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58)
- 2023(20643)
- 2022(17666)
- 2021(16551)
- 2020(14085)
- 2019(32043)
- 2018(31420)
- 2017(59508)
- 2016(32404)
- 2015(36163)
- 2014(35203)
- 2013(34760)
- 2012(31787)
- 2011(28705)
- 2010(28331)
- 2009(26112)
- 2008(25534)
- 2007(22331)
- 2006(19375)
- 2005(16964)
- 学科
- 济(127833)
- 经济(127703)
- 管理(93958)
- 业(91982)
- 企(77008)
- 企业(77008)
- 方法(61396)
- 数学(52779)
- 数学方法(52152)
- 中国(35524)
- 财(33791)
- 农(33724)
- 业经(29032)
- 学(26833)
- 贸(25694)
- 贸易(25675)
- 易(24988)
- 技术(24648)
- 地方(23613)
- 制(23123)
- 农业(22983)
- 务(22020)
- 财务(21942)
- 财务管理(21898)
- 理论(21345)
- 企业财务(20821)
- 银(19737)
- 银行(19663)
- 和(19442)
- 环境(19075)
- 机构
- 大学(453981)
- 学院(451762)
- 济(182753)
- 经济(179153)
- 管理(177773)
- 理学(154473)
- 研究(154348)
- 理学院(152763)
- 管理学(149941)
- 管理学院(149141)
- 中国(116141)
- 京(97162)
- 科学(96662)
- 财(81729)
- 所(77450)
- 农(77413)
- 研究所(70954)
- 业大(70442)
- 中心(70199)
- 财经(66367)
- 江(64391)
- 北京(61444)
- 农业(61119)
- 经(60741)
- 范(58092)
- 师范(57395)
- 院(56091)
- 经济学(55385)
- 州(52102)
- 经济学院(50080)
- 基金
- 项目(314225)
- 科学(246598)
- 基金(229052)
- 研究(223516)
- 家(202705)
- 国家(201085)
- 科学基金(172026)
- 社会(142012)
- 社会科(134782)
- 社会科学(134748)
- 省(121522)
- 基金项目(121049)
- 自然(113768)
- 自然科(111213)
- 自然科学(111182)
- 自然科学基金(109234)
- 划(103150)
- 教育(102782)
- 资助(95137)
- 编号(88689)
- 重点(70786)
- 成果(70578)
- 部(68907)
- 创(67593)
- 发(66523)
- 创新(62750)
- 课题(61140)
- 科研(60660)
- 国家社会(59392)
- 教育部(58786)
- 期刊
- 济(190822)
- 经济(190822)
- 研究(127562)
- 中国(85497)
- 学报(77318)
- 科学(69360)
- 农(68615)
- 管理(66282)
- 财(62053)
- 大学(58277)
- 学学(54885)
- 农业(47737)
- 教育(47387)
- 技术(39750)
- 融(37461)
- 金融(37461)
- 经济研究(32292)
- 财经(31952)
- 业经(30766)
- 经(27480)
- 业(27065)
- 问题(24658)
- 科技(23425)
- 图书(22890)
- 技术经济(22380)
- 版(21856)
- 贸(21555)
- 统计(21216)
- 理论(20156)
- 策(19858)
共检索到656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赞 姜英伟
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16年中国9个行业共247家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与卖方势力相关,卖方势力显著正向调节买方势力与厂商创新的关系。平均而言,买方势力对厂商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在调试样本、更换变量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厂商初始创新水平、所在城市发展水平、自身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表现为初始创新水平越高、城市发展水平越高、规模越小,买方势力对上游厂商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关键词:
买方势力 卖方势力 技术创新 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晓华 郑辉
在纵向关联市场中,买方势力和资产专用性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汽车工业2000-2008年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买方市场势力、资产专用性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行为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条件,还与作为买方的下游行业市场竞争状况有关,买方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利于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下游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固定资产比例越高,研发投入越少。此外,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和买方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会阻碍技术创新。
关键词:
买方势力 资产专用性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凯 赵球
在考虑上游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构造下游市场势力变量,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行业层面考察了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该影响在不同行业的差异。所得结论如下:从整体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从分行业回归结果来看,买方抗衡势力对采矿业企业、轻纺制造业企业和机械电子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对资源加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对公共生产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保永文
本文在后发国家技术进步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中24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引进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创新,但其影响在不同层次创新成果间存在差异;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既存在替代效应,也存在互补效应,由于吸收能力差异,国外技术引进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存在吸收能力门槛效应,只有以研发支出存量和人力资本衡量的吸收能力高于临界值的行业,技术引进才能有效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自主研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积累的重要途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仓仓 陈绍友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技术创新正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路径,识别其内在演化机理和规律关系到经济增长动力的长久转化。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非农化和高级化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省际之间产业结构非农化、高级化水平差距较大,区域不均衡现象突出;(2)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非农化存在显著促进作用;(3)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显著积极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崔萍
文章以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接包方的角度出发,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均要显著高于没有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规模越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产出就越大,这说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了承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和政府补助对承接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重 邓可斌
一般认为经济周期与技术创新周期存在逆周期性。为此,对2007年持续至今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是否存在这种逆周期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下的虚拟变量检验模型的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明显提升;尽管金融危机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但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意愿没有产生正面影响,反而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主导的转型经济技术创新环境下,金融危机虽然能够使得外部环境更重视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但却未有效提升其自发的创新意愿与动机。因而,技术创新的逆经济周期特性在我国呈现出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逆周期 技术创新 公司特质信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娟 马涟蕊 冯婉怡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排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基于分位数面板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2000—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9个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行业碳减排效应及其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碳减排效果与行业特征、区域环境及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体地,低碳排放行业率先发挥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碳减排效应,以重工业、能源生产相关行业为代表的高碳排放行业对碳排放未见显著抑制作用,与居民生活、城镇化发展联系紧密的行业碳排放不减反增。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不同行业的碳减排效应随着时间推移均得到强化。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转化、统筹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不同区域与产业的差异化应用、注重居民低碳行为引导和加强合作交流等建议。研究有助于深入考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对行业碳减排的影响,为针对性制定行业碳减排政策提供事实依据。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技术创新 行业碳减排 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德勇 毕道俊
本文采用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首先对环境规制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验证,其次借助面板门槛模型说明不同技术创新水平以及创新路径选择下环境规制就业效应的变动情况,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进行说明。研究显示:(1)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当环境规制与就业同处于上升阶段时环保与就业的"双重红利"能够实现。(2)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具有技术创新门槛,当技术创新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并不断提高时,环境标准的提升方能带动就业增长。(3)技术创新在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但环境规制下不同的技术创新路径对就业的影响具有差异。技术引进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影响甚微,而自主创新能够有效实现环保与就业的"双重红利"。因此,为实现环境保护与就业增长双赢,需在适度提升环境规制强度的同时,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尤其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就业增长。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劳动力就业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梦瑶 仇喜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落地乡村振兴政策的关键时期,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乡村振兴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整理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统计描述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中西部地区在乡村振兴发展方面享受到的数字经济红利相较东部地区更大;绿色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松林 周超
以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企业国际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提升;进一步研究企业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系统风险及其绩效的关系,发现企业国际化降低了企业系统风险,同时提升了企业绩效。检验发现,企业国际化可通过降低企业风险及提升企业绩效这两条途径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高。
关键词:
企业国际化 创新 系统风险 企业绩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张泽君 胡婧
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区域层面对公司治理水平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地区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外向性、外商投资、信贷规模以及技术产出效率的差异之后,省级股东治理指数与省级R&D资本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省级经理层治理指数与省级R&D技术创新资本积累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随着地区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总值的增加、对外开放程度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地区经理层治理的影响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促进的效果也更加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土地财政阻碍了区域技术创新吗?——基于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国际化路径、技术创新与区域中小企业成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空间、门限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
异质型人力资本、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跨省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实证检验
买方势力与资产专用性对中国制药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
政府补助企业的主要动机研究——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吗——来自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银行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控制权激励双重性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基于高科技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