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39)
2022(447)
2019(822)
2018(821)
2017(1477)
2016(907)
2015(1111)
2014(1117)
2013(1139)
2012(1295)
2011(1150)
2010(1242)
2009(1063)
2008(1187)
2007(1210)
2006(1265)
2005(1314)
2004(1200)
2003(1250)
2002(1219)
作者
(3194)
(2562)
(2530)
(2467)
(1660)
(1249)
(1161)
(1082)
(1005)
(972)
(889)
(885)
(871)
(868)
(859)
(832)
(817)
(806)
(769)
(744)
(713)
(670)
(624)
(610)
(606)
(605)
(584)
(557)
(551)
(541)
学科
(4052)
经济(4040)
管理(3336)
(2764)
(2304)
企业(2304)
(1767)
中国(1701)
(1685)
(1329)
(1319)
(1240)
银行(1240)
(1231)
税收(1228)
(1212)
(1191)
方法(1122)
(1068)
教育(1000)
制度(999)
(999)
理论(930)
(905)
金融(905)
业经(902)
(857)
财务(855)
财务管理(848)
体制(830)
机构
大学(15079)
学院(14431)
(6344)
经济(6149)
研究(5634)
中国(5309)
管理(4828)
(4220)
(3823)
理学(3482)
理学院(3436)
管理学(3360)
(3354)
管理学院(3331)
(3240)
科学(3069)
(2833)
中心(2741)
北京(2733)
财经(2724)
研究所(2639)
(2519)
(2415)
(2379)
人民(2320)
(2277)
(2241)
师范(2228)
银行(2206)
(2100)
基金
项目(5837)
研究(4872)
科学(4457)
基金(4104)
(3394)
国家(3344)
社会(2955)
科学基金(2816)
社会科(2759)
社会科学(2758)
教育(2282)
成果(2248)
(2137)
编号(2117)
资助(1897)
基金项目(1871)
(1775)
课题(1552)
自然(1540)
自然科(1498)
自然科学(1498)
自然科学基金(1470)
(1373)
(1365)
重点(1296)
(1285)
(1268)
大学(1248)
中国(1244)
国家社会(1229)
期刊
(10170)
经济(10170)
研究(7556)
中国(4838)
(3701)
(3061)
金融(3061)
教育(2664)
(2538)
学报(2189)
管理(2079)
科学(1921)
图书(1817)
财经(1684)
大学(1668)
(1611)
书馆(1487)
图书馆(1487)
(1464)
问题(1389)
业经(1384)
经济研究(1384)
学学(1376)
技术(1361)
(1322)
论坛(1322)
农业(1285)
会计(1284)
(1182)
(1176)
共检索到32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陈玉顺  郭卫宁  蒋业政  郜向荣  徐军华  马刘凤  
保存社会记忆、传递人类知识是书籍的基本功能。书籍在使用中有体现社会权力、制造生活方式的效用。它不会因载体的变化而消失。但纸质书籍会逐步被边缘化,乃至于最终消亡。参考文献35。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顾晓光  
最近在做《王重民全集》的编纂和相关研究工作。王重民先生经历的一件事情可以拍成电影,也是不少人熟知的。1941年,身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的王重民奉驻美大使胡适先生的个人出资委派,秘密回国,前往被日军占领的上海,试图将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于上海法租界内的大量珍贵善本运至美国国会图书馆暂存,以避免其遭日匪劫掠之大厄。在袁同礼、钱存训等图书馆先辈的不懈努力下,经历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情节,终得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玉圣  
美国书籍在中国杨玉圣(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29日)据不完全估计,1979年至今,我国出版的美国翻译书籍不会低于5000种,其中约70%与美国或美国问题研究有关,而美国文学作品占相当大部分;其余则是由美国人撰写的其他著作的中文译本。美国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宇  张志强  
约翰·B.亨奇所著《作为武器的图书》,作者通过严谨的史料考证,还原了二战期间美国图书走向海外市场的历史,揭示了图书在美国文化传播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书的价值在于分析了战争为美国图书带来的机会、美国出版业与政府和军队的战时合作方式,探讨战争期间美国图书在海外的影响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左鹏军  
书籍的索引及其他左鹏军(摘自《书与人》1995年第2期)我想要一份索引。不同的学术书有不同的用处,可以用不同的读法,但我以为不管怎么用、怎样读,书后的索引大概总是必要的。一本书的正文之后,有一份人名地名索引,或者是主题词索引(或曰内容索引),对读者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李华伟,一个在世界图书馆界享有极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响亮名字,在美国东亚图书馆界和中国图书馆界,几乎人人皆知、无人不景仰。这不仅是因为李华伟博士在图书馆事业上功勋卓著,达到了华美图书馆界迄今无人企及的领袖地位,在图书馆学术研究上硕果累累,超越了图书馆学资讯学研究生院一流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而且是因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安卫华  
本文介绍了借阅率较高的文学类书籍在上架前进行装订防护的小方法,以延长图书使用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建蓉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升  
依据《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结合其他史料,探讨明代士大夫间以书为礼现象,发现:第一,以书为礼是明代士大夫日常交往的普遍行为:赠书者多为中上层士人;所赠书以家刻本和官书为主;以书为礼是双向的,体现了礼尚往来的原则。第二,明代士大夫普遍以书为礼的主要原因有:受传统上诗文、图书赠送的影响;明代中期以后出版业发达,刻印图书更方便;书是雅礼之一,符合士大夫对礼物的期待;明代历日颁发制度导致赠送历日成为特权阶层联络感情甚至贿赂的普遍选择。第三,明代中期以后以书为礼现象产生了异化:一方面,代表雅礼的书帕徒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彭俊玲  
国外对印刷文字与书籍史的研究新动向彭俊玲(河北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当今,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呈迭起,筹建“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相继问世,电子媒介在传播信息、交流知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人预言:电子时代不久将取代传统的印刷时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胡孝德  
本文从清代(1644—1840)输入日本汉籍的渠道、数量、价格和利润等方面考察了中日书籍贸易的情况。本文认为清朝时期中国书籍输入日本的数量较以往朝代更大,种类更多,其原因不仅在于日本各阶层的需求大大增加,书籍的巨大利润也是重要的因素。输入日本的汉籍除了传统的文化交流外,作为贸易商品的特点突显出来,书籍的价格在原产地中国与在销售地日本相比,差距很大,商人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输入日本汉籍的渠道也由僧侣携带为主变成由商人携带为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3卷6册)荣获第六届(2016)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第二届(2016)孙冶方金融创新奖著作奖《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共三卷,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别选择50位和48位代表人物,梳理其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概括其精华,阐述其背景,评价其价值,第三卷以百年来金融学术动态和具有学术含量的金融史实为基础,概括成17个专题,梳理评介了71位有识之士和经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钱昆  
《中国阅读通史》的出版是我国阅读史研究的重要成果。文章从书籍变迁的简帛书、写本书、印本书、机械印刷、计算机与电子出版物、数字出版与新媒体阅读六大时期来展开研究,说明书籍变迁对阅读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全解生  
作者猜想:菊酯试剂、樟脑片、敌百虫药剂等可以蒸发、升华、挥发的物质,其气流受到机械和电场的谐振,就会像空气受到机械振动产生声波一样生成剂波。根据猜想,作者成功制作了剂波发生器,该设备装有稀土和机电谐振腔,能使制剂汽化温度显著降低、汽流活化能增加,进而使剂波速率、总能量、活性、活化能等比制剂汽流显著增加。剂波传播迅速、分布均匀,防治书籍病虫害效果甚佳,对蚊蝇驱除率为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