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9)
- 2023(11145)
- 2022(8814)
- 2021(8008)
- 2020(6453)
- 2019(14317)
- 2018(14119)
- 2017(26427)
- 2016(13909)
- 2015(15439)
- 2014(14790)
- 2013(14310)
- 2012(12614)
- 2011(10995)
- 2010(11418)
- 2009(10895)
- 2008(11051)
- 2007(10106)
- 2006(8974)
- 2005(8296)
- 学科
- 业(77821)
- 企(73635)
- 企业(73635)
- 济(64325)
- 经济(64238)
- 管理(60038)
- 业经(30091)
- 农(25962)
- 财(24150)
- 方法(23762)
- 农业(19498)
- 技术(19260)
- 务(18192)
- 财务(18188)
- 财务管理(18180)
- 企业财务(17202)
- 中国(17096)
- 理论(15552)
- 数学(15296)
- 数学方法(15183)
- 策(14153)
- 制(13941)
- 技术管理(13379)
- 划(13196)
- 企业经济(12446)
- 和(12344)
- 地方(11760)
- 经营(11723)
- 体(11204)
- 发(10959)
- 机构
- 学院(199564)
- 大学(190690)
- 济(86403)
- 经济(84817)
- 管理(84501)
- 理学(72156)
- 理学院(71555)
- 管理学(70833)
- 管理学院(70454)
- 研究(57341)
- 中国(47850)
- 财(41607)
- 京(38786)
- 财经(32235)
- 江(32139)
- 科学(31056)
- 经(29176)
- 农(28838)
- 中心(26566)
- 所(26477)
- 经济学(25899)
- 州(25445)
- 商学(24842)
- 商学院(24637)
- 业大(24567)
- 北京(23989)
- 财经大学(23432)
- 经济学院(23249)
- 研究所(23245)
- 范(22871)
- 基金
- 项目(125138)
- 科学(101994)
- 研究(99347)
- 基金(90881)
- 家(75876)
- 国家(75022)
- 科学基金(68164)
- 社会(66287)
- 社会科(62790)
- 社会科学(62778)
- 省(52228)
- 基金项目(48200)
- 教育(44633)
- 自然(40475)
- 划(40282)
- 编号(40240)
- 自然科(39597)
- 自然科学(39590)
- 自然科学基金(39003)
- 资助(34081)
- 创(33666)
- 业(31968)
- 成果(31237)
- 创新(30166)
- 发(28243)
- 课题(27702)
- 国家社会(27473)
- 重点(27435)
- 制(27309)
- 部(27116)
- 期刊
- 济(106224)
- 经济(106224)
- 研究(60270)
- 中国(42750)
- 管理(38986)
- 财(36925)
- 农(30819)
- 科学(23881)
- 教育(22403)
- 技术(21604)
- 农业(21494)
- 业经(21194)
- 学报(20517)
- 融(18151)
- 金融(18151)
- 大学(17784)
- 学学(16813)
- 财经(16720)
- 经济研究(15958)
- 经(14656)
- 业(13431)
- 技术经济(13206)
- 问题(13029)
- 现代(11475)
- 财会(11276)
- 商业(11087)
- 科技(10743)
- 会计(9961)
- 世界(9844)
- 经济管理(9611)
共检索到30678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宝贡敏 陈祥槐 莫秀德
文章首先从重组理论入手,在总结现有重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重组是一个动态协同的过程,重组的效果取决于企业规模、企业文化、企业技术特点与技术素质、业务或企业的结合形式、企业经营环境等现象或因素的动态协同。然后通过对乡镇企业的规模和结构特点及其所处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阐述了乡镇企业重组的战略意义。并在对乡镇企业的重组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乡镇企业重组的经验和教训。在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可供乡镇企业重组参考的相关战略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丁国光
作者认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但同时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是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与农业的低速发展甚至负增长的矛盾;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较低与宏观经济效益提高的矛盾;乡镇企业的经营组织方式落后与宏观经济效率提高的矛盾;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落后与全国农民共同富裕的矛盾。因此,财税杠杆对乡镇企业进行扶持与调控的力度应同时加大。在增强调控力度方面,国家应制定明确详细的产业政策,要有科学合理的财税管理体制,中央财政要有相对充裕的财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荣昌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宁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颇有建树,以至于在当今宁波工业“五分天下有其四”。在结构上,宁波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针织服装、化工建材等门类较为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涌现了像“雅戈尔”、“罗蒙”、“韵声”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名牌产品。乡镇企业的崛起,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促进了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入世贸组织(WTO)与西部大开发将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灿章 张桂兰 徐玉红
制度创新是乡镇企业制度最具重要意义的变迁。面对 2 1世纪国内市场的竞争和“入世”的挑战 ,乡镇企业要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 ,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产权制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的创新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乡镇企业制度 ,才能使乡镇企业在新知识经济时代再创佳绩 ,再铸辉煌。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制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梅士建
本文认为,资本市场是实现乡镇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加快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组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乡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关键;公司制和私人企业是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乡镇企业组织制度创新的重点;培育风险资本市场、发挥创业投资公司的作用是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乡镇企业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建霞
在理解和认识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 ,文章重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对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 ,技术创新是新世纪全民族进步的驱动力 ;调整创新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和必然方向。指出 ,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包括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形式主要有规模化的优质高效农业、专业化的加工业、多样化的服务业和文化产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乡镇企业 买方市场 市场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经过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九五”以来的产权制度改革,苏南乡镇企业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间资本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乡镇企业以集体为主的所有制结构;社区集体资本金退出企业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政府退出企业的微观运行,更多地提供服务,政府的职能转换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资源的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乡镇企业新体制正在形成。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体制创新 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杜志雄 崔红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晓颖 梁靓
一、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 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强调的是怎样把获得的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生产技术,进而提高乡镇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它是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建立起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要素生产力水平,推动乡镇企业现代人发展。 (2)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相对提高乡镇企业比较利益水平,诱导企业生产力要素的投人,提高了农业物质技术准备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琛
乡镇企业制度是中国经济转型中一个过渡性的企业制度。对于它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完善中国转型经济理论。回顾经济学界对乡镇企业制度的研究现状,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企业制度转型的渐进性和特殊性,而且将有利于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为农村企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构筑一个能纳入中国转型经济分析框架的理论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艳琳
在全球农业进入产业化的时代,我国如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对于解决我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具有长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立足于我国农业的现状,通过乡镇企业再创新来实现农业产业化是一条最现实可行的道路。一、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平 张庆昌 鲁婧颉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6~2006年中国乡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创新效率、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三部分。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乡镇企业TFP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效率低下;而管理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镇企业TFP的下降。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现,阻碍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和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