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7)
- 2023(15667)
- 2022(12847)
- 2021(11685)
- 2020(9876)
- 2019(22002)
- 2018(21749)
- 2017(40746)
- 2016(21785)
- 2015(24313)
- 2014(24314)
- 2013(23858)
- 2012(21632)
- 2011(19453)
- 2010(20073)
- 2009(19434)
- 2008(19083)
- 2007(17713)
- 2006(16000)
- 2005(14646)
- 学科
- 业(93836)
- 济(90073)
- 经济(89911)
- 企(81850)
- 企业(81850)
- 管理(81568)
- 农(40860)
- 业经(34580)
- 财(33217)
- 方法(32310)
- 农业(28569)
- 制(25875)
- 中国(25337)
- 数学(23273)
- 数学方法(22940)
- 务(22399)
- 财务(22349)
- 财务管理(22317)
- 企业财务(21139)
- 体(19245)
- 技术(18846)
- 策(18233)
- 理论(18017)
- 地方(16767)
- 划(16761)
- 学(16418)
- 银(16183)
- 银行(16158)
- 和(15986)
- 行(15541)
- 机构
- 学院(316213)
- 大学(310764)
- 济(128874)
- 经济(125990)
- 管理(123702)
- 理学(104615)
- 理学院(103584)
- 研究(102750)
- 管理学(101978)
- 管理学院(101385)
- 中国(83472)
- 财(66640)
- 京(65961)
- 科学(59190)
- 农(57127)
- 江(52368)
- 财经(50754)
- 所(50664)
- 中心(48810)
- 经(45785)
- 业大(45474)
- 研究所(44894)
- 农业(43570)
- 北京(41219)
- 州(40912)
- 范(39283)
- 师范(38863)
- 经济学(38475)
- 院(37238)
- 财经大学(36937)
- 基金
- 项目(201916)
- 科学(160666)
- 研究(152923)
- 基金(146815)
- 家(126388)
- 国家(125110)
- 科学基金(109051)
- 社会(99002)
- 社会科(93520)
- 社会科学(93503)
- 省(80490)
- 基金项目(76784)
- 教育(69584)
- 自然(67926)
- 自然科(66378)
- 自然科学(66359)
- 划(65858)
- 自然科学基金(65220)
- 编号(62412)
- 资助(58294)
- 成果(51782)
- 重点(44913)
- 创(44658)
- 部(44472)
- 发(43651)
- 制(43510)
- 课题(43456)
- 业(41528)
- 国家社会(41077)
- 创新(40918)
- 期刊
- 济(159510)
- 经济(159510)
- 研究(96725)
- 中国(72603)
- 农(58896)
- 财(56846)
- 管理(51936)
- 学报(46139)
- 科学(44359)
- 农业(38919)
- 大学(37066)
- 教育(35721)
- 学学(34778)
- 融(34250)
- 金融(34250)
- 业经(30681)
- 技术(29768)
- 财经(26019)
- 经济研究(23134)
- 经(22560)
- 业(20410)
- 问题(20290)
- 技术经济(16616)
- 版(16567)
- 财会(15822)
- 现代(15454)
- 世界(14824)
- 贸(14742)
- 会计(14549)
- 商业(14411)
共检索到500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谭秋成
本文解释乡镇集体企业为什么会在中国乡村产生和大规模发展。作者认为,乡镇集体企业是国家和社区政府都因农民和农村经济控制问题遇到困难时而达成的交易。国家于70年代初在政策上作出转变、允许农村兴办集体企业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在农村中实行的控制系统失效,难以提取足够的、用于发展国有工业的资本积累;而社区政府要控制部分经济剩余则是由于它作为国家的基层代理人,在人民公社组织这一由国家单方面强制签订的行政合约中处于难堪地位,直接与农民发生了冲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贵卿
一、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应当是把产权交给最应该得到它的人,而不是最会利用它的人。那种认为谁是天生的管理人才,企业就理所当然归他所有的想法是不行的。这既有道义上的原因,也有经济学上的原因。道义上的原因比较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叶霞
现代企业制度中劳动力所有权的再思考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叶霞劳动者所具有的现实的劳动能力并不是劳动者的自然天赋。它是劳动者通过接受教育和训练后天获得的能力,是劳动者和社会共同投资的结果。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由投资的程度决定的,劳动力形成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殷勤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谭秋成
本文提供一个关于制度环境影响市场交易费用进而影响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案例。中心的论点是 :社区政府能充当乡镇集体企业所有者 ,是因为市场的不完善 ,使它能控制资源并在组织交易上具有优势 ;一旦市场发展使社区政府失去这些优势 ,那么它让渡企业所有权就不可避免 ,这也正是目前改革中所发生的事实。作者指出 ,完善市场有利于公有制企业改革 ,但是 ,市场的发展最终要导致企业内部产权结构发生变化 ,有能力的经营者将取代依靠政治势力的政府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关键词:
乡镇集体企业 社区政府 控制权 产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其仁
四、交易产生的所有权 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首先是60年代初期那些短期政策和安排的大规模重演。原有体制通过国家主导的政治运动形成和改变所有权的逻辑,终于让位给一个新的逻辑,即经过国家和农民之间的交易,以及农民之间的交易来形成新的有效产权。在一个可以围绕制度形成和改变作交易的环境里,国家从对农村经济无所不在的控制状态大踏步后退,以此交换稳定的税收,低成本的控制系统和农民的政治支持;农民则以保证对国家的上缴和承担经营责任,换得土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其仁
中国的改革正在广泛地改变资源利用的产权形式和效率。这场变革的背景,是原有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控制模式的失效和日益松弛。本文讨论这场大变革的发源——农村改革的经验。 80年代的中国农村改革,一方面是国家集中控制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弱化,另一方面是农村社区和农民个人所有权的成长和发展。经过10年分权化的渐进改革,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已经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农村改革经验的回顾,把国家引入农民所有制建立、执行和改变的说明。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国家保护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但是,国家通常不可能自动提供这种保护,除非农户、各类新兴产权代理人以及农村社区精英广泛参与新产权制度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牟少岩 张绍江
我国的乡村集体企业是在农村手工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作为副业附属于农业社。后在公社工业化口号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综合性产业,由原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兴办,因此曾称为社队企业,具有明显的社区性。1984年随着农村改革...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晚清中国人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实业"出现,并取代了"商",用来统称农业、工业和商业。本文分析了这一观念变迁背后的企业史含义。文章认为,用商来统称工商业是延续了明清以来的用法。近代重商观念流行的同时,大量商业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商人因其在资本、人才、管理制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近代工业产生了主导型影响。在这一时期,大量近代企业是以股份制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甲午战争之后,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业"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时人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
关键词:
商 实业 企业史 观念史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超群
晚清中国人用"商"来统称工商等业,但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实业"出现,并取代了"商",用来统称农业、工业和商业。本文分析了这一观念变迁背后的企业史含义。文章认为,用商来统称工商业是延续了明清以来的用法。近代重商观念流行的同时,大量商业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商人因其在资本、人才、管理制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近代工业产生了主导型影响。在这一时期,大量近代企业是以股份制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甲午战争之后,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业"观念出现并被广泛接受。时人在强调实际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更为重视企业当中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他们意识到会计、采购销售、工人的管理等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在"实业"时代,有关工厂的制度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从"商"到"实业"的观念变迁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中国近代企业起源的历史过程。
关键词:
商 实业 企业史 观念史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志华
企业活力的依托在于机制,企业机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技术工具,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博弈均衡的客观结果,通过企业控制权的归属方式集中体现出来。因此,进行企业机制变革,必须从企业利益结构出发,创造条件改变企业成员之间的博弈均衡状况,从而促成企业控制权的转移。本文以一个样本企业为例,通过考察该企业从兴旺到衰败、从衰败到再生、从再生到面临新风险的过程,探讨了企业机制转变的条件、动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控制权 博弈均衡 制度变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殷德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萍
论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中所有权利益主体的塑造李小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6年来取得了很多积极的、阶段性的成果,但企业改革始终步履维艰,难尽人意。特别是国有企业效益滑坡,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致使人们开始把改革目光集中到明晰产权、制度创新上。这无疑是我国企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