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51)
- 2023(6179)
- 2022(5222)
- 2021(4983)
- 2020(4064)
- 2019(9352)
- 2018(8871)
- 2017(18126)
- 2016(10025)
- 2015(11068)
- 2014(11204)
- 2013(10860)
- 2012(10292)
- 2011(9199)
- 2010(9663)
- 2009(9147)
- 2008(9429)
- 2007(8793)
- 2006(8032)
- 2005(7447)
- 学科
- 济(39295)
- 经济(39255)
- 管理(36571)
- 业(32345)
- 企(27643)
- 企业(27643)
- 财(17139)
- 方法(15381)
- 数学(13607)
- 数学方法(13399)
- 农(11671)
- 中国(11220)
- 制(11049)
- 务(10162)
- 财务(10144)
- 财务管理(10118)
- 企业财务(9678)
- 策(9619)
- 银(8772)
- 银行(8771)
- 行(8391)
- 融(8245)
- 金融(8245)
- 业经(8044)
- 贸(8011)
- 贸易(8003)
- 易(7800)
- 家(7240)
- 地方(7056)
- 及其(6946)
- 机构
- 学院(142685)
- 大学(141868)
- 济(64510)
- 经济(63107)
- 管理(56944)
- 研究(48695)
- 理学(47674)
- 理学院(47249)
- 管理学(46689)
- 管理学院(46393)
- 中国(40830)
- 财(36775)
- 京(29819)
- 财经(27269)
- 科学(24777)
- 经(24756)
- 所(23855)
- 中心(22978)
- 江(22695)
- 研究所(20617)
- 财经大学(20232)
- 经济学(20013)
- 北京(19289)
- 农(19193)
- 州(17940)
- 经济学院(17827)
- 院(17495)
- 范(16806)
- 师范(16691)
- 业大(16471)
- 基金
- 项目(84588)
- 科学(68029)
- 研究(65464)
- 基金(62948)
- 家(53116)
- 国家(52644)
- 科学基金(46106)
- 社会(42235)
- 社会科(40106)
- 社会科学(40096)
- 基金项目(31710)
- 省(31382)
- 教育(30303)
- 自然(29042)
- 自然科(28392)
- 自然科学(28388)
- 自然科学基金(27912)
- 资助(27571)
- 编号(26761)
- 划(26595)
- 成果(23634)
- 部(20282)
- 课题(18791)
- 重点(18682)
- 性(18363)
- 教育部(18014)
- 发(17739)
- 制(17606)
- 人文(17379)
- 创(17170)
共检索到232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保仁 安秀梅
我国自1997年以来,告别短缺,开始进入买方市场,这既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普遍改善和提高,它还使得理论界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并对短缺经济条件下的理论判断和政策主张进行彻底调整。因此,充分认识我国买方市场形成的原因、特点及买方市场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于加强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把握和调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遂洪 吴建清
自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迹象:价格水平持续回落,低幅、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产成品大量积压,各类企业普遍感到销售困难,盈利降低,拖欠严重;城镇职工中下岗待业急剧增加,失业问题比较严重;原来长期供给不足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元 杜飞轮
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是指形成宏观调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协调的运行方式,核心是形成促进宏观调控作用有效发挥的内在力量。对应于宏观调控体系的各环节,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宏观调控决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调控目标确定和排序的机制化安排;三是调控政策手段搭配的机制化安排;四是政策工具选择的机制化安排;五是政策传导渠道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在实践中完善体系、探索模式,机制化的程度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从各个层面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1)宏观调控决策机制方面,多部门参与决策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影响决策及时性;主要政策手段的决...
关键词:
宏观调控 目标 政策手段 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近年来人们对中国是否已进入买方市场经济形态产生了争论,部分学者以数千万贫困人口存在、下岗职工的不断增多、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现有的消费水平仍然偏低、中国人均GDP不高等因素为据(韩永文,1998),有的甚至以中国消费者行为不成熟、缺乏“与市场机制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文秀
买方市场是一种持续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在买方市场上,买者处于主动地位,买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多大,对实际交易规模和产出水平有决定性影响。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任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在稳定物价与促进就业之间进行选择和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永恒的主题。面对2009年就业和社会稳定的严峻形势,以控制物价水平为重点的宏观调控已经完成其使命。宏观调控的重点要从过去的控制物价水平转向扩大就业,按照就业优先要求对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若齐
市场调节的盲区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许若齐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活力和效率。本纪以来世界各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改革,以市场化为其基本取向,也是毋容置疑的。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在理想的市场经济框架中,供给和需求能通过价格机制得到灵活的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钢明
2011年年初至年中期间,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胀上升、增长下滑的变化情况,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为对付通货膨胀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可能造成经济下滑加剧;反过来,如果为防止经济下滑而放松货币,则又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旭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实现途径 ,是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 住宅 宏观调控 目标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军
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顺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转身",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得以不断提升。目前,已有2/3以上的国家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这一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宏观调控体系逐渐走向成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由世界第六跃升为第二经济体。但同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交易成本 准公共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尚全
如何正确理解宏观调控第一,如何理解宏观调控。有三点值得研究:一种说法,"目前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X次调控",把宏观调控作为一种运动,好像除了这几次以外其他时间就没有什么宏观调控了;另一种看法,认为宏观调控就是砍项目,就是刹车;还有一种,把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小浩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规模的迅速扩展,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这是否会降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进而减少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呢?文章从多个方面陈述了相反的观点,指出在我国对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存在着巨大的膨胀机制。因此只有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才能使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的政策目标与实际供给、社会需求比较接近,避免严重失衡。
关键词:
个人需求 政府 市场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