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32)
2023(7265)
2022(5793)
2021(5077)
2020(3705)
2019(8458)
2018(7863)
2017(15719)
2016(8021)
2015(9013)
2014(9067)
2013(9167)
2012(8596)
2011(7925)
2010(8175)
2009(7896)
2008(7365)
2007(6943)
2006(6544)
2005(6197)
作者
(23870)
(20443)
(20195)
(19430)
(12994)
(9569)
(9051)
(7748)
(7617)
(7169)
(7162)
(6666)
(6612)
(6522)
(6439)
(6373)
(5887)
(5850)
(5826)
(5244)
(5112)
(4944)
(4801)
(4745)
(4722)
(4681)
(4365)
(4125)
(4115)
(3854)
学科
(63254)
经济(63226)
管理(22301)
(18949)
方法(18120)
地方(16649)
数学(16446)
数学方法(16359)
(14057)
企业(14057)
中国(12873)
地方经济(12371)
(11597)
业经(10861)
(9438)
(8364)
金融(8363)
(8319)
(8254)
农业(8017)
环境(7743)
经济学(7487)
(7251)
贸易(7242)
(7130)
银行(7125)
(6930)
(6908)
(6831)
(6784)
机构
学院(128531)
大学(126789)
(69800)
经济(68660)
研究(48760)
管理(45922)
中国(38619)
理学(38349)
理学院(37957)
管理学(37534)
管理学院(37282)
(30659)
(25858)
科学(24509)
财经(24105)
(24039)
经济学(23890)
(21867)
中心(21384)
研究所(21171)
经济学院(21137)
(19717)
财经大学(17790)
(17248)
北京(16725)
(16615)
(15360)
(15121)
师范(15012)
科学院(14426)
基金
项目(76406)
科学(60858)
研究(58467)
基金(56236)
(47926)
国家(47559)
科学基金(40834)
社会(40506)
社会科(38534)
社会科学(38523)
(28941)
基金项目(28319)
教育(25657)
(23562)
资助(23225)
自然(23105)
自然科(22553)
自然科学(22549)
编号(22509)
自然科学基金(22162)
(18871)
成果(18435)
国家社会(17645)
重点(17295)
(17183)
课题(16237)
发展(16177)
(16025)
(15929)
经济(15892)
期刊
(87803)
经济(87803)
研究(46398)
中国(25331)
(23449)
管理(19744)
(16994)
金融(16994)
(15936)
经济研究(15796)
科学(15406)
学报(15309)
财经(13819)
大学(12459)
(12146)
学学(12104)
业经(11963)
技术(11727)
问题(10970)
农业(10361)
教育(9097)
(8886)
技术经济(8550)
国际(7899)
世界(7839)
统计(7542)
经济问题(7064)
商业(6786)
经济管理(6606)
改革(6442)
共检索到21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军  
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由经常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经常的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无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投资品市场,大都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据统计,1997年全国600余种主要商品中,供不应求的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占31.8%。应该说,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有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买方市场在给广大消费者以巨大益处的同时,给生产者,经营者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具体到今年我国的经济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培亚  刘成相  
适时适度增加投资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刘成相赵培亚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和国务院把199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8%以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完成好经济发展的任务,是当前大家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通过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可以把本届政府要干的几件事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其中,“一个确保”就是“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货膨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贬值……”这一确保的宏观经济调控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丽敏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存在着转变的制约因素,这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因此,实现这种转变必须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做到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而且要加强指导和调控,逐步有序地进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振超  
经过20多年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商品供应紧张现象已基本消失,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1998年第一季度的资料显示,在601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平衡的商品466种,占74.2%;供大于求的商品155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当前加快经济增长遇到的主要阻力是产品销售困难,市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这种状况主要应该用我国的市场已经并正在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来说明。现在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这种市场状况作出解释,特别是要对目前的市场是否具备了买方市场的全部特征作出判断,由此寻求在目前的买方市场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的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元璋  赵中杰  
我国经济经过近20年高速增长的量度和积累,目前供过于求的商品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形成了供略大于求的买方市场,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一次历史性变化。但是,买方市场毕竟也是一种市场的不均衡,它会从另一个方面制约经济增长。所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  
1.目前的7.5%增速是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201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已经突破10.5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14.7%。预测表明,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将达到14.2%,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的目标,也高于2013年13.6%的增速,2014年的货币超发,将使2014年在经济增长减速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微刺激政策,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梁剑雄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官员在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时的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当中央可信地从做大蛋糕转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时,将采取偏向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政策,地方官员会策略性调整经济增长目标;当调结构政策受惠面足够大时,发达地区官员会选择相对放缓辖区经济增长目标。在实证上,本文采用2001—2012年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所报告的增长目标和1996—2015年间五年规划所规划的增长目标,发现增长目标主导着省际差距的变动;当中央大规模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后,发达省份开始相对放缓辖区增长目标。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为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所呈现出的新现象——东部经济增长放缓、省际经济差距缩小、中央实施偏向内陆的区域协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古克武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所以提高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也是我们的经济目标。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质的规定性,而经济目的量的规定性,是可以通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一系列经济水平来表现的。近年来我们注意了社会主义经济目的的研究,我们觉得还应结合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洛林  
“1998年春季报告”里面的基本观点,我都是同意的,这里不再重复了,只补充作一点个人的感想和建议。 第一,关于实现增长8%的目标。 中央提出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我理解主要是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率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