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7)
2023(10296)
2022(8726)
2021(7745)
2020(6537)
2019(15458)
2018(14866)
2017(27465)
2016(15537)
2015(17709)
2014(18179)
2013(18044)
2012(16787)
2011(15438)
2010(15643)
2009(14512)
2008(14705)
2007(13484)
2006(11682)
2005(10387)
作者
(48566)
(40926)
(40871)
(38859)
(25790)
(19785)
(18710)
(16061)
(15440)
(14604)
(14091)
(13922)
(12955)
(12944)
(12858)
(12807)
(12784)
(11917)
(11844)
(11815)
(10278)
(10249)
(10011)
(9353)
(9353)
(9146)
(9138)
(9094)
(8423)
(8396)
学科
(69539)
经济(69469)
管理(40797)
(40101)
方法(32037)
(31002)
企业(31002)
数学(28249)
数学方法(27905)
(23252)
中国(18800)
(17302)
业经(16132)
地方(16118)
农业(16077)
(15848)
(11506)
(11500)
贸易(11498)
(11099)
(10993)
(10400)
理论(10359)
环境(10199)
(9863)
财务(9826)
财务管理(9798)
企业财务(9278)
(9277)
银行(9243)
机构
大学(236841)
学院(234996)
(92841)
经济(90706)
管理(87881)
研究(82744)
理学(75980)
理学院(74974)
管理学(73438)
管理学院(72998)
中国(60593)
科学(54208)
(50934)
(46662)
(43507)
(41966)
研究所(39966)
业大(38622)
中心(37978)
农业(36822)
(36415)
(33840)
师范(33504)
财经(33422)
北京(31822)
(30178)
(29529)
经济学(28551)
(28376)
师范大学(27216)
基金
项目(158266)
科学(123305)
基金(113301)
研究(112810)
(100091)
国家(99278)
科学基金(83474)
社会(70363)
社会科(66566)
社会科学(66540)
(63120)
基金项目(60429)
自然(54282)
(53588)
自然科(52947)
自然科学(52924)
教育(52172)
自然科学基金(51946)
资助(45988)
编号(45858)
成果(37568)
重点(36589)
(35001)
(34749)
课题(32692)
(31846)
科研(30737)
计划(30194)
创新(29863)
国家社会(28922)
期刊
(103177)
经济(103177)
研究(65478)
中国(46221)
(43466)
学报(40905)
科学(37336)
(32296)
大学(30040)
农业(29852)
学学(28296)
管理(28106)
教育(25498)
技术(20403)
业经(17617)
(17234)
金融(17234)
(15679)
经济研究(15606)
财经(15552)
问题(13967)
(13342)
(13334)
资源(13037)
统计(12993)
技术经济(12211)
(11481)
图书(11105)
决策(10693)
科技(10581)
共检索到341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元伟  赵庚星  董超  唐秀美  许国臣  韩吉光  
以山东广饶县丁庄镇为例,探索乡镇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的体系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在系统分析耕地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户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并构建指标体系,以模糊评判法综合评价了1979年、2005年和2007年的耕地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丁庄镇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演变规律。一、二级地所占耕地面积从1979年的0.060%,增加到2005年的91.42%和2007年的98.62%,耕地质量稳步提高;耕地离行政中心、河流越远,离渤海越近,其质量降低,东北部近海地区和镇政府驻地附近地区耕地质量增幅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朝  吕昌河  
在综合界定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对1995—2005年湖北省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体现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变化差异显著。耕地本底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变化平缓,整体波动较小;耕地经济质量在1995—1999年间提升迅速,2000年后基本保持平稳,但最近几年有波动下降的趋势;耕地生态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缓慢下降趋势,近几年下降趋势有所缓和;耕地综合质量在1999年之前平稳上升,之后又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影响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晋南  赵庚星  张子雪  王静  
小尺度耕地综合评价是小区域范围内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研究对影响山东省丁庄镇耕地质量的土壤养分状况、耕地立地条件、耕地理化性状和耕地土壤污染状况分别进行了评价。采用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和DELPHI法筛选评价因素,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模糊评价法确定耕地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①丁庄镇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一二级地占总面积的54.41%;②立地条件和理化性状较好,它们的一二级地分别占总面积的58.26%和60.00%;③土壤污染较轻的一二级地占61.02%,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北部地区;④耕地综合质量状况总体良好,其中一级地占总面积的21.17%,二级地占31...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木易  吴次芳  岳文泽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用地效益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用地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加权平均法,秩相关系数,聚类及GIS分析法。研究结果:(1)秩相关分析表明,2000—2004年,浙江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呈上升、协调度呈下降趋势,而11个地级市则呈不同变化趋势;(2)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的关系呈多样化;(3)城市化水平与综合效益、单项效益及协调度之间关系不显著;(4)应用聚类与GIS分析法,将11个城市分为高效基本协调、中效协调、中效基本协调、低效基本协调和低效不协调5类。研究结论:浙江省城市用地整体状况良好,空间变异分析结果基本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也为完善相应评定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雅杰  李扬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耕地质量的合理评价对地方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耕地质量评价范围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自然质量、便捷程度和规整水平3方面重新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划分耕地类型,研究市域耕地质量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荆州市整体耕地质量水平较高,Ⅰ、Ⅱ级耕地分别占市内耕地总面积的36.84%和32.07%,主要分布在监利县等地区;受益于土地自然质量基础良好,田块规整和连片程度水平较高,但耕地资源的利用便捷性并不够高。不仅对地方耕地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芦艳艳  邹金浪  宋鹏伟  
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的支持下,从粮食总产和单产两个维度对2013—2017年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从2013年的12 064.25 kg/hm~2增加到2017年的12 103.57 kg/hm~2,其实现程度相应由93.45%上升到97.54%;2017年,河南省一半地级市的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超过100%,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2)耕地产能总产从2013年的9 846.73万t减少到2017年的9 828.79万t,但其实现程度由53.92%上升到59.66%。(3)豫西地区的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均低于豫东地区,但产能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磊  曹鸽  
城市竞争力影响城市未来发展,也对其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较高的城市竞争力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目前,合肥市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存在城市经济水平不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弱、综合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文章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二十四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合肥市在城市发展道路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以推进合肥进一步实现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顺毅   吕恺芸  
本研究基于共享发展视角,构建既能体现发展性又能体现共享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城镇居民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稳步上升,同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从差异变化来看,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空间差异系数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区域间差异的缩小。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城镇居民就业质量存在着显著但较小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同时高值省份对周围省份的正向影响逐渐变弱,而低值省份对周围省份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从子系统来看,发展子系统和共享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进步的空间。从障碍因子分析来看,工作收入的平均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差异程度是制约城镇居民就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顺毅   吕恺芸  
本研究基于共享发展视角,构建既能体现发展性又能体现共享性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2010—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城镇居民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稳步上升,同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从差异变化来看,城镇居民就业质量的空间差异系数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区域间差异的缩小。从空间相关性来看,城镇居民就业质量存在着显著但较小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同时高值省份对周围省份的正向影响逐渐变弱,而低值省份对周围省份的负向影响有所增强。从子系统来看,发展子系统和共享子系统的协调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进步的空间。从障碍因子分析来看,工作收入的平均水平和居民幸福感的差异程度是制约城镇居民就业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洪峰  罗磊  候玉宝  付志超  谢辉  高学斌  
在以往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栖息地、食物和人为干扰三个角度选择了与朱鹮栖息地质量密切相关的12个主要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别是营巣树种、营巢树高度、夜栖树种、夜栖树高度、水田面积、湿地面积、海拔高度、食物丰富度、湿地水质、旅游活动、农药使用和生产活动。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12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并赋予权重和分值以建立朱鹮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总和将栖息地分为最适宜、适宜、基本适宜、不适宜和极不适宜五个等级。以朱鹮新扩散区内的城固孙坪和再引入区的宁陕寨沟野化放飞区为实例,应用这个评价体系对两处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孙坪是朱鹮的适宜栖息地,但农药使用和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学津  左金朝  齐瑜  
本文利用cobb—douglas 生产函数对山东省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状况进行了测算, 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乡镇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综合分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周妍  周旭  
2012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全国22个省份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在对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等进行复垦利用,并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利用更集约、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然而,试点实践中,各部门对工矿废弃地复垦为耕地的质量评定均有各自目标、方法和侧重的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