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46)
2023(5704)
2022(4728)
2021(4290)
2020(3745)
2019(8087)
2018(7798)
2017(14598)
2016(8187)
2015(9040)
2014(9244)
2013(8927)
2012(8122)
2011(7130)
2010(7441)
2009(7240)
2008(7465)
2007(6977)
2006(6164)
2005(5958)
作者
(21919)
(17916)
(17699)
(17162)
(11650)
(8565)
(8286)
(6970)
(6950)
(6705)
(6250)
(6164)
(5808)
(5645)
(5616)
(5585)
(5290)
(5218)
(5208)
(5192)
(4497)
(4435)
(4247)
(4246)
(4147)
(4139)
(4037)
(4023)
(3725)
(3569)
学科
(29939)
经济(29883)
管理(28504)
(27711)
(21293)
企业(21293)
(19467)
中国(13242)
(12925)
(11869)
财务(11859)
财务管理(11819)
企业财务(11357)
方法(11050)
(10874)
保险(10783)
(9790)
数学(9677)
数学方法(9581)
(9212)
银行(9212)
农业(9020)
业经(8761)
(8501)
地方(7904)
(7809)
国家(7478)
(7220)
金融(7219)
(6562)
机构
学院(109087)
大学(108763)
(43559)
经济(42359)
管理(41615)
研究(33890)
理学(33811)
理学院(33484)
中国(33112)
管理学(33013)
管理学院(32791)
(30748)
(22685)
财经(21663)
(19509)
(19496)
中心(17844)
科学(17833)
(16293)
财经大学(15965)
(15318)
(15226)
北京(14693)
经济学(13993)
(13899)
师范(13795)
(13759)
研究所(13759)
(13035)
经济学院(12583)
基金
项目(63740)
科学(49945)
研究(49483)
基金(46638)
(38917)
国家(38535)
科学基金(33580)
社会(32973)
社会科(31104)
社会科学(31097)
(24275)
基金项目(23893)
教育(21905)
编号(20365)
自然(19680)
(19630)
资助(19532)
自然科(19204)
自然科学(19197)
自然科学基金(18857)
成果(18125)
(14383)
课题(14115)
(14083)
重点(13826)
国家社会(13777)
(13106)
(12833)
人文(12822)
教育部(12764)
期刊
(54941)
经济(54941)
研究(40722)
(28331)
中国(26296)
(20780)
金融(20780)
(16968)
管理(14391)
学报(13948)
科学(12898)
大学(11701)
财经(11095)
学学(10874)
农业(10775)
教育(10422)
(9246)
业经(8845)
财会(8634)
会计(8625)
经济研究(7769)
技术(7383)
问题(6733)
(6384)
(6204)
理论(6076)
通讯(5852)
会通(5829)
实践(5489)
(5489)
共检索到18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春涛  
一、乡镇债务形成原因其一,行政体制不协调。一是人事管理不协调。乡镇机构多而杂,受现行行政体制的制约,乡镇既无机构设置权,又无人事管理权,人员费用全部由乡镇收入来解决,人事权与乡镇财权脱钩情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兴林  
乡镇政府性债务因其数额巨大、隐蔽性强、债权主体分散导致乡镇政府行为异化、决策短期化。乡镇政府直接面向基层,是党和国家政策与形象最为直接的体现者,乡镇政府行为异化会恶化当地党群干群关系,因而解决乡镇政府性债务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分析乡村政府性债务风险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琳梅  
目前,我国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债务负担沉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清理、锁定并着力化解乡镇政府债务,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已达成普遍共识。在反思和梳理各地政府化解乡镇政府债务政策举措时,笔者认为,有效化解乡镇政府债务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旻  
目前 ,乡镇一级政府在农村社会事务管理、公共品提供等方面还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冒然取消乡镇政权未免有些偏激 ,但乡镇政府又确实存在职能膨胀、机构臃肿等问题 ,因而 ,改革乡镇政府机构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为此 ,本文提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应走一条渐进式的改革之路 ,乡镇政权机构改革应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入手 ,而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又应从剥离乡镇政府经济职能开始。
[期刊] 改革  [作者] 管洪  
改革开放以来,县乡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县乡政府债务风险集聚为下一步经济的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近年来,因基层政府债务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屡见报端,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以重庆市铜梁县政府债务调查为依据,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形成机理,并从已取得的改革实践中,提出防范和化解基层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良钊  
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各类融资平台举借大量债务,用于交通、水利、城市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弥补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欠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有效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与地方财力不相匹配的大量政府性债务,对财政经济平稳运行构成潜在威胁。笔者在对部分贫困地区负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芳宏  
乡镇政府与农村社会的矛盾广泛地反映在乡镇政府的收支问题上,而乡镇政府收支困难的根源是县乡政府间的责权利关系在法律上存在瑕疵,因而本文建议:通过修正法律来规范县乡政府间的关系,构建以农地使用权物权化为基础的、以乡镇人大为主的乡镇支出约束体系,形成乡镇支出自下而上的硬约束机制,以稳定农村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丁步洲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实施以来,大多数乡镇政府忽视了自身的教育责任,有的采取撒手策略、有的遇事消极应付、有的不从实际出发、有的决策随心所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乡镇政府必须努力承担起学校安全守望者、义务教育促进者、学校建设支持者、教育均衡行动者、实践学习保证者和教育评价执行者的责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田明  
转变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是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匹配事权财权,云南开展了财政所下划乡镇政府管理的工作。本文以牟定县为例,对财政所下划过程中须防范的问题及对策措施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传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织的混合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本文在对财政金融协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保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防止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发生违约、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实践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在财政金融协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制定协同性有待提升、部分政策执行力度偏弱、信息不透明影响财政金融协同效率、风险防范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加强等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控上升到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政府性债务的新特征、新趋势,科学判断政府性债务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模式、新路径,具有重大意义。一、政府性债务的特征2013年,国家审计部门对从中央到乡镇的五级政府债务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12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凡一  
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可弥补财政赤字,保障收支平衡,帮助经营性融资项目和资本性融资项目在短期内获取大量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也会不断累积。由于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集聚效应。我国应推行差别化的地方债务政策,严格地方债务限额管理,依托资金调拨弱化省域间债务风险传染,加强关联省份债务信息披露,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