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5)
- 2023(3454)
- 2022(2794)
- 2021(2526)
- 2020(1913)
- 2019(4403)
- 2018(4087)
- 2017(7455)
- 2016(4058)
- 2015(4527)
- 2014(4654)
- 2013(4768)
- 2012(4779)
- 2011(4232)
- 2010(4158)
- 2009(3966)
- 2008(3697)
- 2007(3222)
- 2006(2877)
- 2005(2487)
- 学科
- 济(26232)
- 经济(26216)
- 农(11736)
- 地方(11358)
- 方法(9816)
- 农业(8926)
- 数学(8132)
- 数学方法(8085)
- 业(8082)
- 业经(7691)
- 中国(6937)
- 管理(6272)
- 地方经济(5955)
- 农业经济(5181)
- 发(4758)
- 企(4704)
- 企业(4704)
- 财(4340)
- 学(4155)
- 发展(4081)
- 展(4072)
- 文化(3763)
- 收入(3761)
- 产业(3649)
- 建设(3028)
- 理论(3016)
- 教育(2918)
- 和(2905)
- 融(2768)
- 金融(2765)
- 机构
- 学院(62381)
- 大学(60126)
- 济(26541)
- 经济(26021)
- 研究(23043)
- 管理(20330)
- 理学(17585)
- 理学院(17271)
- 管理学(16904)
- 管理学院(16779)
- 中国(15548)
- 科学(14183)
- 京(11964)
- 所(11556)
- 农(11329)
- 财(11029)
- 范(10821)
- 师范(10757)
- 研究所(10608)
- 中心(10421)
- 南(9515)
- 经济学(9215)
- 江(8707)
- 财经(8705)
- 业大(8595)
- 农业(8566)
- 师范大学(8491)
- 经济学院(8462)
- 省(8057)
- 州(7981)
- 基金
- 项目(43380)
- 科学(33955)
- 研究(33072)
- 基金(30807)
- 家(26821)
- 国家(26532)
- 社会(22512)
- 科学基金(21993)
- 社会科(21155)
- 社会科学(21149)
- 省(17999)
- 基金项目(16540)
- 教育(14526)
- 划(14087)
- 编号(13236)
- 自然(12239)
- 自然科(11936)
- 自然科学(11934)
- 资助(11792)
- 自然科学基金(11705)
- 成果(11199)
- 发(11083)
- 重点(10118)
- 课题(9660)
- 国家社会(9583)
- 部(9218)
- 发展(9213)
- 展(9107)
- 创(8520)
- 社科(8324)
共检索到93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舒静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闽南地区歌谣蕴藏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其流传范围包含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同时辐射台湾、东南亚地区,歌谣类别包含泉州歌谣、漳州歌谣、诏安歌谣和安溪歌谣。闽南地区歌谣蕴含丰富的地方文化,它既是真实记录闽南人民跨海奋斗的文化图志,也是展现闽南地区民众生活、鲜活再现闽南地方风俗的文化长廊,它还传递着闽南民间文化知识,起到道德教化的作用。
关键词:
闽南地区歌谣 闽南文化 文化内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珍
闽南地区,是指泉州、漳州、厦门三市周围操闽南方言的广大城乡。这里是福建省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被誉为闽南“金三角。”城镇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闽南地区背靠戴云山脉,面向海洋,四季如春,物产富饶,人口密集,历来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紧凑,平均每隔三至五公里就有一个建制镇、众多城镇又簇拥着厦门、漳州、泉州闽南三市。由于语言相通,交通便捷,文化类同,闽南地区城镇商业街的建设一般具在以下风格:(一)商业街的建设有浓郁的中原文化的遗风。据资料记载,闽南人的祖先大多是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菁 洪婉娜
通过构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4个方面的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粤东和闽南地区7个城市近17年的人居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近17年在粤东与闽南七市中,厦门的人居环境最好,改善程度最大,泉州次之,漳州紧随其后;汕头和潮州的人居环境较好,但改善较小,揭阳和汕尾的人居环境较差,但改善程度较大。(2)粤东与闽南地区的人居环境均在不断改善,空间格局基本稳定,但闽南地区人居环境改善的程度大于粤东地区,且两个地区的人居环境差异化处于较高的水平。(3)影响粤东和闽南地区人居环境变化的主要因子是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水平。(4)未来粤东与闽南地区的发展需要加强空间地域发展联动,依托区位、地缘、交通和政策等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村宅基地闲置部分科学有序的退出是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重要途径,而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农户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选取闽南地区3个地市内21个自然村作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各因子对闽南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1)闽南地区农户中有意愿退出宅基地的比例约为30%;(2)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生活环境、农业收入比重、职业培训情况、家庭宅基地面积、住房成新度、家庭总人数、退地政策了解程度、户主年龄;(3)其中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年总收入、退地政策了解程度和职业培训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作用方向为负。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将宅基地退出与就业培训、产业发展、农民安居、政策宣传相结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文力 陈丽香
文章通过回顾闽南经济发展沿革,从区域文化角度剖析了经济发展的本质原因,并对如何构建与闽南文化相匹配的经济模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闽南 闽南文化 闽南经济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琳琳
根据2013年1月和7月对闽南沿海地区(厦门、漳州、泉州)水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调查,探讨该地区不同类型水产品中PAEs的残留水平和分布特征,并对PAEs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水鱼类PAEs总量为2.45×102-1.13×103μg/kg(湿重,下同),均值为6.78×102μg/kg;淡水鱼类PAEs含量范围为4.36×102-1.37×103μg/kg,均值为8.73×102μg/kg;虾类PAEs含量范围为3.22×102-1.27×103μg/kg,均值为7.76×102μg/kg;蟹类PAEs含量范围为6.17×102-1.20×103μg/k...
关键词:
闽南地区 PAEs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卢振彬 戴泉水 颜尤明
本文以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群聚资源的变动趋势为依据,建立了闽南地区灯光围网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与前三年夏汛(6~9月)单位日渔获量的平均值的一元回归方程,预报复汛单位日渔获量。并以此推算汛总渔获量和单位汛渔获量的预报值。该预报可比1982年和1989年报道的两种预报法提前3~4个月发布。在1992~1995年的现场预报,准确率在76.70~99.85,平均90.85%。
关键词:
预报 渔获量 灯光围网 闽南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及融合动力机制等梳理分析,基于此以厦门《闽南神韵》为研究对象,对《闽南神韵》的发展概况、特点、融合效应和融合动力机制等进行分析,提出以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表现形式的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并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注重艺术创新与文化原真性;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与相关文化、旅游企业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体系等融合对策。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风华 隋雨佳 李博 金晨
本文结合技术采纳、用户行为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以高德地图方言语音导航为研究情景,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Hong和Tam提出的研究框架,从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悦性、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影响几个方面入手,构建故乡依附感对乡音导航的使用意愿模型并加以实证检验,以期识别故乡依附感影响乡音导航意愿的关键路径。本文采用情景问卷调查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故乡依附感显著影响用户对乡音导航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悦性、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影响,且影响系数均较高。感知易用性、个性化需求和社会影响因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故乡依附感 应用软件 方言导航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枬 古志华
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变迁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的文化变迁和基础教育发展的实地考察发现,基础教育发展与文化变迁相互影响,文化变迁构成了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基础教育在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忽视甚至消解。基础教育的任务应是协调民族文化多元传承和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以服务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嘉璇
闽台传统歌谣直白质朴、平易上口,题材大多是以反映闽台民俗生活、表达人民思想心声为主,从闽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歌谣《一只鸟仔》的方言特性、人文特征和民族性等方面着重探析作品当中蕴含的地域文化特性,以局部放眼整体,剖析传统歌谣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万驰
当今中国存在乡土文化流失的问题,乡土课程建设成为振兴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举措。以歌谣研究为个案来考察民国时期知识精英的乡土课程实验,可以丰富课程史研究议题,深化乡土课程理解。民国时期知识精英开展乡土课程实验的成功经验包括三点:第一,知识精英能够扎根于地方文化教育传统,且接受西方乡土文化思潮的影响。这促发知识精英产生乡土文化自觉意识和视界的转向。第二,以歌谣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研究能够在学界顺利开展,与知识精英在教育界中得到中小学界以及社会教育界的支持密切有关。学校教师及民众教育人士开展了歌谣学研究,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将之作为学校教材以及民众读物的内容。第三,歌谣课程实验的知识根基是历时已久的现代乡土学术研究。同时,这场知识精英主导的乡土课程实验也面临了诸多挫折,虽然得到学界的大力支持,但还是遭遇部分保守知识分子与世人的排斥与不理解,这使得课程实验的开展面临困难。
关键词:
知识精英 乡土课程 歌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培洪 李可润 吴小刚
为构建乡村景观意象评估模式以理解乡村景观消逝的症结,基于乡情构建景观意象评估的初步体系,使用模糊德尔菲筛选评估因子,并以闽南乡村为例,通过问卷评测各因子,再采用多准则折衷评估法评估闽南乡村景观意象。结果表明,在视觉认知方面,自然性与生动性是闽南乡村最重要的景观要素;在乡村情感方面,依赖感与归属感是最需改善的目标。实证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估模式能明晰景观现状的优劣势,可为延续乡村景观意象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