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2)
- 2023(8844)
- 2022(7276)
- 2021(6785)
- 2020(5045)
- 2019(11235)
- 2018(10725)
- 2017(20617)
- 2016(11142)
- 2015(12245)
- 2014(12114)
- 2013(11703)
- 2012(11026)
- 2011(10083)
- 2010(10634)
- 2009(9896)
- 2008(9743)
- 2007(9169)
- 2006(8486)
- 2005(7369)
- 学科
- 济(42443)
- 经济(42397)
- 业(37048)
- 管理(32222)
- 农(28063)
- 企(26579)
- 企业(26579)
- 农业(18623)
- 业经(14684)
- 中国(13990)
- 财(12977)
- 策(12574)
- 制(12214)
- 方法(11782)
- 地方(11506)
- 数学(9652)
- 数学方法(9450)
- 及其(8651)
- 发(8434)
- 农业经济(7972)
- 银(7963)
- 银行(7959)
- 政策(7902)
- 体(7774)
- 行(7694)
- 贸(7666)
- 贸易(7660)
- 易(7495)
- 划(7489)
- 方针(7448)
- 机构
- 学院(161403)
- 大学(154173)
- 济(65195)
- 经济(63509)
- 管理(61157)
- 研究(54915)
- 理学(51914)
- 理学院(51405)
- 管理学(50591)
- 管理学院(50249)
- 中国(42555)
- 财(32377)
- 京(31545)
- 科学(30062)
- 农(28960)
- 江(26390)
- 中心(26029)
- 所(25978)
- 财经(24251)
- 研究所(23037)
- 范(22365)
- 师范(22171)
- 业大(21971)
- 经(21859)
- 农业(21061)
- 州(20842)
- 院(20162)
- 北京(19788)
- 经济学(18524)
- 省(18171)
- 基金
- 项目(101730)
- 研究(81832)
- 科学(80712)
- 基金(71738)
- 家(60785)
- 国家(60124)
- 社会(52110)
- 科学基金(51627)
- 社会科(48990)
- 社会科学(48978)
- 省(41097)
- 教育(37374)
- 基金项目(36684)
- 编号(35390)
- 划(33671)
- 成果(30266)
- 自然(29954)
- 自然科(29207)
- 自然科学(29201)
- 自然科学基金(28654)
- 资助(28310)
- 课题(25428)
- 发(24144)
- 重点(22772)
- 部(22389)
- 性(21898)
- 年(21457)
- 创(21283)
- 制(21150)
- 国家社会(20963)
共检索到25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陽 化涛
中国古代便有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先例,乡贤治理乡村从本质上看属于一种软治理形式,能够维护乡村社会秩序,乡贤治理乡村实际上补充了村委会对乡村的治理,辅助村委会对乡村公共事务进行妥善解决。对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究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路径,总结出需要从主动邀请乡贤参与、制定乡贤表彰制度、提高乡贤参与效力、有效衔接杰出乡贤和公务员招录、弘扬发展乡贤文化等五个方面吸纳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吸纳策略 乡贤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志艳 林文
新乡贤是指曾经有乡籍而后来离乡,但心系乡土而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主要包括在外为官而告老还乡,或在外为教而回乡献智,或在外置业而返乡投资,或长期扎根乡间的知识型农民等,愿意为乡里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一群人。新乡贤区别于传统乡贤的乡村秩序守护者角色,是乡村治理的推动者。通过新乡贤的集聚力量,深挖乡村产业、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人才等资源,对一个区域迈向共同富裕来说很是关键。为新乡贤搭建贡献智慧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发挥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关键词: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作为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纽带,“新乡贤”既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与监督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治理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为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应当尽快破除困境,从制度上明确“新乡贤”角色定位;多方面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完善“新乡贤”的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杨丽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乡村已向现代化乡村逐步转变,但在乡村治理方面,还未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型,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如:村庄空心化、边缘化现象严重、人力资源流失、乡村治理主体能力下降、制度失灵以及乡村精神文明缺位等。面对困境,新乡贤能够发挥其率先垂范和激励情感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关键因素。本文理清了新乡贤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内部关联,剖释了新乡贤的丰富内涵与现实价值,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策略建议,进一步强化新乡贤参与村治功能,走出乡村治理困境。
关键词: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永乐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而乡贤则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当前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乡贤队伍结构有短板、参与治理的资格待正名、对于乡贤参与治理的政策性保障力度不够等,基于此未来要更好地促进乡贤队伍有效率、有质量地参与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就要从加强对乡贤队伍的保障、强化对其履职尽责的监督以及夯实乡贤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乡贤 德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秀 孔德永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乡贤群体在乡村场域内具备独特意义。新时代以来,为解决乡村秩序失衡、共识离散、公益虚化等问题,需要乡贤人才回归乡土。乡贤人才赋有地域性、示范性、公共性、崇善性,以乡贤嵌入县域内地方组织、规范乡贤个体行为范式、完善乡贤治村制度体系保障、加强乡村公益共同体建设,来优化乡贤内嵌乡土的具体路径,发挥着乡贤人才凝聚乡村振兴合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乡贤人才 乡村振兴 需求 内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恩宾 郑敬斌
治理吸纳自治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自治力量的目标性规划、过程性引导、规范性覆盖和结果性赋能。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党和国家将治理主体还原为具体的社会主体,以利益关联撬动主体关系,以责任互动生成权力链接,以资源动员联动乡村主体,从而构建治理吸纳自治的乡村治理格局。在治理吸纳自治的运作机制中,中心重塑优化治理吸纳自治的领导核心;协商治理完善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规则;“三治融合”拓展治理吸纳自治的权力运行空间;数字赋能则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乡村资源动员效率,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燃 曲政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动力乏力、保障缺失、制度空白、环境制约等困境。鼓励和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必须创新工作新机制:以乡愁为纽带,凝聚新乡贤;创新生活保障机制,便利新乡贤;渲染社会风气,认同新乡贤;创新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新乡贤。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冬冬
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乡村治理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与发挥乡贤文化在乡民教化、乡村服务和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成为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以新乡贤文化为视角,对乡贤文化及其属性进行解读,分析总结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并从四个方面提出新乡贤视角下乡村治理的实施路径,以此促进乡风文明和助推乡村振兴。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丹 李明珠
基于西方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模型,本文阐述了"新乡贤"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意义与作用,通过构建乡村治理中的乡镇政府、村"两委"和乡贤理事会为博弈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在乡村社会外生权威缺乏,内生权威式微的治理局面下,采取的策略及稳定性问题。本文借助仿真工具,将博弈参与者的动态演化过程,以及参数调整对于双方策略选择的影响过程进行展示。通过研究发现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与双方合作的协同收益、收益分配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正相关,与双方的投入成本成反比,存在使双方合作策略处于长期稳定性的合理利益分配组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加强博弈双方合作和乡贤理事会对乡村治理的深度科学参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贤理事会 演化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健 何紫菱
乡贤治村在中国国家治理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其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新乡贤入场乡村治理提供了内生性依据。在经历传统乡贤与乡土文化的深度互嵌以及近代乡贤与乡村社会的多维脱嵌后,新乡贤现已发展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新乡贤在乡村治理实践中汲取了传统乡贤治村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智慧,并结合新时代乡村的发展现实,深入挖掘乡土新文化、嵌入治理新因子的逻辑理路,为乡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振兴范式。在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耦合逻辑不仅能够拓展乡村文化发展空间,淬炼乡村文化特色品牌,而且可以通过文化治理的“软”手段,激发乡村主体的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新乡贤 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柏宏媛
从传统乡贤到现代乡贤的演变是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制度背景的变化相伴而行的,由此导致二者价值观、结构组成、思维方式、社会功能的重大差异。现代乡贤有利于塑造乡村治理良好格局、巩固拓展乡村优秀文化阵地、搭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然而"理性人"驱动消弭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乡村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了乡村治理难度系数,乡村内部缺乏培养现代乡贤的原生动力,这些是乡村治理中培育现代乡贤困境的主要诱因。应以对现代乡贤合理需求的响应激发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以系统论思想持续提升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效,科学铺就现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路径。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现代乡贤 困境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薇 武晋
中国有绅治传统。近年来新乡贤作为新兴主体被逐渐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中,中国乡村治理中的精英参与由此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借鉴杜赞奇"经纪机制"概念,结合桐乡市"乡贤+三治融合"的田野观察可知,在乡村振兴与项目进村的时代背景之下,"任务型经纪"替代了旧有的保护型经纪、赢利型经纪与村干部"多重角色"。新乡贤作为治理主体整合了制度合法性、道德优势与资源支配权,其管理机制以网格化、技术化为特点;其目标责任制呈现任务化、模糊化特性;其运作机制在组织化路径下体现出协商化、人情化的原则。以基层政府与乡土社会互信互赖、协同共治为特征,这一吸纳型治理机制的制度化建构在有效承接国家行政的同时广泛激发了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在加快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进程的同时有利于促进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有效衔接。
关键词:
乡村治理 精英 经纪机制 任务型经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福铨 韩培培 李文
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治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容。“新乡贤”作为一支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队伍,对乡村治理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旨在阐释其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生成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内生乡贤、外源乡贤双重维度系统把握“新乡贤”的内涵;新乡贤有利于重构乡村公共生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化解乡村矛盾;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三重逻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志成
当下乡村治理存在三个主要难题,第一,成年村民缺乏教育;第二,干群关系良性发展出现障碍;第三,村民公共理念有待形成。在中国古代,乡贤所发挥着三个主要乡治作用,教化乡村居民、促进邻里和谐、疏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应该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可以让乡贤发展宗族祠堂建设,推动乡村孝道文化的提升,发挥移风易俗的教化功用;可以在各乡确立文化委员会,让乡贤以顾问形式进入文化委员会,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矛盾,明确他们对乡治的引导作用;可以让乡贤成为联系地方党员与民众的纽带,辅助协商民主运行。以史为鉴,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乡贤仍然可以发挥教化、调和与协商的作用。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教化 调和 协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