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6)
- 2023(16649)
- 2022(13877)
- 2021(12696)
- 2020(10407)
- 2019(23579)
- 2018(23150)
- 2017(43788)
- 2016(24175)
- 2015(26893)
- 2014(26704)
- 2013(26210)
- 2012(23810)
- 2011(21355)
- 2010(20937)
- 2009(19060)
- 2008(18210)
- 2007(15811)
- 2006(13842)
- 2005(11863)
- 学科
- 济(96429)
- 经济(96321)
- 管理(64401)
- 业(63152)
- 企(49658)
- 企业(49658)
- 方法(42471)
- 数学(37052)
- 数学方法(36683)
- 农(31644)
- 中国(27419)
- 业经(23977)
- 地方(22817)
- 学(22593)
- 财(22347)
- 农业(21681)
- 贸(16850)
- 贸易(16841)
- 易(16293)
- 制(15745)
- 环境(15550)
- 技术(14757)
- 理论(14594)
- 和(14132)
- 发(13826)
- 务(13170)
- 财务(13102)
- 财务管理(13084)
- 划(12906)
- 银(12808)
- 机构
- 大学(342892)
- 学院(341331)
- 管理(133015)
- 济(131295)
- 经济(128322)
- 研究(118356)
- 理学(116631)
- 理学院(115240)
- 管理学(113015)
- 管理学院(112437)
- 中国(83817)
- 科学(78424)
- 京(73020)
- 农(67216)
- 所(60575)
- 业大(59171)
- 财(56156)
- 研究所(56130)
- 中心(52932)
- 农业(52907)
- 江(49651)
- 范(46635)
- 师范(46100)
- 财经(46066)
- 北京(45102)
- 院(42836)
- 经(42024)
- 州(39912)
- 经济学(38925)
- 师范大学(37534)
- 基金
- 项目(247306)
- 科学(193292)
- 基金(178854)
- 研究(173773)
- 家(159321)
- 国家(157991)
- 科学基金(134372)
- 社会(109759)
- 社会科(103898)
- 社会科学(103867)
- 省(98601)
- 基金项目(96445)
- 自然(89651)
- 自然科(87569)
- 自然科学(87539)
- 自然科学基金(85942)
- 划(82774)
- 教育(78656)
- 资助(71627)
- 编号(69821)
- 重点(55878)
- 成果(54601)
- 发(53220)
- 部(52700)
- 创(51113)
- 课题(48197)
- 创新(47732)
- 科研(47591)
- 计划(46993)
- 国家社会(45224)
- 期刊
- 济(140007)
- 经济(140007)
- 研究(95498)
- 学报(64589)
- 中国(63237)
- 农(62851)
- 科学(57144)
- 大学(47623)
- 学学(45171)
- 管理(45169)
- 农业(43298)
- 财(39487)
- 教育(35351)
- 技术(26871)
- 业经(25134)
- 融(24546)
- 金融(24546)
- 经济研究(21959)
- 业(21442)
- 财经(21165)
- 问题(19069)
- 科技(18552)
- 版(18439)
- 业大(18148)
- 经(18045)
- 图书(17616)
- 资源(16890)
- 技术经济(15573)
- 理论(15190)
- 现代(15020)
共检索到480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少星 王先芝 纪小乐 张烨
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了乡镇尺度上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定量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猛,但乡镇街道之间在老龄化水平、老年人口密度和增长速度等方面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②按照不同的分析维度,山东省乡镇街道涵盖了丰富的人口老龄化地域类型,其中的2个类型形成了典型的空间分异格局。一类主要聚集在县级以上城市及其周边地域,总体上具有老年人口低占比、高密度、高绝对增长、低相对增长的特点;另一类是主要分布在胶东地区、黄河三角洲地区、沂蒙地区和鲁西地区等4个区域的一般乡镇,大体表现为高占比、低密度、低绝对增长、高相对增长特征。③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老龄化动态演变过程的不确定性更强、影响因素更为复杂,基期老龄化基础对其影响效应不显著,经济增长速度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对老龄化静态格局的影响却不显著,使得乡镇尺度上老龄化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呈现出特殊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瑞明 赵荣钦 焦士兴 李小建 肖连刚 谢志祥 杨青林 王帅 张慧芳
【目的】探索不同乡镇和灌溉模式的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揭示农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组合特征差异,为农业灌溉模式优化、水资源与能源节约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灌溉模式(雨养为主的灌溉模式,PI模式;地表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SWI模式;引水灌溉工程为主的灌溉模式,WDI模式;地下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GI模式)下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1)2018年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均值为15.05 kg·t~(-1),并呈现出由西向东波动下降和从北向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碳排放强度高(>20.64 kg·t~(-1))的乡镇主要集中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碳排放强度低(<13.76 kg·t~(-1))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2)4种灌溉模式中,冬小麦单位产量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的是PI模式(22.22 kg·t~(-1)),最低的是SWI模式(11.05 kg·t~(-1))。(3)平均海拔与有效降水量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分别达到49%和39%,是影响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同一驱动因素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能源消耗对WDI模式下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力最强,土地投入强度在GI模式下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此外,不同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后具有双因子增强效应和非线性增强效应。【结论】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灌溉模式差异,PI模式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WDI模式的碳排放量最高。平均海拔与降水是主导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则是不同灌溉模式下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力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晗 刘鉴 房艳刚
以东北地区为案例,采用空间关联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基于省、市、县3个尺度分析了200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尺度老龄化系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辽宁省老龄化程度最严重。(2)空间分布上,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均呈现全面升级的态势。(3)空间关联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集聚强度呈减弱态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空间集聚均呈收缩趋势。(4)老龄化速度空间分异在市级尺度上呈现显著的轴带分布,县级尺度呈现由北向南增速递减。从宏观定性和微观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不同尺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包玉香 李子君
本文以1989-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定量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消费的影响,发现:(1)目前阶段,人口老龄化对山东省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影响程度不显著。相比较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程度;(2)人口老龄化使得山东省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基本生活资料消费由量的满足到质的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持续增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录仓 武荣伟 刘海猛 周鹏 康江江
2000年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新常态与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县域尺度出发,基于2000和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应用标准差椭圆、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10年间中国2283个县域单元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模式多样,胡焕庸线西北半壁以均质化、轴带特征为主;而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则呈现出核心—外围的分布特征。22000-2010年间,人口老龄化均值从6.7%增至8.7%,表明中国县域全面进入老年型社会,步入老年型的县域多集中于内陆、东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10年间人口老龄化总体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但人口老龄化的变动趋势差异显著。3人口老龄化在"胡焕庸线"两侧、不同地域类型间、城乡间、民族自治地区与非民族自治地区间、贫困与非贫困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变动的方向并不一致。4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因素为各区域往期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年序列人口比重、人口流出的比例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翌 卢显晶 刘潇潇 施沪静
以2000—2010年的中国345个地市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口老龄化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即人口自然老化、出生、死亡和迁移。利用人口统计方法计算4个直接因素对各地市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值、改变率,检验了计算精度,通过人口自然老化、死亡和出生计算出的2010年老龄化率与"六普"真实值仅相差0.01%。结果显示:人口自然老化和死亡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贡献值为70.7%,这两个因素与寿命水平密切相关,西部地区人口自然老化作用显著提高了老龄化程度,死亡作用又显著降低了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则更稳定。出生对短期老龄化的降低作用较低,贡献值为27.6%,对老龄化的降低呈现聚集特征和明显的"四角分布"格局。迁移对老龄化的作用则表现出省会城市的"异常值"现象,发达地区主要依赖人口迁入降低老龄化程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万克德 宋廷山 郭思亮
文章以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1995~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城镇居民储蓄率、消费规模、消费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方向、大小及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将会引起城镇居民储蓄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呈现出正反相错,交替出现的特征,但累积呈现反向影响,且在长期中影响程度保持相对稳定;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规模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引起消费规模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利于扩大内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会引起山东省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减少,但会促进居民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增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成坤
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我国各省份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城镇化水平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工业化进程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经济饱和度和医疗卫生水平会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存在基于城镇化水平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阶段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静 杨小唤 石瑞香
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从不同尺度上对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真实地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灾害评价、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区,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统计相关分析方法,比较市级、县级、1 km三个尺度上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统计相关性,试图探讨不同尺度下人口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影响(指示)因素,从不同尺度揭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从不同尺度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详细程度的信息。从市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整体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县级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市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从1 km尺度分析,可以得到山东省各县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②不同尺度上,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市级和县级尺度上,人口分布受环境—经济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与一些因子显著相关,而受空间集聚的作用较小;1 km尺度上,人口分布与环境—经济因子的相关性较小,而主要受空间集聚的作用,在县内部,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某一区域,呈现出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康江江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武荣伟
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测度指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市域、县域、镇域三个尺度对2000、2010年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原地区整体及各个地市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分异格局看,老龄化高水平区由局部区域向全区扩展。但是,随着研究尺度的不断细化,老龄化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尺度差异性。3从空间关联特征看,中原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老少比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随着研究尺度不断缩小,冷热点空间集聚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然而,两个指标局部集聚特征的也表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4结合多尺度的时空格局分异结果,从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公共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对两个指标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做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多尺度 时空格局 中原地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曹广忠
通过分析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发现:北京市老年人口呈圈层式分布特征,城市中心区老龄型家庭最多;多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自然加龄和非老年人口外迁是造成中心区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年龄结构年轻化的外来人口迁入近郊也成为导致中心区老龄化水平相对更高的因素之一。提出了新建社区户型多样化、完善基层社区的老年福利设施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等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北京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义华 张钊 胡雨晨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同层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较为突出,已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养老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SPSS软件利用皮尔森系数从不同维度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最后提出鼓励生育政策、留住吸引人才政策等对策建议,从而延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皮尔森系数 人口净迁移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明华 郝国彩
文章选取老龄化系数、老少比两个指标,首先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并按三区域进行结构分解;然后结合省际面板数据使用FGLS估计法实证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层面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地区差异明显但短期变化趋势并不稳定,呈现反复波动态势;长期来看,老龄化地区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2004年以后,中、西部省际间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东部呈收敛趋势,东部省际间差异对老龄化总体差异影响最大;总体上看,区域内老龄化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呈收敛趋势,区域内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这说明老龄化总体差异主要是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袁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邓伟 张少尧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分析人口老龄化地域特征和其影响因素,为因地制宜地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四川省156个县域的人口普查数据,运用ArcGIS分析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和地域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测全省及各地域类型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作用力。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格局,且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表现出由浅度老龄化社会向深度老龄化社会转变。②人口老龄化类型特征存在东西分异,东部区域老龄化类型复杂,西部老龄化类型单一。③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在2000和2010年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2000年核心因素分别是人口结构、人口自然增长率、教育水平、流出率,2010年新增了人均GDP。此外,不同地域类型人口老龄化影响因子作用力也存在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