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9)
- 2023(15840)
- 2022(13222)
- 2021(12289)
- 2020(10633)
- 2019(24129)
- 2018(24033)
- 2017(47625)
- 2016(25203)
- 2015(28297)
- 2014(28044)
- 2013(27866)
- 2012(25482)
- 2011(22581)
- 2010(22822)
- 2009(21642)
- 2008(21662)
- 2007(19542)
- 2006(17282)
- 2005(15756)
- 学科
- 济(113300)
- 经济(113147)
- 业(100151)
- 管理(92710)
- 企(88743)
- 企业(88743)
- 方法(54888)
- 数学(45716)
- 数学方法(45294)
- 财(37420)
- 农(33763)
- 业经(32499)
- 中国(28309)
- 制(27471)
- 务(25620)
- 财务(25571)
- 财务管理(25525)
- 企业财务(24254)
- 农业(22859)
- 贸(21285)
- 贸易(21271)
- 易(20717)
- 技术(20680)
- 银(19295)
- 银行(19281)
- 体(19231)
- 划(18649)
- 和(18431)
- 行(18409)
- 融(18246)
- 机构
- 学院(367362)
- 大学(365082)
- 济(163218)
- 经济(160261)
- 管理(153785)
- 理学(132110)
- 理学院(130966)
- 管理学(129255)
- 管理学院(128560)
- 研究(111934)
- 中国(92491)
- 财(81213)
- 京(75092)
- 财经(63948)
- 科学(60494)
- 经(58059)
- 江(55040)
- 中心(53731)
- 所(53461)
- 农(53298)
- 经济学(50298)
- 业大(48105)
- 财经大学(47477)
- 研究所(47144)
- 北京(46943)
- 经济学院(45569)
- 州(43147)
- 商学(42955)
- 商学院(42570)
- 农业(41509)
- 基金
- 项目(235591)
- 科学(189721)
- 研究(176794)
- 基金(176061)
- 家(149516)
- 国家(148265)
- 科学基金(131355)
- 社会(116856)
- 社会科(111103)
- 社会科学(111080)
- 基金项目(92655)
- 省(90495)
- 自然(82898)
- 自然科(81077)
- 教育(81072)
- 自然科学(81059)
- 自然科学基金(79682)
- 划(74718)
- 资助(72279)
- 编号(71276)
- 成果(57201)
- 部(54205)
- 创(51690)
- 重点(51406)
- 制(49277)
- 发(49193)
- 国家社会(49087)
- 教育部(47984)
- 创新(47610)
- 人文(47503)
- 期刊
- 济(180085)
- 经济(180085)
- 研究(109711)
- 中国(67199)
- 财(66677)
- 管理(62830)
- 农(48676)
- 科学(45449)
- 学报(44475)
- 融(40453)
- 金融(40453)
- 大学(36554)
- 学学(34504)
- 技术(33716)
- 农业(33034)
- 财经(32984)
- 业经(30730)
- 教育(29022)
- 经济研究(28582)
- 经(28260)
- 问题(24193)
- 技术经济(20578)
- 贸(20301)
- 业(19578)
- 统计(19266)
- 理论(19114)
- 商业(18768)
- 财会(18084)
- 策(18027)
- 现代(17843)
共检索到551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
本文基于2007年135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采用55个三位数制造业的数据,选取卖方市场势力、买方市场势力、所有制结构和进入壁垒等重要变量构建跨行业多元回归计量模型,重点检验我国制造业买方市场势力是否对卖方绩效产生影响。实证结果部分支持了买方抗衡力量假说,集中度较高的制造业中买方市场势力与卖方绩效呈显著负相关,高集中度制造业的卖方集中所产生的市场势力大部分被买方集中度的上升所抵消,买方集中度是衡量买方势力的较好指标,而卖方利润率与买方部门离散度无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磊 吴浜源
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改善不能明显提高制造业的增加值,反而会使制造业的出口下降;制造业增加值的上升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出口,但制造业的出口却对制造业增加值产生负的影响。因此我国亟需转变当前基于价格优势的制造业出口贸易导向,积极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制造业 脉冲响应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在典型的上市公司中,分散的股东不能有效监督CEO的行为。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CEO往往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成员可能被CEO的权力"俘获",从而获得超额薪酬。鉴于此,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CEO权力对CEO薪酬的影响,结果显示:CEO权力越大,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大,其相应的薪酬就越高。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部门及上市公司从管理层权力视角推进高管薪酬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CEO权力 CEO薪酬 权力寻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江玲
本文基于1998-2009年两位码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数据和拓展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产业集聚既是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技术进步的长期因素;另一方面,短期内技术进步诱发了装备制造业的集聚,但长期内二者却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不仅拓展了产业集聚的成因,也为政府的产业集聚政策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春阳
将市场势力纳入僵尸企业绩效研究框架,分析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引入国有企业工资效率因子对Lerner指数进行修正,基于2009—2015年Wind金融数据库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市场势力与僵尸企业绩效的关系,并采用代理变量、sys-GMM工具变量及细分样本对其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势力对僵尸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支持两者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的假说,但在不同的所有制属性、所在区域及负债样本下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小毅 周德群
通过对中国煤炭产业的买方市场势力的量度,得到趋势向上的结论。目前买方市场势力与煤炭产业集中度高度正相关、与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与后者的关系与大多数实证结论相悖,究其原因是中国目前煤炭需求的特殊性和产业"边际"集中度增速较快。通过测算煤炭细分市场———炼焦煤市场的集中度,认为其市场结构特征是寡占型;追踪最新的钢铁行业市场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论是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推动了炼焦煤市场价格。国家产业政策应鼓励电力企业后向一体化,加快钢铁、水泥等产业兼并重组,促进产业均衡良性发展,确保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在反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实践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对企业市场势力直接有效、科学准确的测度。本文采用2003—2007年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引进实证产业组织中最前沿的生产法,并根据我国药品市场购销特征进行修正,直接测算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企业的Lerner指数及其变化趋势,考察制药企业的市场势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即便考虑支付"回扣"对制药企业市场势力的折损,我国制药企业仍存在系统性的市场势力。不同所有制、规模、研发状况以及药品销售渠道的企业,其市场势力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洁雄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信息等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围绕服务化对制造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制造企业主要存在8种服务化形式;中国企业的服务化程度以及服务的资本、知识和技术强度低于美国;中国企业的服务化对其经营绩效存有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美国企业只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促进企业从"制造文化"向"服务文化"转型;增强企业的服务运营能力;合理开展服务业务;提升服务能效是加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经营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绍东 唐晓华
本文使用226个装备制造企业及其所在的80个4位数产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势力与绩效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绩效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企业盈利水平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资本需求量对企业盈利能力呈现显著的负效应,企业效应与产业效应在绩效模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归属性;市场势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市场势力之间、市场集中度与进入壁垒之间都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绩效、产业绩效变量及企业特征变量都未对市场势力产生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市场势力 市场集中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小梅 黄鑫
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深入研究。鉴于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和行政资源配置双规并存,本文以2012~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关系以及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存在最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阈值;此外,行政壁垒对两者关系具有曲线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高强度行政壁垒会使市场势力与企业创新投入间的倒U型曲线形态更为陡峭、拐点左移以及企业创新投入最优水平下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行政壁垒曲线调节效应在政治关联企业中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营造良好竞争市场环境以激发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俞萍萍 赵永亮
本文基于汤姆森全球并购数据库、《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全新的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考察了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与跨国并购显著负相关,且二者还具有非线性的正U型关系,国有、外商投资的所有权性质会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倾向,规模越大、资本密度越高、负债率越低的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概率越高。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东道国、不同要素密集度、不同研究期间的情形下,只有国有的所有权属性对跨国并购均有显著且为正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制造业企业 异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关键词:
买方势力 资产专用性 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志彪
我国经济学界对制造业发展的研究偏好宏观经济的总量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在过渡经济时期的买方市场条件下运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揭示我国制造业发生大面积衰退的本质原因。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衰退的原因,还应该从企业的产业选择和投资机制、进入和退出、行政垄断和用户垄断、价格预期等微观经济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赞 姜英伟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买方势力 卖方势力 技术创新 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晓玲 李凯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市场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2012-2016年我国121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买方与卖方双重视角探究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买方势力、卖方势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均呈现"倒U型"关系,即当买卖双方市场势力较小时,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正向"激励效应"占主导地位;在市场势力超过一定水平后,市场势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挤出效应"占主导地位,且相比于专用性资产投资强度较低的医药企业而言,卖方势力与买方势力对具有高资产专用性强度的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所产生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