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1)
- 2023(15513)
- 2022(12294)
- 2021(11122)
- 2020(8928)
- 2019(19869)
- 2018(19452)
- 2017(37347)
- 2016(20199)
- 2015(22393)
- 2014(22478)
- 2013(22025)
- 2012(20270)
- 2011(18233)
- 2010(18826)
- 2009(17719)
- 2008(17676)
- 2007(16285)
- 2006(15068)
- 2005(14059)
- 学科
- 济(95628)
- 经济(95514)
- 业(87424)
- 企(76946)
- 企业(76946)
- 管理(72831)
- 农(35185)
- 业经(34335)
- 方法(30943)
- 中国(30475)
- 财(29048)
- 农业(25394)
- 地方(24625)
- 数学(22348)
- 数学方法(22137)
- 务(19783)
- 制(19764)
- 财务(19745)
- 财务管理(19723)
- 策(19666)
- 技术(19197)
- 企业财务(18682)
- 发(16587)
- 和(16314)
- 理论(16166)
- 贸(15777)
- 贸易(15758)
- 划(15624)
- 银(15477)
- 银行(15462)
- 机构
- 学院(295413)
- 大学(286386)
- 济(128417)
- 经济(125819)
- 管理(116046)
- 研究(100450)
- 理学(97824)
- 理学院(96804)
- 管理学(95499)
- 管理学院(94929)
- 中国(80615)
- 财(61684)
- 京(61282)
- 科学(56915)
- 所(50116)
- 江(48636)
- 农(48522)
- 财经(46890)
- 中心(45869)
- 研究所(44441)
- 经(42402)
- 业大(39151)
- 北京(39007)
- 州(38411)
- 经济学(38276)
- 范(38182)
- 师范(37859)
- 农业(37132)
- 院(36157)
- 经济学院(34341)
- 基金
- 项目(182788)
- 科学(146749)
- 研究(140386)
- 基金(131994)
- 家(112375)
- 国家(111192)
- 科学基金(97590)
- 社会(91849)
- 社会科(86964)
- 社会科学(86946)
- 省(73749)
- 基金项目(68597)
- 教育(63177)
- 划(59768)
- 自然(59624)
- 自然科(58287)
- 自然科学(58275)
- 编号(57651)
- 自然科学基金(57289)
- 资助(52638)
- 成果(46922)
- 发(45078)
- 创(40838)
- 重点(40838)
- 课题(40777)
- 部(39759)
- 业(38791)
- 国家社会(37675)
- 发展(37450)
- 创新(37254)
- 期刊
- 济(160492)
- 经济(160492)
- 研究(93351)
- 中国(66825)
- 管理(50585)
- 财(50150)
- 农(49021)
- 科学(39159)
- 学报(37040)
- 融(34189)
- 金融(34189)
- 教育(33466)
- 农业(33463)
- 大学(30014)
- 业经(29790)
- 技术(28450)
- 学学(28345)
- 经济研究(24663)
- 财经(23901)
- 经(20787)
- 问题(20588)
- 业(18808)
- 技术经济(16871)
- 贸(16027)
- 现代(15829)
- 世界(15563)
- 商业(15195)
- 经济管理(14217)
- 国际(14206)
- 科技(13168)
共检索到474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怡 左娜 廖永生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对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机制优势的丧失,导致乡镇企业陷入困境。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在推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动力作用弱化的原因,提出了发展乡镇中小企业集群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动力作用 弱化 原因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晓鸣,严敏
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四川省社科院农经所郭晓鸣,严敏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本文拟对两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我国小城镇的未来走势做出基本判断。农村改革的历史性启动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洪乌金
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关系研究洪乌金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建国以来走的是一条城市工业化─—企业国有化─—人口乡村化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1)由于走城市工业的封闭式发展,使农民(含集体和个人)办工业的积极性受到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德恭
小城镇与乡镇企业联手发展应成为我国开发大西部的首选战略。这样可缓解开发大西部中人力、物力和资金短缺的矛盾 ,可借助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在区域经济中所拥有的特殊地位与优势 ,推动西部农业产业化 ,带动西部农村向工业社会转型 ,为西部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 联手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正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本研究报告指出,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小城镇的繁荣是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两大经济现象,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是农村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客观要求。从四川的总体情况看,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研究报告针对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实现四川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和综合布局、循序建设和分层推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定性协调与定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并立足四川实际,提出了有效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措施,一是以现有小城镇为依托,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乡镇企业适度集中和发展;二是加快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以增强对小城镇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常金海 常承国
本文认为,只有把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三篇文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存在着增长速度明显回落、企业效益下降、吸纳农业劳动力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发展小城镇则是振兴乡镇企业的突破口。在小城镇建设中应注意:(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与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3)因地制宜;(4)统一制度;(5)完善法规,搞好管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季任钧 范磊
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试论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季任钧,范磊年复一年的"民工潮",潮来潮往。在经历了1995年春节再次巨大的潮涌之后,留下的不仅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思考,更有对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未来城镇化是以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陶永勇
乡镇企业难以向小城镇聚集是因为城乡差别政策仍然存在,小城镇缺乏聚集基础,乡镇企业缺乏聚集动力。为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此问题,并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组织创新的角度采取措施。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小城镇 聚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玉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守宏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先导,农村十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之一,就是乡镇企业的奋然崛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在过去的十年中支持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国民经济增长格局,而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在更大的规模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变革,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本研究报告试图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立场上,从总量增长和结构变革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象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吴象当前这场以市场为取向影响深远的改革,是80年代初在农村发端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从“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之相
乡镇企业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历史首先把它推向了市场,形成了适应市场机制调节的乡镇企业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于引导保证企业行为的实现,调节作用在经济机体上的各个“要素力”的矢量值,使各个分力优化组合,合力趋向最大化。推动经济机体运动,做更多的“经济功”。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乡镇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乡镇企业只有继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运行机制,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发展 市场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怀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广大农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办起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产业结构的乡镇企业,形成了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现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全市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创利润62.6亿元,比上年增长67.7%,上缴税金6.1亿元,比上年增长60.3%。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奔小康的步伐,而且对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