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6)
2023(6065)
2022(4901)
2021(4802)
2020(3882)
2019(8950)
2018(8846)
2017(15996)
2016(8661)
2015(10167)
2014(10100)
2013(9869)
2012(9314)
2011(8721)
2010(8462)
2009(7868)
2008(7611)
2007(6609)
2006(5769)
2005(5354)
作者
(25222)
(21089)
(20958)
(20034)
(13310)
(9955)
(9501)
(8349)
(8164)
(7383)
(7324)
(7043)
(6907)
(6856)
(6809)
(6500)
(6311)
(6079)
(5968)
(5765)
(5479)
(5071)
(5063)
(4855)
(4667)
(4626)
(4618)
(4437)
(4405)
(4251)
学科
(36918)
经济(36869)
管理(20789)
(17122)
方法(15158)
中国(14625)
数学(13784)
数学方法(13716)
(12439)
企业(12439)
(9824)
(9712)
贸易(9707)
(9568)
(9034)
(8066)
(7947)
(7717)
(7255)
银行(7241)
(7107)
(6804)
金融(6797)
业经(6356)
关系(6134)
农业(5888)
环境(5791)
(5433)
(5429)
体制(5110)
机构
大学(126917)
学院(124009)
(59315)
经济(58390)
研究(52077)
管理(42672)
中国(40986)
理学(36004)
理学院(35544)
管理学(35050)
管理学院(34810)
科学(29435)
(28744)
(26509)
(25912)
研究所(24310)
中心(22223)
(21934)
财经(20608)
经济学(19966)
(19120)
北京(18924)
(18813)
经济学院(17930)
农业(17327)
(17170)
业大(17083)
(16458)
师范(16260)
科学院(15992)
基金
项目(82666)
科学(65245)
基金(61827)
研究(61280)
(55334)
国家(54960)
科学基金(45396)
社会(40423)
社会科(38349)
社会科学(38344)
基金项目(31333)
(28301)
教育(27753)
自然(27269)
自然科(26676)
自然科学(26665)
自然科学基金(26213)
资助(25992)
(25672)
编号(23238)
成果(20088)
(19962)
中国(19781)
重点(19185)
国家社会(18470)
(18226)
课题(17037)
教育部(17019)
(16791)
创新(15948)
期刊
(63957)
经济(63957)
研究(41582)
中国(28986)
学报(21532)
(20329)
科学(19633)
(18948)
管理(16462)
大学(16382)
学学(15347)
教育(14766)
农业(14106)
(12169)
金融(12169)
经济研究(12038)
财经(11000)
技术(9886)
(9834)
(9698)
世界(9560)
国际(9069)
问题(8848)
(8465)
业经(8208)
(5828)
统计(5794)
(5622)
论坛(5622)
技术经济(5607)
共检索到196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洋  
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叠山理水及建筑物造型上充分发挥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用线的轻重、刚柔和转折等变化及线条在画面上的排列组合,表现结构、空间、层次、节奏韵律及装饰风格。这种富有意味形式的线条又对园林意境美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参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是点醒园林意境的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且是独立的审美对象。以欣赏书法为旨的碑林,是继建筑、山水、植物三大造园要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元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华海镜  金荷仙  
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的都是自然山水,两者理论上极为相通。本文着重从立意、取舍、虚实、透视、掇山叠石皴法、树木配置和建筑等角度进行比较剖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絮飞  李国新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可能更关注园林植物的生态意义和外在审美因素;事实上,作为园林的主要语素之一,园林植物还承载了文化内涵、情感因素和吉祥寓意等精神方面的意义。要想对园林植物有更为透彻的认识,就要尽量对其精神内涵进行研究和阐释,只有这样才真正做到对植物的"悟对神通"。把握园林植物语素的综合审美意蕴,在造园中更好地加以运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彭巧  傅德亮  徐剑锋  
中国古典园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艺术精神与性格,并由此体现在园林的风格、布局以及审美情趣上。而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儒、道、禅以及风水的哲学思想对于这些建园因素,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派思想的精神实质出发,探讨它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参2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卢山  陈楚文  王欣  金海燕  
通过较为丰富的史料,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浅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置石立峰的发展历程,热衷峰石的原由以及品石的标准等内容,旨在学习其精华,为现代园林实践服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伦虎  
我国古典园林在其形成的那天起,就同山水画、山水诗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它在世界的园林体系中属自然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发端于殷商,觉醒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其中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抛弃了以宫室楼阁为主,禽兽充满囿中的形式,而继承了古代“三山一池”的传统,并迅速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当时文人和士大夫受到政治动乱和佛、道出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杨絮飞  
“兼工带写”是中国画的重要艺术处理手法,它集“工笔”的风格精丽和“写意”的简括的优势于一身,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中艺术处理手法也有这种“兼工带写”的技法。具体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其园林建筑和建筑装饰的工巧和精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写意”艺术处理手法主要表现在园林中实景的“写意”处理和园林中诗化的艺术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工笔”和“写意”手法的辩证统一,水乳交融———“兼工带写”,这种艺术处理手法可以使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相依,疏密相映,开合自然,张弛得当的艺术效果。参1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学峰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作者均为士大夫文人,他们有共同的审美思想和艺术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之谓文人园,在其设计和建造中多借用文人画的理论。文人画与文人园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中强调“师法自然”,追求自然之天然情趣;借物咏志,借景抒情,传达文人情怀。在立意和布局上遵循“以少胜多”“意到笔不到”的原则,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关系。在意境的创造中,追求诗情画意,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的精神内核,这种人文精神不仅透射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亭一榭,也必将在中国现代园林发展中重放光芒。参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萱春  
通过对景观题名和景观本身、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景观题名与社会时代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究景观题名的功能和意义,对其命名依据和表现进行系统的分析。从景观题名与景观本身的关系看,景观题名往往能直接反映或间接影射出景观本身的内容或主题,实现能指功能;从阐释性层面来考察二者之间的意义可分为写实与象征2种类型;从景观题名涵盖景观内容范围不同则表现为标志和隐蕴2个方面。从景观题名和作者读者关系看,景观题名是作者创作的一部分,反映作者的心理和意图,同时也将读者因素考虑在内;从景名中有无感情成分来考察可以分为有我与无我;从景名是否首次被创作出来方面看可以分为单篇与系列。文学惯例和与从众心理使景名在社会时代的影响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沈永宝  
绿篱是我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依据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本研究的特点,将中国古典园林绿篱的发展历程分成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以历代描写园林的诗文为基础,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绿篱景观的发展。最后,提出古典园林绿篱景观应朝着空间营造、视线引导、空间主景以及空间衬景的方向发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杨絮飞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方式的综合的空间造型艺术。其中,听觉美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高妙境界之一。要实现中国古典园林"雅静之至"的理想境界,确实也离不开令人荡气回肠的听觉因素。在园林中听觉与视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建构园林的各种因素,包括人为因素都可以形成听觉美。园林听觉美对现代景观的效果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君  苏雪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海燕  
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立意、情趣、动态序列及选景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归纳出中国古典园林的 6个艺术特点 ,并从“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诗情画意”的人文审美角度 ,提出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的粗略看法。参 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何征  
中国园林雕塑源远流长,“石头”文化开创了园林雕塑的先河,它体现着一种文化和审美,象征着一种精神和意境。雕塑是环境艺术,它具有依附性,雕塑家的作品创作仅仅是完成了室内创作的一部分,园林雕塑重要的是要接受大环境的检验,一件优秀的作品,是艺术和环境诸方面的统一体。“神形兼备”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有形与神、神与境的完美统一才是园林雕塑的完美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