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55)
2023(20900)
2022(17619)
2021(16118)
2020(13425)
2019(30641)
2018(30193)
2017(56884)
2016(31474)
2015(35454)
2014(35281)
2013(34936)
2012(32335)
2011(29413)
2010(30036)
2009(28323)
2008(28272)
2007(26015)
2006(23340)
2005(21350)
作者
(93174)
(78194)
(78055)
(73714)
(49435)
(37604)
(35476)
(30506)
(29629)
(28305)
(26800)
(26246)
(24983)
(24941)
(24539)
(23875)
(23582)
(23009)
(22592)
(22583)
(19620)
(19611)
(19061)
(17883)
(17714)
(17591)
(17484)
(17413)
(16022)
(15738)
学科
(133999)
经济(133821)
(107646)
管理(98184)
(87534)
企业(87534)
(52930)
方法(51866)
数学(41933)
数学方法(41449)
(38929)
中国(38507)
业经(38394)
农业(35208)
地方(32390)
(30094)
(26270)
(24798)
财务(24747)
财务管理(24692)
(23871)
贸易(23853)
企业财务(23361)
(23083)
环境(23000)
理论(22944)
技术(22801)
(22729)
(21626)
银行(21565)
机构
学院(455471)
大学(447939)
(184285)
经济(180183)
管理(171774)
研究(157374)
理学(145765)
理学院(144069)
管理学(141613)
管理学院(140771)
中国(121667)
(97628)
科学(97350)
(90552)
(87863)
(81327)
(74046)
研究所(73056)
中心(72861)
业大(71829)
农业(69917)
财经(67660)
北京(61810)
(61046)
(60150)
师范(59551)
(58186)
(56665)
经济学(54679)
(53252)
基金
项目(295219)
科学(231165)
研究(217236)
基金(210111)
(183392)
国家(181686)
科学基金(154996)
社会(137075)
社会科(129528)
社会科学(129483)
(119453)
基金项目(111284)
教育(99339)
(98912)
自然(98631)
自然科(96193)
自然科学(96163)
自然科学基金(94442)
编号(89557)
资助(84722)
成果(72616)
(67584)
重点(67136)
(63952)
课题(63173)
(62980)
创新(58437)
(56304)
科研(56003)
国家社会(55993)
期刊
(222521)
经济(222521)
研究(134765)
中国(101759)
(87886)
学报(72696)
(70886)
科学(67952)
管理(65041)
农业(59086)
大学(55385)
教育(52637)
学学(52386)
(46038)
金融(46038)
技术(41438)
业经(40794)
财经(33435)
经济研究(32656)
(31987)
问题(29617)
(28814)
(23886)
技术经济(23810)
资源(21533)
(21352)
科技(21279)
现代(21159)
世界(21124)
商业(20919)
共检索到708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娜   王洪佳   王学霞   蔡连凤   淮贺举  
针对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问题,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对象,将北京生态涵养区110个乡镇作为评价单元,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水平较高,空间上呈现出北部和西部地区乡镇高于其他区域的特征;2)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有聚集和相互影响特征,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各乡镇协同发展、共同提升;3)各乡镇农业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同,可以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限制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乡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和政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手段,对于指导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瑞明   赵荣钦   焦士兴   李小建   肖连刚   谢志祥   杨青林   王帅   张慧芳  
【目的】探索不同乡镇和灌溉模式的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揭示农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组合特征差异,为农业灌溉模式优化、水资源与能源节约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灌溉模式(雨养为主的灌溉模式,PI模式;地表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SWI模式;引水灌溉工程为主的灌溉模式,WDI模式;地下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GI模式)下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1)2018年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均值为15.05 kg·t~(-1),并呈现出由西向东波动下降和从北向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碳排放强度高(>20.64 kg·t~(-1))的乡镇主要集中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碳排放强度低(<13.76 kg·t~(-1))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2)4种灌溉模式中,冬小麦单位产量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的是PI模式(22.22 kg·t~(-1)),最低的是SWI模式(11.05 kg·t~(-1))。(3)平均海拔与有效降水量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分别达到49%和39%,是影响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同一驱动因素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能源消耗对WDI模式下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力最强,土地投入强度在GI模式下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此外,不同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后具有双因子增强效应和非线性增强效应。【结论】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灌溉模式差异,PI模式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WDI模式的碳排放量最高。平均海拔与降水是主导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则是不同灌溉模式下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力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立宽  方斌  施龙博  马鑫雨  郑俊  
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茶园管理和茶叶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以江苏省东山镇和浙江省溪龙乡两个优质名茶种植区为例,在遥感影像和DEM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比研究了两个茶园土壤速效磷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按土壤肥力等级标准,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平均水平均较高,利于茶叶生长;(2)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46和0.52,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3)空间插值结果显示,东山镇和溪龙乡速效磷在空间上都具有相连成片的特征,但东山镇速效磷呈阶梯状分布特征,而溪龙乡速效磷则呈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贺东升  刘华  薛正旗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目前,涵养区面临着涵养和发展的双重目标,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已逐渐成为涵养区的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文综合分析了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包括总体发展水平、结构与布局、特征等。另外,基于特色和品牌、基础设施、土地政策等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俊峰  杨红  左瑞华  李虎  孙伟  蔡典雄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是保证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区域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如何协调和解决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合理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已成为北京生态涵养发展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以怀柔区宝山镇为例,论述了适合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宝山镇观光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指出了其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合理规划、挖掘新增长点、创新旅游项目、制定优惠政策、强化人才培训等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同类型地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孔德帅  李玉新  靳乐山  
生态涵养区承担着为都市提供各种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职能,城郊旅游业对于生态涵养区在各种产业限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京市珍珠泉景区的实地调研,运用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2015年珍珠泉景区休闲农业的游憩价值分别为3386.85万元和1912.08万元,且该结果具有较高的收敛有效性;都市生态涵养区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远高于其传统农业产值。基于此,认为提升休闲农业景观的游憩价值,促进当地城郊旅游业发展,是带动都市生态涵养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俞艳   张宸赫   樊建   徐雅馨   韩华  
城镇职能类型结构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城镇职能互动关系的布局总况。针对当前乡镇职能多以定性判断的现实问题,基于手机信令、企查查、POI等大数据与职能特性的关联,建立了针对各类职能的定量测度方法,并据此构建了适用于乡镇尺度的城镇职能类型结构定量测度框架。以宁波市乡镇为单元展开测度,定量识别出宁波市发挥工业、交通、商业、科教、旅游5类职能优势的城镇单元,且识别结果与该市的规划发展模式基本吻合,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该框架不仅弥补了城镇职能类型定量测度在乡镇尺度的空白,亦能够助力城镇职能类型结构的合理配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芳  韩江雪  王馨玮  王怡然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亮亮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领。本文依据可操作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持续性的原则,从农药化肥使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田面积和农民收入四个方面建立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估价以及农民收入的经济效益分析等四种评价方法,分析了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制定绿色农业政策、提供农民培训和教育、投资并支持技术创新、增加市场需求、强化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统筹各领域资源,协调各方力量,通过产业、市场、科技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更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当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共识,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全面推动绿色转型,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连健  李小娟  宫辉力  孙永华  
以北京市2005年乡镇人均农业总产值和第一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为指标变量,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用ES-DA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包括Moran’sI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等,通过构造空间权重矩阵,从空间相互作用角度对2005年的北京市乡镇农业经济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其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结果显示,北京市乡镇农业经济的指标总体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特性,表现出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同时,结合Mo-ran散点图和LISA图像分析,揭示出局部乡镇存在空间异质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育中  李文龙  鲁大铭  王子侨  杨新军  
干旱脆弱性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减缓和应对干旱具有重要作用,乡镇尺度的干旱脆弱性评价为西北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引用干旱脆弱性分析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选择甘肃榆中县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研究区域,采用2002—2015年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法等分析方法分别对指标权重、干旱脆弱性指数与类型及其空间集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榆中县干旱脆弱性指数呈波动式变化趋势,阶段性升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颜振军  李静  石俊锋  樊子瑜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生态位内涵,构建孵化器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科技部火炬中心2015—2019年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北京市孵化器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北京市各个孵化器的“态值”差异远大于“势值”差异,并且大多数孵化器内部存在不同维度生态位的失衡问题;在分维度的生态位评价结果中,各孵化器在知识技术维度的差异最为显著,其次是经济和政策维度;各个维度的生态位聚类结果显示,在生态位上发展落后的孵化器达到25家,占比超过50%,北京市孵化器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从结论中得到相关启示,对北京市孵化器行业整体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宛贝  刘同  孙丹峰  周连第  李红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又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在镇域尺度上通过对流转土地斑块景观特征的刻画,并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流转率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认识土地流转的景观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地流转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流转后土地有明显的非农化趋势,并且东部乡镇的流转斑块在面积和形状上的差异普遍较大;在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农民生活水平是影响土地流转发生规模的最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农村旅游产业也是影响流转的重要因素。因此,促进土地流转首先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积极开拓非农化就业渠道;而面对流转后土地的非农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清   王晨睿   孙晓   杨鹏   王妍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燕  
本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在调查制约生态涵养区发展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补偿实行现状与存在问题,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与原则,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