蒙牛乳业集团的发展战略为系列化战略,即扭转型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玉成  
乳品企业间不规范的"数量战"引发"价格战",从而导致我国"三聚氰氨"乳品和周期性"倒奶"这两个突出的市场绩效问题。"奶源大战"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是"三聚氰氨"事件与周期性"倒奶"事件的直接诱因;同时"回奶"事件与"还原奶"事件的诱因也在于企业间的市场份额这种数量之争;乳品企业的逐利行为、原奶质量监管漏洞及上下游生产技术特性差异综合解释了"三聚氰氨"事件与周期性"倒奶"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聚国  刘艺卓  
本文构建了评估我国乳品产业安全状况的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从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和产业成长性这三个方面,就乳品进口对我国乳品产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乳品生产不具有竞争力,乳业进口依存度较高,产业控制力较弱,乳业的成长空间较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乳品竞争力、有效利用关税措施调节进口、采取非关税措施保护我国乳品产业、不再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和扩大乳品内需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益国  
《2014年美国农业法案》确立了以美国乳业毛利保险和美国乳业毛利保障计划为主体的美国乳业安全网。美国乳业毛利保险和美国乳业毛利保障计划均以保险为主要运行机制,保障乳业生产者面临牛奶价格下跌或饲料价格上涨或二者同时发生对牛奶生产毛利水平挤压造成的损失;但乳业毛利保险和乳业毛利保障计划在价格确定、毛利计算、费率确定和赔偿方式等方面有诸多差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慧燕  魏秀芬  
2005年,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截止到2010年2月,双方已进行了十四轮双边谈判。自2002年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乳品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国,而中国则一直处于乳品净进口国的地位,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将会对中国乳品进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了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对中国乳品进口产生的影响及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贸易转移效应,提出了中国各类乳品中的敏感品目,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平  
长期以来中国乳业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乳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均较落后,乳业在国民经济或农业中所占比重很低。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关键时期,中国乳业如何面对国际乳业自由化的挑战就成为中国乳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全银华  IM Jeongbin  
美国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农业大国与其成熟的农业政策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1933年颁布第一版农业法案后的近90年的历史演变中,美国已经发展了严密可靠的农业安全网,而农业安全网在稳定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经营及保障农户收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8年颁布的美国农业法案,分析美国农业安全网之农产品计划、农作物保险计划和灾害援助计划三大主要内容及其特征,探讨不同形态小农国家如何从中借鉴并完善农业政策问题。研究表明,美国农业安全网牢固且具有弹性,具体体现为:对农户的保障范围和力度大;将安全网财政负担设置在可控范围内;农户的权利与义务同行;最大化兼顾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和WTO国际规则;管辖机构间分工明确、协作紧密等特点。在农产品全球自由贸易加深、气候异常、疫情等因素威胁农产品价格和农户收入稳定的大环境下,中韩两国的农业政策仍有诸多不足,亟须完善。据此,给韩国农业的政策启示是:需制定更加多样灵活的农业补贴政策;扩大农产品支援品种;需形成政策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引入强制性财政支出方式。给中国农业政策带来的启示是:推进并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长效且不乏弹性的农业政策法规与完善的财政补贴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发展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充分利用现有的WTO规则支持重要农产品生产,并积极筹备下一轮农业谈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等议题争取更多权益。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月   田志宏  
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的加快,使得来自贸易市场的冲击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愈发明显。通过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和猪肉的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分析了贸易条件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贸易条件变动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具有时变性和短期性特征,随着滞后期增加,冲击影响逐步减弱。第二,贸易条件冲击在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且冲击效应会因汇率制度和农业支持政策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状态。具体而言,在浮动汇率制度时期,贸易条件变动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小于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农业支持政策的实施,使得农产品价格与政府“托底”价格相关,进而减弱贸易条件的外部冲击。随着中国农业政策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贸易条件冲击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将逐渐增加。因此,政府应加快建立农产品价格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并积极寻求措施避免贸易条件的异常波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邵朝对  
在成本传递和"部门转移效应"基础上,本文构建并检验了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贸易条件的传导路径,同时利用VAR模型模拟了油价冲击的动态影响,最后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是否改变了油价对贸易条件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能源密集型产品与整体贸易条件的运动轨迹基本一致,先恶化后改善,最终收敛于0,但不管恶化还是改善,主要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影响;(2)由于"部门转移"比较弱,非能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贸易福利虽有所提高,但仍会导致失业和资本闲置,从而扼杀社会经济长期健康的发展;(3)全球金融危机强化了能源密集型产品与整体贸易条件的运动轨迹,但削弱了国外的"部门转移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价格贸易条件对经济增长、经常账户和贸易收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价格贸易条件自身统计性质的研究。文章采用中值无偏估计方法对1980~2011年间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持久性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估计结果显示: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序列服从近似单位根过程,价格贸易条件冲击的中值无偏半衰期为13.51年。这意味着,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是长期的和持续性的,相关部门在应对价格贸易条件冲击时,不宜采用短期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储蓄调整政策,而应着眼于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积极培育对外贸易新型竞争力和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鸣  葛敬光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传染和溢出效应是当下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危机传染机制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各种外部条件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波及效应,文章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并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引入了反映国际经济传导的两类关键冲击,即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参数校准后的数值模拟显示,开放经济模型能够较好地匹配我国实际经济的主要二阶距波动特征,进一步的波动性分解发现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在开放经济框架下应该加强对经常账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使得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的背景下稳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