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7)
2023(9314)
2022(7775)
2021(7070)
2020(5416)
2019(12471)
2018(12285)
2017(22751)
2016(12315)
2015(13827)
2014(13721)
2013(13772)
2012(13003)
2011(12042)
2010(11955)
2009(10737)
2008(10336)
2007(9250)
2006(8498)
2005(7890)
作者
(36242)
(30268)
(30265)
(28387)
(19390)
(14718)
(13661)
(11687)
(11635)
(10932)
(10304)
(10227)
(9928)
(9548)
(9545)
(9358)
(8886)
(8872)
(8744)
(8651)
(7658)
(7532)
(7305)
(7039)
(6857)
(6818)
(6795)
(6612)
(6215)
(6080)
学科
(57601)
经济(57543)
(28763)
管理(27302)
地方(24245)
(22238)
中国(20752)
(18826)
企业(18826)
农业(15846)
业经(15279)
方法(14015)
(13248)
地方经济(12515)
数学(11907)
数学方法(11811)
(11790)
(10436)
发展(10349)
(10326)
(10063)
金融(10060)
(9605)
银行(9581)
环境(9505)
(9362)
(9312)
(8769)
贸易(8754)
农业经济(8290)
机构
学院(171791)
大学(167776)
(69333)
经济(67691)
研究(67512)
管理(58627)
中国(51786)
理学(48703)
理学院(47910)
管理学(47113)
管理学院(46778)
科学(41956)
(37855)
(34964)
(33821)
(32257)
研究所(31414)
中心(30764)
(28432)
(27239)
师范(26971)
农业(25905)
业大(25396)
北京(24468)
(24454)
财经(23959)
(23385)
(22746)
师范大学(21601)
(21479)
基金
项目(111133)
科学(86699)
研究(84307)
基金(77318)
(67492)
国家(66813)
科学基金(56092)
社会(52632)
社会科(49583)
社会科学(49573)
(45962)
基金项目(41613)
(38135)
教育(36806)
编号(35084)
自然(34093)
自然科(33176)
自然科学(33170)
自然科学基金(32530)
(31540)
资助(29552)
成果(29002)
课题(25793)
发展(25541)
重点(25479)
(25094)
(23015)
(23004)
国家社会(21460)
创新(21457)
期刊
(91471)
经济(91471)
研究(56362)
中国(44263)
(35145)
学报(26863)
科学(26358)
农业(23997)
(23823)
教育(22533)
管理(21831)
(20358)
金融(20358)
大学(20152)
学学(18718)
业经(17269)
技术(14705)
经济研究(13633)
(12142)
问题(12136)
财经(11278)
资源(10173)
(9859)
(9816)
图书(9228)
(8810)
世界(8403)
现代(8328)
(8314)
论坛(8314)
共检索到283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秀英  
乡镇负债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问题。要从根本上化解乡镇负债,就必须了解它们形成的真实机理, 本文以西部不发达地区为例,就乡镇负债形成的原因做一总体上的分析探讨。一、经济不发达导致乡镇财源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财政收入规模小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基础原因。我国西部地区大多自然条件差,多数为地处偏僻的农业区,绝大多数乡镇的经济结构属于农业主导型或农业依托型,受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影响突出。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增产不增收,农村弃田抛荒现象严重, 导致农村税源萎缩。从非农产业的发展看,乡镇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很多乡镇企业因结构不合理、运行机制不灵活以及债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铁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蓬勃发展,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辟新的就业门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吸纳了9200万农村劳动力,相当于国营企业职工总数的80%,乡镇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向国家交纳税金420亿元,创汇120亿美元。如今,乡镇企业对于保证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和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国的经济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傅秀兰  
以湘西自治州吉首市乡镇情况为例,以经济不发达地区乡镇图书馆的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乡镇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指出问题的根源及成因,并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异煌  方承  
我国农村经济变革的重大成就之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东部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一翼,在许多地方甚至是“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却犹如一泓池水过分安稳而平静。然而,没有乡镇企业的超越发展,要实现不发达地区农村的繁荣乃至于整个中国农村的现代化,都将是困难的。因此,考察和探索加速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子,显得十分急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玉奇  
在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产权结构中,乡镇办企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这类企业的出资人是乡镇政府,因而,其所有制属性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集体所有,而是国家所有。这样,就使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产权结构具有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特征。这种产权结构的形成,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是分不开的。从目前情况看,乡镇办企业较多地染有传统国有企业的种种弊病,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裕棣  
在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发展总会有先有后,也就是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我们按照国际惯例,以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发展水平的标准。1988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078元,在30个省市中,贵州、广西、云南三省收入最低。又属贵州人均收入最低,只有578元。是全国人均收入的54%。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收入4501元,其与贵州省的差距达3923元,相当于全国人均收入的3.64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琦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然而,通过在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无论在法人治理结构还是在行业管理体制及经营风险补偿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限制其健康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基于此,本文提出创新思路:在法人治理结构上采取“动态”的股份合作制;在经营上实行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混合经营制;在行业管理上实行省级信用联社和县(市)级信用社的两级法人体制。并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对这一创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段庆林  
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问题:差距、原因、对策段庆林一1978-1995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从133.57元增加到1578元,增长10.8倍。三个经济地带中,东部增长12倍,中部增长11.2倍,西部增长7.3倍,其中宁夏增长7.9倍。各种地区及类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万力勇  
我国政府把通过远程教育方式提高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确定为西部开发战略的一项战略重点,也作为一项面向偏远地区的重要任务。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实施远程教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卫星接收系统接收中央电教馆开发的卫星数字教学资源(IP教学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和教师培训。本文在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新疆阿勒泰市的5所中小学)的基础上,就IP教学资源在西部不发达地区中小学应用的现状和相关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全水  
小城镇是农村中一定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是联结城乡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根据法国经济学家佩罗克斯的“中心成长极理论”,不发达地区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以小城镇为主要阵地发展乡镇企业,以此辐射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荣科  王宏  
我们以1980~1996年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首先讨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典型省份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建立收入(Y)随时间(t)变化的方程 Y_t=f(t)+u_t其中:Y_t为1980~1996年的居民生活费收入;t为年份,分别取值0,1,2,…,16,依次为1980~1996年的时间序列;u_t为随机变数。 上述数据考虑的数学模型曾设定为以下5种:Y=b_0+b_1t+b_2t~2+u;Y=b_0+b_1t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泉  
青海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的“生态源” ,其生态地位和生态效应已经超越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基于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文明理念 ,文章以青海为例分析评价了该省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基础、制约因素 ,认为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实现不发达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根本保证 ,提出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第三产业生态化等体系层面构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构想、政策建议和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英亮  张新兵  卜显忠  
赣州作为闽粤经济梯度转移的承接带,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把握这一机遇的必要条件就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以制定出高效能、大手笔、强力推进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体系,是赣州的第一要务。本文分析了当前赣州市一些人力资源开发思路的弊端,并给出了赣州市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青禾  
一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如果说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体现出优越性,就是它要比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邓小平同志这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阐述将成为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