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
- 2023(28)
- 2022(9)
- 2021(9)
- 2020(5)
- 2019(10)
- 2018(13)
- 2017(22)
- 2016(12)
- 2015(20)
- 2014(14)
- 2013(9)
- 2012(16)
- 2011(9)
- 2010(17)
- 2009(13)
- 2008(11)
- 2007(21)
- 2006(14)
- 2005(23)
- 学科
- 研究(31)
- 汉(29)
- 汉语(29)
- 语(29)
- 语文(29)
- 教材(23)
- 材(23)
- 管理(23)
- 教学(14)
- 学(13)
- 理论(13)
- 政治(12)
- 学法(11)
- 教学法(11)
- 济(11)
- 经济(11)
- 教育(10)
- 经济学(10)
- 学理(9)
- 学理论(9)
- 历史(8)
- 文化(8)
- 数学(7)
- 课程(7)
- 专题(6)
- 专题研究(6)
- 图书(6)
- 年(6)
- 思想(6)
- 化学(5)
- 机构
- 大学(230)
- 学院(163)
- 师范(154)
- 范(154)
- 师范大学(140)
- 教育(111)
- 研究(81)
- 京(58)
- 所(56)
- 教育学(56)
- 研究所(56)
- 科学(45)
- 华东(42)
- 华东师范(42)
- 华东师范大学(42)
- 教育学院(42)
- 课程(41)
- 教学(37)
- 北京(34)
- 江(32)
- 教学研究(31)
- 中心(29)
- 学学(26)
- 南京(24)
- 教育科(24)
- 教育科学(24)
- 艺(24)
- 中国(23)
- 京师(23)
- 术(23)
共检索到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雁
《中国书法三千年》为知名海外华人书法家凌云超先生毕生治书的心得之作,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书道、训育书艺传人良为有益。因此,南京大学出版社即以凌先生该书油印稿本为底本,由扬州书法家李名方先生校订后,日前重印了简体竖排21开本上市。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林
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每天面对大量审计事项,有时会感觉审计沟通方式不对、报告表述词不达意或审计结论依据不够充分等,每当这时,我会静下心来思考。于我来讲,最好的静心方式就是提笔写上几字,越来越感觉书法和审计之间有许多相似、相通之处。一是舒心书法修身养性,练习时气息通达、舒心顺气,气顺则思想活跃,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者"书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兰亭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本文着重考察教科书的缘起,教科书编辑中教材选择与组织的原则、教科书行政的不同选择、教科书的局限性。着重说明的是历史上教科书随"教材"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如今教科书的性质与功能也将随着"教材"观念进一步变化而变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智昌
德国的国际教科书对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的一项为了推动和平的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与法国、波兰、以色列、俄国、罗马尼亚、英国、丹麦、印度、日本、突尼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一项工作。1988年以来,德国与中国也开展了历史、地理教科书的对话,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主要以德法、德波、德中的教科书对话来分析德国这项活动的过程、目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德国 教科书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治平
信息技术使教科书的技术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教科书的载体形式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这种变化是继工业化印刷技术发明以来又一次深刻的技术变革。正如十七、十八世纪印刷术改变了书的历史,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历史一样,新的信息技术将再一次改变书的历史,进而对教育产生新的影响。
关键词:
教科书 技术 演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定一
在学习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同时,教科书的权威性也受到学生的质疑,早在1997年华东师大一附中在开展"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时我就亲历了这一过程。遗憾的是,高一学生在第一篇质疑中指出的科学错误一直保留至今(1998年7月第二版,2002年7月第5次印刷),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不能再误人子弟了。高二学生所写的第二篇文章对"征服自然"提出的质疑也拖延到了五年后才予以改正,2002年6月第6次印刷的教材终于在"社会生产力"的定义中删去"征服自然"的字样,改为"人们改造自然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叫做社会生产力"。第三篇文章原载2003年9月10日法国《周末三日》周刊,本刊转载自2003年9月26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代模
贤师燕主家声远徽嗣汾阳世泽长这是我老家朝门的一副联。这门联的书法堪称上乘,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受父辈们的影响,我从小爱上写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爱好日益成为生命与生活的有机构成成为人生追梦圆梦的动力因素,甚至成为我为人处世的一张名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记得那是2001年,在一个金秋之夜偶得一梦。梦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端坐云间,右手握一巨笔,左手轻摇羽扇,指着一幅从天挂到地的奇书墨宝,令我默诵、品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赵长林
科学教科书的话语结构其实隐喻着“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更加隐蔽。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教科书的编制与话语选择必然反映着它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科学教科书中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科学教科书 语境 意识形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丹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不断冲击着知识及其创造、获取、认证和使用方式,并引发了两次重大的知识转型:从特定崇拜下的知识统治,转型为科学发展中的知识解放,再到科技迸发后的知识超载。教科书作为知识的具体化与传播的载体,必然会受到知识转型的影响。教科书内在的本质属性呈现出迭代演进的特征:从关注知识本身的有限知识经验的复制品,到借助教学传授"一切知识"的载体,再成为目标导向下帮助知识建构与生成的助学工具。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外在的形式表征也发生了改变:从源于神话歌舞与典籍传记的知识集锦,转型为普及化教育时期知识筛选重组后的学科教科书,再到标准化时代中获取旧知识、创造新知识的学习方案,最终实现了教科书从源于知识,到等于知识,再到基于知识的嬗变。由此,一种学习中心的教科书得以出现。
关键词:
知识转型 教科书 学习中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毕苑
教科书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诞生物。基督教在华传教士于1877年成立学校教科书委员会(School and T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他们的工作对中国教科书的产生起到了很大作用。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使用的几种教科书是可考的“教科书”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教科书”在官方文牍中出现的时间稍晚一些。最早大约在1901年初,刘坤一、张之洞在其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在“教科书”的意义上使用了“教科之书”的说法。1904年初的《奏定学务纲要》中,对“教科书”的编纂使用作了详细的规定。教科书与近代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传播载体,担当了近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