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6)
- 2023(9714)
- 2022(7280)
- 2021(6731)
- 2020(4956)
- 2019(11337)
- 2018(11486)
- 2017(20825)
- 2016(11481)
- 2015(12989)
- 2014(12972)
- 2013(12463)
- 2012(11576)
- 2011(10349)
- 2010(10427)
- 2009(9508)
- 2008(9155)
- 2007(8253)
- 2006(7610)
- 2005(6625)
- 学科
- 济(46313)
- 经济(46259)
- 农(29594)
- 业(26315)
- 管理(23714)
- 农业(20306)
- 地方(17437)
- 中国(17023)
- 业经(15340)
- 企(14153)
- 企业(14153)
- 方法(11114)
- 发(10832)
- 制(9828)
- 数学(9180)
- 数学方法(9084)
- 学(8922)
- 财(8909)
- 发展(8908)
- 展(8898)
- 土地(8670)
- 农业经济(8566)
- 理论(7324)
- 环境(7233)
- 教育(7175)
- 地方经济(7000)
- 融(6890)
- 金融(6887)
- 银(6778)
- 银行(6768)
- 机构
- 学院(154134)
- 大学(149520)
- 济(56925)
- 研究(55595)
- 经济(55286)
- 管理(52977)
- 理学(44203)
- 理学院(43581)
- 管理学(42683)
- 中国(42658)
- 管理学院(42397)
- 科学(34411)
- 京(33444)
- 农(33374)
- 中心(27118)
- 所(27081)
- 江(26732)
- 财(25558)
- 范(25505)
- 师范(25309)
- 业大(24619)
- 农业(24559)
- 研究所(24457)
- 州(21613)
- 北京(20747)
- 院(20514)
- 师范大学(20124)
- 省(19996)
- 财经(19181)
- 技术(18299)
- 基金
- 项目(104117)
- 研究(82951)
- 科学(80520)
- 基金(70769)
- 家(61346)
- 国家(60665)
- 社会(51124)
- 科学基金(51032)
- 社会科(47723)
- 社会科学(47713)
- 省(43256)
- 基金项目(38320)
- 教育(37760)
- 编号(36928)
- 划(35103)
- 成果(30518)
- 自然(29677)
- 自然科(28836)
- 自然科学(28832)
- 自然科学基金(28262)
- 课题(26336)
- 资助(25812)
- 发(25214)
- 重点(23819)
- 年(22358)
- 部(21723)
- 创(21278)
- 国家社会(20915)
- 性(20800)
- 发展(20729)
共检索到247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艺英
关于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学界目前一般以梁漱溟、晏阳初等外来知识分子主导的外源型,及张謇、卢作孚等爱国企业家主导的内生型乡村建设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内生型模式是由地方乡贤通过对土地、山林等资源的整理来开展在地化乡村建设,其中傅柏翠于1931—1949年在闽西古蛟地区开展的实践即为其典型代表之一。自1931年开始,傅柏翠离开革命道路,致力于古蛟地区的地方建设。他通过均分田地、整理墟场、山林收归公有等方式,整合了当地的经济资源,用于乡村各项建设。可以说,他在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享有使用权的基础上,构建了在地化的社会经济体系,使得辖区内民众得以共享均等公共服务。该实践表明,即使在缺乏工业发展能力的地区,本地乡贤主导也能低成本动员当地资源成功开展在地化的乡村建设。这一经验可以为当代的乡村振兴战略及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傅柏翠 均分土地 在地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金鹏 林风谦 赵吉
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连接了国家行政逻辑与乡村自治逻辑,具有超越单一逻辑的比较优势。对“行走的书箱”乡村阅读推广项目进行案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培育“项目型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促进政府与村民的信息沟通、提升服务效率、促进服务创新。不同于传统乡绅与内生性新乡贤,“项目型乡贤”是由政府主导、动用行政手段动员、培育、吸纳而来,以完成项目治理任务的治理策略,带有“做乡贤”“常人治村”的特征。“项目型乡贤”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基本上是一种动员式参与,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制度化、持续化的方式开展新乡贤工作,增强新乡贤的公共性、治理能力与治理意愿。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文化建设 乡贤治理 乡村精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庆龄
理清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是将外部资源转换成乡村振兴新动能的关键。研究发现,资源型乡贤返乡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行动,既回应自身市场获利的经济属性,又有贡献反馈家乡和带动村民主体增收致富的传统社会属性,在疫情后还具有稳定地方经济和发展秩序的新社会属性。该群体通过政策嵌入、组织嵌入、关系嵌入等路径与村庄社会实现深度融合,与地方政府、分化村民等多元主体之间形成互惠合作的产业共同体。同时,资源型乡贤“家乡人”的地缘身份和共同产业利益的联结,助力形成的多元主体共同规约的经济风险防范举措,以及国家制度规范和村庄公共性双重约束的社会风险治理机制,实现了资源型乡贤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性结合发展。此外,还需增强基层社会的治理与监督能力,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乡贤的组织与引领,以应对资源型乡贤向营利资本的异变转型。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春敏 张领
传统民族地区乡村治理面临着村组组织的效力式微、乡村精英的大量流失及农民的低组织化状态等诸多困境,阻碍着民族地区乡村自我整合和有效治理。黔东Y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充分挖掘当地治理资源,成功探索建设了乡贤参事会这一重要农民组织载体。依据文化基因、制度基础、利益理性和精英再造等方面对乡贤会的运行逻辑分析显示,其具有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振兴、培育农村社会资本、优化村级治理体系和实现村级民主治理等多重价值,这种探索对于实现民族地区农民再组织化,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而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民组织化水平,就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角色定位,在提升农村组织化的内生动力方面进行路径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文龙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有利于完善乡村自治,发展乡村经济,传承乡村文化,加强乡村社会整合,激活乡村慈善。中国长期的乡绅治理传统、浓厚的乡土情结与丰富的新乡贤资源使新乡贤治理具有内在合理性。但只有对不同地区新乡贤资源与乡村社会结构进行认真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新乡贤治理模式,实现新乡贤资源、乡村社会结构与新乡贤治理目标的有效耦合。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新乡贤治理并不能代替根本性的制度改革,也具有地区与功能局限性。只有进一步加快制度改革,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使乡村具备内生发展能力,才能为新乡贤治理提供坚实平台,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云
基层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不同于中农治村、能人治村、富人治村等,乡贤治村在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重构了双轨治理的结构和机制,既能够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也能够嵌入乡村社会激活乡村社会内生性活力。通过考察赣南农村的乡贤治村实践,探讨了乡贤治村的制度建设与实践机制。研究发现,村庄熟人社会是乡贤主体角色与乡村治理相适应的内部调适器,以乡贤为首的村庄精英群体结构再生产在村庄治理中动员群众、发动群众,激活乡村社会内部资源。村庄内生需求与乡贤组织建设是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关键因素,村庄公共事务是新时代乡贤参与基层事务的载体,政府积极引导乡贤组织自我建设保证了乡贤治村的正规性和规范性。乡贤参与基层治理是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志艳 林文
新乡贤是指曾经有乡籍而后来离乡,但心系乡土而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主要包括在外为官而告老还乡,或在外为教而回乡献智,或在外置业而返乡投资,或长期扎根乡间的知识型农民等,愿意为乡里实现美好生活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一群人。新乡贤区别于传统乡贤的乡村秩序守护者角色,是乡村治理的推动者。通过新乡贤的集聚力量,深挖乡村产业、乡村教育、乡村振兴人才等资源,对一个区域迈向共同富裕来说很是关键。为新乡贤搭建贡献智慧资源的数字化平台,发挥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领头羊"作用。
关键词:
新乡贤 乡贤文化 乡村治理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燃 曲政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发展乡村经济,推动乡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动力乏力、保障缺失、制度空白、环境制约等困境。鼓励和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必须创新工作新机制:以乡愁为纽带,凝聚新乡贤;创新生活保障机制,便利新乡贤;渲染社会风气,认同新乡贤;创新制度保障机制,激励新乡贤。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温福铨 韩培培 李文
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治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容。“新乡贤”作为一支德才兼备的贤能人士队伍,对乡村治理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聚焦乡村治理中的“新乡贤”,旨在阐释其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生成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可以从内生乡贤、外源乡贤双重维度系统把握“新乡贤”的内涵;新乡贤有利于重构乡村公共生活、涵养社会文明新风尚、化解乡村矛盾;新乡贤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三治融合 三重逻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徐明强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之中,地方政府面临着治理任务加重与治理主体缺失的双重难题,H县打造了以"任务型乡贤"为主体的"321治理模式",吸纳农村党员、人大代表以及中心户长多元主体参与到国家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并采用精细化、网格化、任务化以及平台化的运作机制与技术治理策略,实现了对于农村精英的整合与再造。不同于传统乡贤与新乡贤,"任务型乡贤"的运作是一种半正式化的吸纳性治理模式,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之中不仅有助于上级治理任务的完成,而且还从某种程度上激活了乡村社会中的村民自治,提高了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这种将先进治理方法技术与传统治理经验相结合的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促进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相结合,有助于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目标的实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容中逵 阴祖宝
在我国乡村社会教化相对式微的情状下,现代乡贤不仅能够成为乡村社会教化的承载主体,而且具有实施乡村社会教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由于对乡贤基本属性认识的偏差,造成了现代乡贤判定中的地域界定分歧性、标准依据多重性、人员构成泛化性等问题,进而导致乡村振兴中的乡贤社会教化实践难以附体。为使现代乡贤切实承担乡村社会教化职责,需立足乡贤本质属性,将空间在地性、内容文化性、功能实效性作为乡贤判定的基本依据,从乡村社会教化的价值向度出发,明确在地行政官员、在地族老村贤、在地乡村教师三类乡贤主体的社会教化地位及其功用分殊,使其在侧重政治教化、道德教化、知识教化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同质同构。
关键词:
现代乡贤 乡村社会教化 主体构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乡村教师作为中国乡村社会的知识精英,在考察其社会担纲时,社会结构具有基础性意义。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演进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时期因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乡村教师有着不同的角色担当。从传统社会乡村塾师集塾师、士绅、乡贤角色于一身;到近现代中国社会激变过程,士绅阶层瓦解,乡村教师全力承担起乡村建设的乡贤使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为文化精英服务乡里。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镇化的高速推进,出现“文字上移”趋势,乡村教育逐渐衰弱,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不断分离。直至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迎来振兴契机,乡村教师再一次被赋予新乡贤角色期望。但在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的今天,给予乡村教师新乡贤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面对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乡村教师的角色担当和作为,应回归乡村教育振兴的本位。
关键词:
乡村教师 乡贤角色 社会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莹
作为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纽带,“新乡贤”既是乡村治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与监督主体,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新乡贤”角色定位模糊、治理能力不足;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村民对“新乡贤”认可度不高。为充分发挥“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应当尽快破除困境,从制度上明确“新乡贤”角色定位;多方面提升“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完善“新乡贤”的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增强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感。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志成
当下乡村治理存在三个主要难题,第一,成年村民缺乏教育;第二,干群关系良性发展出现障碍;第三,村民公共理念有待形成。在中国古代,乡贤所发挥着三个主要乡治作用,教化乡村居民、促进邻里和谐、疏通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应该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可以让乡贤发展宗族祠堂建设,推动乡村孝道文化的提升,发挥移风易俗的教化功用;可以在各乡确立文化委员会,让乡贤以顾问形式进入文化委员会,有效化解农村治理矛盾,明确他们对乡治的引导作用;可以让乡贤成为联系地方党员与民众的纽带,辅助协商民主运行。以史为鉴,在当代的乡村治理中,乡贤仍然可以发挥教化、调和与协商的作用。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教化 调和 协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君
新乡贤发挥作用,是农村发展新形势下的客观需要。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实现新乡贤对于乡村治理的合理"嵌入",必须充分利用新乡贤的优势,清除新乡贤治村的障碍,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新乡贤 生成逻辑 实践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