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1)
- 2023(5658)
- 2022(4597)
- 2021(4750)
- 2020(3649)
- 2019(8750)
- 2018(8664)
- 2017(13640)
- 2016(8345)
- 2015(9816)
- 2014(9701)
- 2013(8862)
- 2012(8365)
- 2011(8049)
- 2010(8038)
- 2009(6862)
- 2008(6631)
- 2007(5774)
- 2006(5206)
- 2005(4960)
- 学科
- 济(28947)
- 经济(28924)
- 教育(18955)
- 中国(18450)
- 管理(13944)
- 方法(12837)
- 数学(12040)
- 数学方法(11963)
- 业(11291)
- 贸(8739)
- 贸易(8732)
- 易(8655)
- 企(7459)
- 企业(7459)
- 农(7177)
- 理论(6856)
- 学(6736)
- 发(6663)
- 教学(5904)
- 发展(5811)
- 展(5689)
- 财(5494)
- 关系(5477)
- 出(5242)
- 制(5174)
- 银(4816)
- 银行(4816)
- 行(4766)
- 业经(4531)
- 技术(4487)
- 机构
- 大学(115904)
- 学院(107980)
- 济(48540)
- 研究(47973)
- 经济(47743)
- 管理(32250)
- 中国(31264)
- 理学(27492)
- 教育(27324)
- 京(27127)
- 理学院(27041)
- 管理学(26619)
- 管理学院(26377)
- 范(24939)
- 师范(24869)
- 科学(24471)
- 所(23226)
- 研究所(21333)
- 师范大学(21098)
- 财(20482)
- 北京(19028)
- 中心(18964)
- 经济学(17188)
- 院(17035)
- 财经(16581)
- 经(15556)
- 经济学院(15479)
- 江(14910)
- 研究院(13294)
- 研究中心(13282)
- 基金
- 项目(67786)
- 研究(58618)
- 科学(55987)
- 基金(48849)
- 家(41911)
- 国家(41476)
- 社会(37483)
- 社会科(35377)
- 社会科学(35373)
- 教育(35178)
- 科学基金(34226)
- 编号(24325)
- 基金项目(23828)
- 划(23277)
- 成果(23140)
- 省(23024)
- 课题(20674)
- 资助(20340)
- 部(19197)
- 自然(18061)
- 中国(17882)
- 自然科(17676)
- 自然科学(17671)
- 教育部(17588)
- 自然科学基金(17403)
- 重点(17238)
- 年(17217)
- 发(16250)
- 性(16198)
- 国家社会(16028)
共检索到177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延明
我和《中国高等教育》的结缘,始于1983年《高教战线》第三期,刊登了我采写南京大学王颖教授的稿件,后来又发了几篇,想来已经整整35年。35年,倏忽之间。我与《中国高等教育》相知,相交,不离不弃,互相欣赏。我总以为,一本好的期刊,一定是经世致用的。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互相帮衬,相得益彰。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等教育肩负神圣的使命。应加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学治理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 高等教育 使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否助推中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是一个亟需探究的重大命题。"新时代高等教育"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理解,并具有两种叙事语境:一种是中国语境的叙事,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崛起推力下产生的高等教育"中国模式"初具雏形;另一种是全球语境的叙事,主要指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高等教育可能产生颠覆性变化。"高等教育新时代"则侧重于对高等教育内在本质的理解,乃将各国高等教育模式置于全球竞争的背景中讨论,完全是一种全球语境的叙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一国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必须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价值兼备的思想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背景下中国在开创"高等教育新时代"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语境的"新时代"赋予了中国高等教育本土价值和道路自信,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阶段性问题仍较突出;全球语境的"新时代"则有利于抹平高等教育竞争中的文化差异,但中国高等教育能否贡献本土化和国际化兼备的思想体系仍待考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世奇
曾一度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经济学说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宝库,其内容广博而精深,更不乏天才的主张和智慧的灼见。今天,改革与发展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实验场所,这必将使我国的经济学再度走向辉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明确责任与担当。要运用"新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抓准"真问题";要提倡探索"边实践、边研究、边应用、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的"新模式",坚持从"真问题"出发,做好"真研究";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国际视野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新境界",努力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真创新";要真正把高等教育研究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向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同向而行,在回应关切、服务需求中作出"新贡献",真正满足服务人民、回应需求、创新理论、科学决策、推动实践等多方面需求,做好资政、咨教、咨询服务,切实保证所取得的成果"真管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先哲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内外空间皆面临转型实践难题,亟须以研究的"空间转向"破题。根据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转型的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空间生产的市场性推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实践转型,向具有市场优势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部沿海城市群高度集聚;新时代以来重视高校内部学习空间改造的趋势,表征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隐性空间权力转型;以"媒介化社会"和"时空压缩"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时代的到来,引发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具象空间转型甚至异化,并酝酿新的高等教育变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辅林
从内地来到香港,一个月薪只有60元的16岁从打工仔,自学成才,30余年在印刷业锲而不舍,他创办的星光集团,如今成为香港印刷业最有影响的企业,并发展为跨国公司,这就是儒商林光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加强党的领导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立德树人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任务。建设一流学科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标志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进入了新阶段,呈现出新特征,承载着新使命,担负着新任务。
关键词:
习近平 基础工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当代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包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出人民性、时代性、战略性和开放性等鲜明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加速由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迈进,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历史性跨越,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策源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高等教育发展内外环境正经历深刻变革,需要有效应对多重挑战。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内在逻辑,必须牢牢坚持人才为基、内涵为本,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必须牢牢坚持一流标准、标杆引领,走好重点建设之路;必须牢牢坚持全球视野、开放竞争,走好合作共赢之路。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等教育 变革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中,确定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举措,既高度重视增强教育系统自身实力,又看重教育系统服务“五位一体”建设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铁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他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给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期刊的新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将以崭新的强国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将展现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等的领袖风范。在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同样将翻开新篇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兴未艾,昭示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崭新前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迫切需要高等教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