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1)
2023(9282)
2022(7796)
2021(6983)
2020(5718)
2019(12280)
2018(11925)
2017(21908)
2016(11798)
2015(12417)
2014(11419)
2013(10815)
2012(9260)
2011(8428)
2010(8180)
2009(7577)
2008(6892)
2007(5791)
2006(4954)
2005(3979)
作者
(33725)
(28171)
(28011)
(26155)
(17557)
(13544)
(12447)
(10936)
(10617)
(9558)
(9344)
(9299)
(8936)
(8704)
(8532)
(8393)
(8364)
(8338)
(8066)
(7976)
(7197)
(6660)
(6545)
(6356)
(6338)
(6178)
(6122)
(6020)
(5837)
(5571)
学科
(40614)
经济(40571)
管理(34460)
(31837)
(26145)
企业(26145)
方法(18720)
数学(16093)
数学方法(15929)
(12729)
业经(10957)
中国(10694)
(10482)
(10313)
贸易(10311)
(10126)
(10059)
农业(8734)
技术(8728)
环境(7367)
理论(6971)
(6907)
(6715)
(6713)
财务(6702)
财务管理(6691)
地方(6600)
企业财务(6315)
(6303)
产业(6224)
机构
学院(159388)
大学(157496)
管理(62583)
(61889)
经济(60792)
理学(55656)
理学院(55064)
管理学(54064)
管理学院(53802)
研究(50952)
中国(35923)
科学(34557)
(32900)
(31201)
业大(28962)
农业(26540)
(25632)
(25311)
研究所(24010)
中心(23451)
(22041)
财经(21283)
(20304)
师范(19956)
(19467)
经济学(18687)
农业大学(18405)
(18239)
北京(17963)
技术(17610)
基金
项目(119291)
科学(94370)
基金(87789)
研究(81878)
(79474)
国家(78834)
科学基金(67498)
社会(54122)
社会科(51506)
社会科学(51495)
(47627)
基金项目(47347)
自然(45104)
自然科(44178)
自然科学(44163)
自然科学基金(43413)
(40267)
教育(37500)
资助(33467)
编号(32604)
重点(26936)
(26504)
(25353)
(24972)
创新(24726)
成果(24353)
计划(23591)
科研(23521)
国家社会(23142)
(21933)
期刊
(60249)
经济(60249)
研究(38044)
学报(31425)
(29185)
科学(27008)
中国(26280)
大学(22529)
学学(21574)
管理(20548)
农业(20119)
(18423)
教育(14751)
业经(12313)
技术(11467)
经济研究(11167)
(10522)
(10019)
金融(10019)
财经(9675)
科技(9163)
(8828)
业大(8761)
商业(8362)
(8349)
图书(8344)
问题(7755)
农业大学(7569)
技术经济(7166)
(6899)
共检索到211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毋江波  毋晓刚  
在知识演化的历史中,书籍是知识保存、传承的重要介质。书籍的内容主要有知识、体裁和体例三大要素,是书籍核心价值的体现。由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变更和变化,体裁决定的知识表达与表述方式的变化,不同体例格式对于知识的不同组织,不同时空条件下人的主观参与,知识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表现为时空特征的变换、知识主体的转换以及知识意义的不同解读,反映了知识被人类选择、取舍的历史态度及其传承的现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毋江波  
文章以书籍制度的四个要素:文字、载体、形制与制作的历史沿革和发展为依托,分析了隐藏于各要素演化过程中的知识的演化取向和规律,表现为知识意义的转移与转化、消失与重生、知识主体的转换以及人们对知识选择性地扬弃,强调了书籍本身的文化性,说明了人类对知识的各种处理,使得知识随着历史的演进体现为一种非人为预设的发展取向。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最近在做《王重民全集》的编纂和相关研究工作。王重民先生经历的一件事情可以拍成电影,也是不少人熟知的。1941年,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王重民奉驻美大使胡适先生的个人出资委派,秘密回国,前往被日军占领的上海,试图将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于上海法租界内的大量珍贵善本运至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以避免其遭日匪劫掠之大厄。在袁同礼、钱存训等图书馆先辈的不懈努力下,经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情节,终得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玉圣  
美国书籍在中国杨玉圣(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29日)据不完全估计,1979年至今,我国出版的美国翻译书籍不会低于5000种,其中约70%与美国或美国问题研究有关,而美国文学作品占相当大部分;其余则是由美国人撰写的其他著作的中文译本。美国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晋业  
书籍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但现在部分艺术设计院校的书籍设计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本文从书籍设计的新概念出发,通过实际项目课题的介入,重点论述书籍设计课程标准的构建、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以期能为书籍设计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国宣  
从17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上半叶,历经近300年而未歇的北京琉璃厂书业维系了中国的南北文化交流甚至整个东亚汉文化圈的学术互动。由清代文献大家李文藻创作的《琉璃厂书肆记》是在琉璃厂书业鼎盛之始第一篇详实记述琉璃厂书肆及书商情况的作品,备受后世学者盛赞。文章借鉴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维度,深层解读《琉璃厂书肆记》,在传统文献学视阈之外,全面地把握其社会文化史意义,别见天地。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何朝晖  
近年来中西比较方法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但迄今为止极少对这一方法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和反思。本研究通过梳理以中西比较方法开展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的若干主要论题,回顾中西书籍史比较研究的重要成就,从理论层面对中西书籍史比较研究进行剖析,将相关研究区分为参照对象、观察视角、研究领域、分支学科四个层次,认为开展中西比较研究具有开阔研究视野、发现和提出问题、破除西方中心论等意义与功用,同时也需要规避简单移植西方书籍史理论、不对等比较、本土意识欠缺等陷阱和误区,书籍史领域的中西会通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书籍史的书写,有赖于书籍史比较研究的深入开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顾媛媛  吴振韩  
从中国传统的和谐观念出发,阐释了中国传统和谐观在今天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分析了在书籍设计中传统和谐观与生态设计思想的内在统一,重点论述了在中国传统和谐观视域下现代书籍的生态设计问题,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拓展现代书籍设计的维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文武  黄训江  成丽  
本文在集聚视角下对要素流动引起产业演化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演化理论,建立了单一要素流动模型、多要素互动动态模型和集群视角下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多要素流动的微观动力和相互作用,以及在非流动要素调节下多要素流动如何引发产业演化和升级。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非流动性要素中,软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产业集群的"要素洼地"效应、"自我集聚"效应和"要素锁定"效应,促进要素集聚,引发产业规模增大;集群内"裂变"效应、社会网络资源和集群的开放性形成集群演化升级的基础;技术创新是集群能否升级的决定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邵文武  黄训江  成丽  
本文在集聚视角下对要素流动引起产业演化的微观机制进行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演化理论,建立了单一要素流动模型、多要素互动动态模型和集群视角下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多要素流动的微观动力和相互作用,以及在非流动要素调节下多要素流动如何引发产业演化和升级。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非流动性要素中,软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产业集群的"要素洼地"效应、"自我集聚"效应和"要素锁定"效应,促进要素集聚,引发产业规模增大;集群内"裂变"效应、社会网络资源和集群的开放性形成集群演化升级的基础;技术创新是集群能否升级的决定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宇  张志强  
约翰·B.亨奇所著《作为武器的图书》,作者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还原了二战期间美国图书走向海外市场的历史,揭示了图书在美国文化传播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的价值在于分析了战争为美国图书带来的机会、美国出版业与政府和军队的战时合作方式,探讨战争期间美国图书在海外的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左鹏军  
书籍的索引及其他左鹏军(摘自《书与人》1995年第2期)我想要一份索引。不同的学术书有不同的用处,可以用不同的读法,但我以为不管怎么用、怎样读,书后的索引大概总是必要的。一本书的正文之后,有一份人名地名索引,或者是主题词索引(或曰内容索引),对读者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李华伟,一个在世界图书馆界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响亮名字,在美国东亚图书馆界和中国图书馆界,几乎人人皆知、无人不景仰。这不仅是因为李华伟博士在图书馆事业上功勋卓著,达到了华美图书馆界迄今无人企及的领袖地位,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超越了图书馆学资讯学研究生院一流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而且是因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