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8)
2023(5268)
2022(4404)
2021(4006)
2020(3100)
2019(7147)
2018(6801)
2017(13512)
2016(7360)
2015(8030)
2014(8183)
2013(7871)
2012(7204)
2011(6685)
2010(6962)
2009(6490)
2008(6192)
2007(5627)
2006(5381)
2005(4883)
作者
(20716)
(17381)
(17186)
(16470)
(11222)
(8122)
(7717)
(6726)
(6697)
(6452)
(5999)
(5791)
(5612)
(5582)
(5511)
(5414)
(5191)
(5160)
(5092)
(4980)
(4355)
(4239)
(4174)
(4067)
(3982)
(3875)
(3856)
(3831)
(3526)
(3506)
学科
(30920)
经济(30889)
管理(20140)
(19292)
(15238)
(13561)
企业(13561)
农业(10335)
中国(10265)
方法(8927)
业经(8902)
地方(8805)
(8659)
数学(8121)
(8085)
(7988)
数学方法(7981)
发展(6571)
(6563)
及其(6329)
政策(5992)
(5990)
农业经济(5408)
方针(5396)
(5379)
(5370)
贸易(5367)
(5287)
(5287)
阐述(5287)
机构
学院(104615)
大学(100970)
(45475)
经济(44351)
管理(39673)
研究(38397)
理学(33389)
理学院(33027)
管理学(32508)
管理学院(32309)
中国(29755)
科学(22323)
(21786)
(21516)
(19172)
(18634)
(17739)
中心(17624)
研究所(17112)
财经(16225)
(14708)
(14676)
业大(14626)
师范(14591)
农业(14277)
(14230)
经济学(13684)
(13493)
北京(13466)
(12954)
基金
项目(66869)
科学(53232)
研究(51584)
基金(48139)
(41381)
国家(40989)
科学基金(35019)
社会(33399)
社会科(31611)
社会科学(31606)
(26390)
基金项目(24583)
教育(22662)
(22001)
编号(21781)
自然(21278)
自然科(20743)
自然科学(20738)
自然科学基金(20323)
资助(19611)
成果(17981)
(15972)
课题(15631)
重点(14932)
(14890)
国家社会(13671)
(13386)
发展(13344)
(13303)
(13229)
期刊
(57691)
经济(57691)
研究(33588)
中国(23729)
(20158)
(15032)
科学(14463)
管理(14443)
农业(14040)
学报(13111)
(12170)
金融(12170)
业经(11137)
教育(10729)
大学(10180)
学学(9636)
经济研究(8642)
技术(8603)
财经(7623)
问题(7327)
(6649)
资源(6138)
(5952)
(5898)
农业经济(5640)
现代(5520)
技术经济(5125)
国际(5018)
(4946)
世界(4886)
共检索到16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博  王珺卓  钟骁勇  
乡镇工业小区多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用地"退城进园"集中发展,不少乡镇工业小区也走向萧条。目前,乡镇工业小区土地现状大多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规划和城镇规划,具有很大的存量开发潜力。近年来,各地积极挖掘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资源潜力,如广东的"三旧"改造、上海的二次改造、北京大兴区的"腾退工业大院"等探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所以,通过深入剖析乡镇工业小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制约土地高效利用的因素,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洋  杨新海  彭锐  
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重镇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基于"存量挖潜"视角探寻工业用地调控策略对苏南乡镇地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选择苏南工业重镇W市D镇为案例,构建了存量工业用地分类、识别评价、有序调控的技术体系。从政策条件和管理技术层面为乡镇地区存量工业用地再利用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贾宏俊  黄贤金  于术桐  王广洪  郑泽庆  
研究目的:推行工业用地集约利用,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推理法。研究结果: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不断丰富;当前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供地过程不规范、批后监管不足等问题;通过项目集中集聚、技术改进、存量挖潜和社区就业4种模式因地制宜地优化区域工业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结论:坚持科学规划工业用地;制定合理的工业用地准入门槛,强化工业用地预审;强化工业用地市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动态监测体系和法规体系,强化批后监督手段,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贯成  丁晨曦  王雨蓉  
研究目的:构建一般化的理论框架,探讨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供给程度、非国有工业企业占比及高科技产业企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2)工业发展规模遵循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一定技术水平的条件下,规模并非越大越好;(3)从短期来看,工业研发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增加。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更能刺激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小风  楼佳俊  李禕  张云鹏  孙笑古  
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研究不仅丰富了全球土地计划和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内容,还对提高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和社会经济环境效应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研究进行综述。研究结果表明:(1)现有研究对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和效应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极具价值的成果。(2)需要将工业用地利用纳入到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管理系统之中,从而构建工业用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框架。(3)需加强对工业用地隐性形态的研究,加强对工业用地利用转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严思齐  彭建超  吴群  
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收敛特征对于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促进全域性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科学界定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框架测度了中国大陆各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进行了β收敛分析和俱乐部收敛分析,并考察了影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和稳态形成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β收敛和σ收敛,收敛速度为0.143,且地区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2)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稳态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3)基于Moran散点图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将各省级行政区划分为HH组、LL组和LH组这3个区域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各区域组内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收敛速度分别为0.289、0.149和0.196,均快于中国大陆整体的收敛速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华  于晓舟  王宏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正经历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重要转型。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架构城市与乡村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吸引城市资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导功能,为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靠路径。然而,我国工业园区当下存在两种趋势不容忽视:一是部分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园为了加大工业发展的体量,降低入园门槛,导致工业园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崔新蕾  李蒙  
资源型地区在我国的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发展更多的依赖于当地丰裕的自然资源,但相对粗放的发展方式使资源型地区呈现较低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基于2007—2016年面板数据,建立系统GMM模型,对资源型地区进行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地区的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较低水平。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对资源型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负向影响,即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越高反而抑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东部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用地市场化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成熟型和成长型城市同样具有负向影响,但衰退型城市具有正向影响。资源型地区应建立良好的政策制度,实现有效的市场体系;加强环境治理,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采取因地制宜发展措施,实现工业用地的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魏  马克星  刘红梅  
研究目的:梳理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和各阶段主要特点,分析政策有待改进的方面和改革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规范分析法,根据对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工业用地节约集约相关政策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演化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并总结现阶段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可分为4个阶段,总体上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管理政策不断完善;在政策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创新,探索和深化节约集约利用精细化、差别化管理,并将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纳入法律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学杰  王丽娟  
近年来,北京市郊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开展创新性探索,创造了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新模式。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的核心是建立乡镇统筹平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的收益的均衡分配,体现了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思想。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为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乡镇统筹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鹏  郝晋珉  周宁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仪青  
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是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可持续和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使用仍存在着深层次问题和制约因素。应推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着眼于城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合理构建空间布局、高效整合土地资源和优化配置各种要素,使"人"和"物"等要素资源实现同步转移和转换。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的同时,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