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5)
2023(3964)
2022(3054)
2021(2801)
2020(2208)
2019(5086)
2018(4873)
2017(9317)
2016(4923)
2015(5441)
2014(5237)
2013(4876)
2012(4505)
2011(4059)
2010(4222)
2009(3745)
2008(3713)
2007(3577)
2006(3240)
2005(2997)
作者
(12891)
(10766)
(10702)
(9951)
(7097)
(5162)
(4906)
(4034)
(3930)
(3857)
(3648)
(3614)
(3521)
(3518)
(3439)
(3267)
(3118)
(3116)
(3091)
(2910)
(2661)
(2611)
(2606)
(2480)
(2460)
(2438)
(2412)
(2326)
(2101)
(2039)
学科
(18819)
经济(18794)
(17165)
(15297)
企业(15297)
管理(14513)
中国(6387)
业经(6121)
(5885)
方法(4796)
(4383)
(4365)
贸易(4361)
(4293)
地方(4266)
(4239)
(4147)
(3881)
农业(3880)
技术(3723)
(3567)
银行(3565)
(3430)
数学(3425)
经营(3422)
数学方法(3361)
(3303)
(3230)
关系(3196)
产业(3159)
机构
学院(67143)
大学(67034)
(28889)
经济(28307)
管理(26511)
研究(25680)
理学(22465)
理学院(22187)
管理学(21941)
管理学院(21768)
中国(18431)
(14437)
科学(13418)
(12502)
(12473)
研究所(11299)
中心(10760)
(10367)
(10110)
师范(10059)
财经(9887)
(9491)
北京(9351)
(8974)
(8470)
经济学(8251)
(8183)
师范大学(8070)
商学(7615)
商学院(7548)
基金
项目(42589)
科学(34205)
研究(33805)
基金(30856)
(27391)
国家(26662)
科学基金(22470)
社会(21912)
社会科(20737)
社会科学(20726)
(15960)
基金项目(15540)
教育(15513)
编号(13972)
(13823)
自然(13327)
自然科(13013)
自然科学(13010)
自然科学基金(12805)
资助(12014)
成果(11796)
(10055)
课题(10024)
重点(9686)
(9647)
(9319)
国家社会(9007)
(8741)
项目编号(8682)
教育部(8551)
期刊
(36394)
经济(36394)
研究(21778)
中国(14717)
管理(12397)
教育(9889)
(9163)
科学(8989)
(8643)
学报(7885)
(6561)
金融(6561)
大学(6437)
农业(6079)
业经(6066)
学学(5785)
技术(5577)
经济研究(5535)
世界(5010)
现代(4771)
财经(4744)
国际(4498)
(4484)
论坛(4484)
(4396)
问题(4167)
(4156)
图书(4107)
(4059)
商业(3359)
共检索到109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林丽敏  
论及日本,不得不提的是,日本似乎一直有绝处逢生的强大能力。比如明治维新,让日本承受住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使其能够改革落后制度,摆脱民族危机,开启近代化进程,跻身强国行列。再比如战后日本创造的经济奇迹,迅速崛起并且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可以说是"日本的时代"。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形成,随后破裂,日本进入了"失去的10年"。21世纪之后,日本长期走势改观不大,"失去的10年"成为"失去的20年"。如今,直面当前局势,世界体系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晓亮  
为应对世界能源形势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日本颁布了以"安全"为核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毋庸置疑,此战略的实施过程、运行路径必将波及影响到比邻而居且同为能源进口、消耗大国的中国。因此,有必要从深层次剖析并解读其战略衍生的触发机制及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须探讨如何弱化和规避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1.高技术发展与经济优先战略的相互关系。首先,高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产生众多的新颖的耐用消费品,从而刺激个人消费,促使消费品更新的周期缩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还将导致产生各种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刺激企业的设备投资,促使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缩短,形成更高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率。高技术发展不仅带动经济的“量的增长”,而且促进经济的“质的改善”。将对解决90年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作出贡献。还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需求相对减少,这对于依赖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的日本来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桂军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群体性崛起的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在总体经济规模、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实施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时,不仅要处理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更要高度重视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协调与合作。目前,中国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分工格局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亟须开拓新兴市场,同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技术和能源的需求加大,开拓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托马斯·海贝勒  刘合光  冯贞柏  
作者认为国家能力包括实施政治决策的能力和讨价还价能力以及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寻求平衡的能力。作者以此出发 ,分析了中国作为转型国家 ,私营家这一战略性集团的成长对国家能力的影响。认为私营企业家的成长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 ,作为战略群体的私营企业家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战略行动通过组织方式出现 ,不仅不会削弱国家能力 ,反而会增强国家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连家明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谓,他更不会想到,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西方大通道2100年后,这个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首次将"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河中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丝绸之路"。李希霍芬肯定不会想到,他所创造的这个词后来经过演变会成为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固定称谓,他更不会想到,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东西方大通道2100年后,这个词又被赋予新意,成为中国以之冠名的重大国家战略,传遍世界各个角落。2013年9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放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他的哲学立足于企业经营,但又不局限于此,还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开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其中,稻盛和夫的共生循环思想回答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就形成了京瓷公司的环保战略和日本的循环经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金成晓,刘世峰  
日元贬值 ,加大了亚洲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 90年代日元汇率与各经济指标变动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发现日元汇率变动与其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单纯从经济因素考虑日本汇率政策是不全面的 ,需从日本的亚太发展战略及其面临的障碍出发 ,重新思考日元贬值的真实意图及亚太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曼  
人类社会加速由工业文明步入数字文明新时代,对于数字文明所依托的网络空间,各国都在加紧布局。梳理日本旨在实现价值的网络空间经济治理沿革和旨在管控风险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沿革可知,公权力在公共部门得到加强,民间部门在延续"自律性"原则,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规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标准等举措,促进新业态,创造新价值,努力打造多主体有机协作的自律性可持续发展网络生态系统。这是日本与美欧间长期合作与博弈、多轮政策协调的结果,未来,日本势必在这一动态系统中综合权衡经济治理、人权治理、安全治理诉求,在国际协调中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日本未来网络空间治理战略的核心导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知干  
<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范围内产业分工格局均发生深刻改变,美国实施“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遏制中国“竞赢中国”图谋不减,产业链区域化布局趋势强化。如何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时代课题,也是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难题,是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有重大意义的真命题。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2009年10月30日至3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携手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日本专修大学与日本川崎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一场高层次的学术论坛——杨浦区与川崎市产业转型比较国际研讨会。会上,中日双方学者就杨浦和川崎两个城区在产业转型方面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于洪波  
近几年来,日本历届政府都把争做世界政治大国和恢复国内经济增长作为最基本的国家发展战略。世纪之交,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本教育在修改《教育基本法》、改革教育行政组织及其职能、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等方面有诸多新的举措。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殿君  
2 0世纪的世界史出现过 3次重大转变 ,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始终贯穿于 3大历史事件中。冷战后 ,国际局势得到缓和。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战略出现变化。 3方既有各自的打算 ,也有结合点。在“朝鲜威胁”方面 ,韩日目标一致 ;在打破外交孤立、换取利益方面 ,日朝想法相同 ;在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复归方面 ,朝韩不谋而合。日本与朝鲜半岛国家的战略选择 ,既受限于今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也反作用于国际格局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江永  
二战后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扩张的国家战略,但伴随形势变化,日本不同当政者的治国方略则不相同。围绕是维护宪法、优先发展经济、重视国际协调,还是修改宪法、增强军事力量、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等,存在两种不同国家战略倾向。其背后则是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战后,日本在《日本国宪法》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科技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外交则受制于美国而缺乏自主性。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开始借助美国,努力成为亚洲领导国家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非所谓摆脱美国的"正常国家"。21世纪以来,安倍晋三的国家战略目标是对内推动修宪,使日本成为"能战国家";对外构筑"自由开放的印太",制衡中国。菅义伟内阁继承了安倍的国家战略。岸田文雄执政后在延续同一国家战略的同时,会展现何种特色,值得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