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0)
- 2023(12015)
- 2022(9673)
- 2021(8683)
- 2020(6630)
- 2019(15152)
- 2018(14713)
- 2017(27099)
- 2016(14429)
- 2015(16433)
- 2014(16465)
- 2013(16275)
- 2012(15412)
- 2011(14324)
- 2010(14303)
- 2009(13115)
- 2008(12896)
- 2007(11440)
- 2006(10682)
- 2005(10160)
- 学科
- 济(75770)
- 经济(75694)
- 业(35369)
- 管理(34720)
- 中国(28909)
- 农(25656)
- 企(23671)
- 企业(23671)
- 方法(22332)
- 地方(22294)
- 数学(19629)
- 数学方法(19537)
- 业经(19212)
- 农业(17590)
- 发(15566)
- 贸(15146)
- 贸易(15129)
- 易(14699)
- 制(13320)
- 财(13181)
- 银(13130)
- 银行(13117)
- 融(12897)
- 金融(12896)
- 行(12895)
- 发展(12395)
- 展(12369)
- 学(11899)
- 环境(11843)
- 地方经济(11570)
- 机构
- 学院(212960)
- 大学(212345)
- 济(100256)
- 经济(98511)
- 研究(86147)
- 管理(74699)
- 中国(67188)
- 理学(62396)
- 理学院(61587)
- 管理学(60752)
- 管理学院(60338)
- 科学(48548)
- 京(47543)
- 财(43835)
- 所(43471)
- 研究所(39142)
- 中心(37470)
- 农(36385)
- 财经(33882)
- 江(32811)
- 经济学(32734)
- 北京(31193)
- 院(30999)
- 经(30981)
- 范(30766)
- 师范(30501)
- 经济学院(29419)
- 业大(27924)
- 农业(27767)
- 科学院(26269)
- 基金
- 项目(136111)
- 科学(108337)
- 研究(103767)
- 基金(99327)
- 家(86619)
- 国家(85881)
- 科学基金(72510)
- 社会(69776)
- 社会科(66154)
- 社会科学(66143)
- 省(51085)
- 基金项目(50814)
- 教育(45541)
- 划(43456)
- 自然(41762)
- 自然科(40798)
- 自然科学(40790)
- 编号(40629)
- 自然科学基金(40079)
- 资助(39831)
- 发(36637)
- 成果(33782)
- 重点(31416)
- 部(30811)
- 国家社会(30692)
- 发展(30548)
- 展(30049)
- 课题(29637)
- 中国(28222)
- 创(28106)
- 期刊
- 济(121878)
- 经济(121878)
- 研究(73980)
- 中国(52534)
- 农(37896)
- 科学(31393)
- 学报(31005)
- 财(30625)
- 管理(30337)
- 农业(26326)
- 教育(25533)
- 融(25001)
- 金融(25001)
- 大学(24512)
- 学学(22812)
- 经济研究(20727)
- 业经(20323)
- 技术(18168)
- 财经(17453)
- 问题(16445)
- 经(15366)
- 贸(14447)
- 世界(14217)
- 业(14057)
- 国际(13521)
- 技术经济(10844)
- 经济问题(10361)
- 资源(10086)
- 现代(10066)
- 坛(9904)
共检索到350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乃醒 胥和平 王延中
实现工业化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的第一个目标。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乡镇工业大大影响和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在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更高层次等方面,展示了一条有效的现实途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海龙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步,但两者的互动发展并不是特别协调,城镇化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对我国工业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多种模式及其作用机理的考察,发现存在模式粗放、行政干预、互动不足等问题,建议以产业、交通、人口等为抓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互动发展转型升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振山 蔡建明 温婷 宋涛
在世界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对二者协调程度的判断上,对于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既缺少实证分析,也缺少具体的解决途径。基于广东顺德这一极具中国工业化特色的城市,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顺德目前工业化进程中主要面临着产业结构亟待升级、服务业增长乏力、民间资本充足但缺少投资渠道、人才科技资源匮乏,以及内需不足等问题;而城镇化可以从经济和空间两个层面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经济层面包括:以集群化方式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内需动力;拓宽资本使用渠道;嵌入国际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人才,培育创新基地。空间层面包括:构建生产空间,为产业升级提供平台;发展生活空间,为内需提供场所;加强对外经济空间联系,促进区域合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关系可以辩证地解释为点—环发展模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出发点,其自身发展特点是追逐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遇到种种问题和挑战;城镇化是一个环,有利于发挥各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提供多元和多样化的发展环境,并为工业化发展提供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卫东,彭俊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工业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是适应中国农村工业化发展环境的合理选择。本文根据大量调查和资料分析,论证了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战略目标,阐明了农村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乡镇企业合理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
中国 工业化 乡镇企业 合理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总量增长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产生双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崔学敏 张德利 徐强东
乡镇金库难以运行,主要是财税机构设置不完备,工作秩序混乱,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等因素所致。可行的办法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机构,明确其职能与分工
关键词:
乡镇金库 财税机构 基层乡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艳清 杨改河 杜英 徐丽萍
普遍存在于西部地区的乡镇工业举步维艰的现象,是由于该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全面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西部环境优势,区位优势,产业空间转移契机和双低优势,结合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正确界定乡镇工业产业调整的空间定位、产业定位,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镇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家传
由曹俊杰教授与高峰教授合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是曹俊杰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的农业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俊杰 高峰
一、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实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良性互动。1.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工业化战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随着农村工业等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和以工养农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因此,今后我国仍然要采取鼓励和支持农村工业发展的政策,各地区应结合本地农业资源禀赋特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有贵
中国共产党基于工业的地区布局、服务农业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和国家现代化发展,提出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构想,成功探索出农村工业化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城乡"两条腿"工业化发展道路。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业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拾余补缺"的"五小工业"向全面发展拓展,地域布局由散落乡村转向城镇和产业园集中,规模由发挥"船小好掉头"优势到为增强竞争力而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农村工业的崛起,缘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发展工业的战略主张,缘于在走共同富裕道路下构建起的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和积累机制下乡镇企业能够成功起步,缘于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给乡镇企业打开发展空间,缘于广大农民发扬"四千四万"精神投身乡镇企业的创业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波阳 罗黎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俊华 卫玲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高新技术对于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它通过自身的结构改造效应、科技扩散效应、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又带动城市化的进程;同时,城市化又为工业化提供良好的经济依托,促进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从而两者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带动区域的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实力。本文通过对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显性比较优势,而且它对促进陕西省乃至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充分的可行性,其作为陕西省的一个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窥。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工业化 城市化 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没有经济发展就很难有政治稳定,这一点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那么有了经济发展是否就一定会有政治稳定呢?大量的证据表明情况远非如此,经济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或加剧政治不稳定。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经济发展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促进政治稳定呢?南朝鲜、香港、台湾、新加坡、巴西、南非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在二战后所走过的路程对于回答这一问题颇有教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松强 陈苏婷 周娟娟 刘昊吉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小微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资金不足、技术缺失、融资难等。小微企业也在不断开拓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文章通过借鉴新加坡、韩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政策支持体系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小微企业政策支持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从税收、融资、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建议,促进我国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小微企业 新兴工业化国家 政策 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