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9)
2023(11645)
2022(9751)
2021(9148)
2020(7556)
2019(17406)
2018(17579)
2017(34020)
2016(18738)
2015(21154)
2014(21326)
2013(20923)
2012(18696)
2011(16672)
2010(16468)
2009(14957)
2008(14487)
2007(12527)
2006(10849)
2005(9459)
作者
(54044)
(44597)
(44357)
(42313)
(28458)
(21460)
(20084)
(17673)
(16988)
(15866)
(15307)
(14957)
(14069)
(13992)
(13847)
(13621)
(13464)
(13370)
(12814)
(12656)
(11127)
(10946)
(10797)
(10129)
(9997)
(9931)
(9925)
(9904)
(8960)
(8876)
学科
(73515)
经济(73435)
管理(52859)
(50912)
(41492)
企业(41492)
方法(33543)
数学(28794)
数学方法(28444)
(21379)
中国(20303)
业经(17687)
(17610)
(16804)
地方(15502)
农业(14644)
理论(12630)
(12493)
(12031)
(11976)
贸易(11970)
(11599)
技术(11502)
环境(11217)
(11123)
财务(11055)
财务管理(11039)
企业财务(10396)
教育(10206)
(10180)
机构
大学(263956)
学院(261515)
管理(105486)
(98989)
经济(96726)
理学(92049)
理学院(91041)
管理学(89349)
管理学院(88896)
研究(85880)
中国(61703)
(56612)
科学(55696)
(43899)
(43451)
(42889)
业大(41292)
研究所(39432)
中心(38311)
(36920)
财经(35932)
北京(35475)
(35148)
师范(34819)
农业(34087)
(32678)
(31306)
(30549)
经济学(28900)
师范大学(28240)
基金
项目(185323)
科学(144869)
研究(135080)
基金(133682)
(116540)
国家(115546)
科学基金(99148)
社会(83689)
社会科(79152)
社会科学(79132)
(72505)
基金项目(71724)
自然(65171)
自然科(63632)
自然科学(63619)
自然科学基金(62441)
教育(61538)
(61021)
编号(55803)
资助(54384)
成果(45197)
重点(41056)
(40105)
(39095)
(38205)
课题(37877)
创新(35601)
科研(35372)
项目编号(34521)
大学(34333)
期刊
(106325)
经济(106325)
研究(75043)
中国(46781)
学报(44288)
(40492)
科学(40052)
管理(37833)
大学(33418)
(31939)
学学(31317)
教育(30039)
农业(28500)
技术(22382)
(18994)
金融(18994)
业经(18121)
财经(16767)
经济研究(16489)
图书(15826)
问题(14404)
(14123)
(14077)
科技(13537)
理论(13279)
(12818)
实践(12410)
(12410)
技术经济(12229)
现代(12129)
共检索到369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晓皎  姚秉华  周孝德  
为了探求乳化液膜法迁移铅(Pb(Ⅱ))的最佳条件,采用磷酸三丁酯-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研究了Pb(Ⅱ)的迁移行为,探讨了膜相组成、外水相pH、内水相酸度、乳水比、Pb(Ⅱ)起始浓度对Pb(Ⅱ)迁移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迁移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含Pb(Ⅱ)、Cu(Ⅱ)和Ni(Ⅱ)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迁移、分离Pb(Ⅱ)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6.0%Span80、体积分数8.0%TBP、体积分数5.0%液体石蜡、体积分数81%煤油,内水相H2SO4浓度为1.0 mol/L,油内比Roi为1.0,乳水比Rew为0.2,外水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丽颖  高红亮  常忠义  向如法  
【目的】针对豆腐凝固剂MgCl2在点豆浆过程中反应过快的缺点,制备油包水型MgCl2乳化液,以降低MgCl2在豆浆中的分散速度,提高豆腐的细腻度。【方法】用MgCl2.6 H2O制备油包水型MgCl2乳化液,研究不同乳化剂(卵磷脂、分子蒸馏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硬脂酸酯、单月桂酸甘油酯)及其用量(质量分数0.5%,1.0%,1.5%,2.0%,2.5%,3.0%)、水相(MgCl2、蒸馏水)/油相(卵磷脂、大豆油)的比例(质量比40/60,50/50,55/45,60/40,65/35,70/30,80/20)、MgCl2.6 H2O用量(质量分数15%,20%,25%,30%)及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颖颖  邹玉峰  王鹏  陈林  李可  徐幸莲  
【目的】采用超声法制备酪蛋白酸钠-大豆油预乳化液,将其作为猪背脂替代品加工低脂法兰克福香肠。【方法】研究不同超声预乳化液替代比例(25%、50%、75%和100%)下,法兰克福香肠的化学组成、色泽(亮度、红度、黄度)、质构特性(硬度、咀嚼性、弹性、内聚性、回复性)、保水保油性(蒸煮损失、加压损失)、水分子分布状态和微观结构。【结果】随着超声预乳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水分含量增加,脂肪含量和能量减少(P0.05),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L*值显著增大,a*值显著减小(P<0.05);弹性、内聚性和回复性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大,替代比例达到50%以上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福玉  郭瑞峰  黄彬彬  黄珍珠  吴祖建  吴刚  
在筛选出合适的乳化剂和共乳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含量以及共乳化剂含量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在54℃热贮2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乳化剂的HLB可以为水乳剂的乳液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乳液的粒径和表面张力随着乳化剂含量的升高而减小,当乳化剂含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粒径和表面张力开始趋于稳定.共乳化剂对水乳剂的粒径没有太大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水乳剂的表面张力,增强体系的稳定性.水乳剂乳液粒径和表面张力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出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当粒径和表面张力变小时,乳化剂HLB、含量或共乳化剂含量能够满足热贮稳定性,则此时乳化剂或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新  木泰华  郭庆  
【目的】探讨甘薯果胶构成及乳化特性,为开发和利用薯渣中的果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法从薯渣中制备果胶,咔唑硫酸法测定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滴定法测定酯化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胶分子量。在不同果胶浓度(0.5%-4.0%,w/v)和不同油相体积分数(5%-40%,v/v)条件下进行乳化液特性研究。【结果】甘薯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3.28%,酯化度31.71%,分子量约为292kD。随着果胶浓度升高,乳化液粒径(d4,3)减小,乳化颗粒吸附果胶比例显著升高,乳化液表观黏度增大,乳化活性(EA)和乳化稳定性(ES)升高(P<0.05)。此外,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d4,3增大,EA及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美琴  孙健  杨勇胜  王海燕  颜玉华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含量亚麻籽胶(FG)对玉米油乳状液乳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配制FG质量分数为0.1%、0.2%、0.3%、0.4%、0.5%和玉米油质量分数均为10%的5种玉米油乳状液,测定不同含量FG玉米油乳状液的液滴粒径、光学显微结构、乳化活性、流变特性、乳化稳定性及高场核磁共振等指标。[结果]随着FG含量的增加,乳状液液滴粒径显著减小(P<0.05),乳析指数显著降低;乳状液的表观黏度以及G′与G″值明显增加,乳化活性显著增加,高场~1H和~(13)C核磁共振的光谱线宽均增加。显微图像还显示,FG含量从0.1%增至0.4%时,液滴聚集程度逐渐降低;从0.4%增至0.5%时,聚集程度又逐渐增加。[结论]FG的添加(0.1%~0.5%)可以提高玉米油乳状液的乳化稳定性,FG为0.4%时制得的含10%玉米油的乳状液最稳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乐文  钱曦  
本文通过引入我国1997年至2009年省际间电力调入、调出数据,讨论了"生产与消费分离"的环境效应,该途径是对揭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机制黑箱的有益尝试,指出工业重心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污染,并且在电力生产重心加速向中西部移动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将推迟到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陆文龙  
通过模拟试验及大田试验研究了咸水冰融化过程及土壤入渗过程不同盐分离子迁移分布规律,以期揭示咸水冰融水水质变化机理及咸水结冰灌溉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各离子含量均急速下降,但不同离子融出速度不同,各离子融出比例高低次序为Cl->Mg2+>K+>Na+>SO42->Ca2+>HCO3-;离子融出速度的不同,导致融水离子组成发生变化,最终使融水钠吸附比下降,pH值上升。咸水结冰灌溉使0~80 cm土体中除HCO3-增加6.85%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为下降,各离子淋出比例由高到低为Mg2+>Cl->Ca2+>Na+>K+>SO42->HCO3-;Cl-、Na+淋出比例不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艳春  黄婧  陈彪  
本文应用铅离子印迹膜和设计的滤除装置,对沼液Pb(Ⅱ)进行滤除实验。研究了渗析时间(t)、跨膜压差(ΔP)、搅拌速率(ω)三因素对铅离子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应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滤除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与吸附剂吸附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沼液中Pb(Ⅱ)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搅拌速率>跨膜压差>渗析时间。该装置的最佳滤除工艺参数为:搅拌速率=70 r/min、ΔP=0.20 MPa、t=50 min,此时沼液中Pb(Ⅱ)去除率达99%,处理后沼液中Pb(Ⅱ)为0.007 mg/L。耦合化学清洗+超声清洗污染后的铅离子印迹膜,铅离子通量基本恢复到新膜的通量(平均恢复率达98%),提升了铅离子印迹膜再生利用水平。该滤除工艺克服了吸附剂吸附法的不足,为沼液安全肥用提供一种新工艺和新技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艳春  黄婧  陈彪  
本文应用铅离子印迹膜和设计的滤除装置,对沼液Pb(Ⅱ)进行滤除实验。研究了渗析时间(t)、跨膜压差(ΔP)、搅拌速率(ω)三因素对铅离子通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应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对滤除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与吸附剂吸附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因素对沼液中Pb(Ⅱ)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搅拌速率>跨膜压差>渗析时间。该装置的最佳滤除工艺参数为:搅拌速率=70 r/min、ΔP=0.20 MPa、t=50 min,此时沼液中Pb(Ⅱ)去除率达99%,处理后沼液中Pb(Ⅱ)为0.007 mg/L。耦合化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欢欢  刘提提  王素敏  黄业伟  刘华戎  王宣军  盛军  
关键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祝仲坤  陶建平  冷晨昕  
文章结合2012年度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迁移行为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省内迁移,跨省迁移对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面影响;同样,相比于家庭化迁移,孤身外出也会显著弱化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在加入其他解释变量、控制地区效应,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处理效应模型纠正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作用机制的分析表明,社会交往是迁移行为影响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渠道,之所以跨省迁移、孤身外出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偏低,很可能是因为面临着社会交往的困境,社会网络局限、社区参与不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军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两种基本策略———迁移法和仿真法,分析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然后基于这两种方法的成本构成,比较分析了它们用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费用。最后作者认为,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成本效益角度看,仿真法要优于迁移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侠,王维志  
建国以来学术界和某些实际工作部门对于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和特点,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是十分可贵的。但由于缺少完整资料,难以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诸如封闭式的城乡人口定居状况是否会妨碍计划性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政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迁移的本质特点、成因和模式是什么,这些涉及人口发展过程、城市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鹏  杨志辉  葛旦之  刘军鸽  李辉勇  
采用土壤模拟方法研究了淹水土壤中随溶液迁移的 Se形态 .结果表明 ,经 36 d持续的还原淋溶作用 ,柱底渗滤液中总 Se量保持在 7.73μg/ L 左右 ,其中有机键合 Se占 6 2 .2 % ,Se6 + 占 2 2 .1% ,Se4+ 占 15 .6 % ;加入的 Se蛋白经土壤还原分解 ,形成水溶性有机 Se随水迁移 ,流失较多 ;含 Se6 + (Na2 Se O4)和 Se4+ (Na2 Se O3)溶液 ,经土柱淋渗 ,随溶液迁移至柱底的 Se,前者为有机态 ,后者有机态占 2 3.8% ,无机态 Se4+占 5 6 .2 % ,后者 Se的迁移量较前者大 ,但时间滞后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