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3)
- 2023(10725)
- 2022(9099)
- 2021(8337)
- 2020(6824)
- 2019(15393)
- 2018(15234)
- 2017(28717)
- 2016(15527)
- 2015(17453)
- 2014(17803)
- 2013(17411)
- 2012(16068)
- 2011(14653)
- 2010(15337)
- 2009(14312)
- 2008(14414)
- 2007(13406)
- 2006(12092)
- 2005(10824)
- 学科
- 济(62651)
- 经济(62462)
- 业(52179)
- 管理(50761)
- 企(42810)
- 企业(42810)
- 农(28704)
- 方法(24699)
- 财(23349)
- 制(19996)
- 业经(19588)
- 数学(19539)
- 数学方法(19364)
- 农业(19089)
- 中国(18748)
- 务(14070)
- 财务(14034)
- 财务管理(13995)
- 企业财务(13413)
- 体(13157)
- 地方(11939)
- 银(11853)
- 银行(11834)
- 理论(11719)
- 行(11252)
- 融(11164)
- 金融(11160)
- 学(11153)
- 体制(10659)
- 和(10200)
- 机构
- 学院(226330)
- 大学(224996)
- 济(91257)
- 经济(89046)
- 管理(85065)
- 研究(73403)
- 理学(72216)
- 理学院(71419)
- 管理学(70231)
- 管理学院(69810)
- 中国(58047)
- 财(49648)
- 京(46436)
- 科学(40971)
- 财经(37815)
- 江(36845)
- 农(36620)
- 所(36151)
- 中心(34699)
- 经(34106)
- 研究所(31589)
- 范(30244)
- 师范(30010)
- 业大(29918)
- 北京(29318)
- 州(29080)
- 经济学(28163)
- 财经大学(27787)
- 农业(26891)
- 院(25933)
- 基金
- 项目(140540)
- 科学(111645)
- 研究(108648)
- 基金(102333)
- 家(87624)
- 国家(86360)
- 科学基金(74491)
- 社会(71880)
- 社会科(66798)
- 社会科学(66775)
- 省(54830)
- 基金项目(53685)
- 教育(50868)
- 编号(45199)
- 划(45197)
- 自然(45069)
- 自然科(44004)
- 自然科学(43992)
- 自然科学基金(43259)
- 资助(40688)
- 成果(39095)
- 制(32597)
- 部(32256)
- 课题(31624)
- 重点(31098)
- 性(29405)
- 创(29296)
- 发(29238)
- 国家社会(29097)
- 教育部(28547)
共检索到359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海 杨晓丽
本文认为 ,村民自治的贯彻实施 ,促使基层由准行政组织向自治组织转变 ;乡村社会的股份制改造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经济细胞化”进程 ,但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社会与国家经济关系的法律化进程。这两大进程促使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开始朝着契约化方向行进 ;同时 ,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开始上升
关键词:
村民自治 股份制改造 国家 基层社会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捷
中国乡村自晚清以来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透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乡村变迁的主要理论框架是"国家政权建设"范式和"国家与社会"范式。前者认为,现代国家借助官僚机构的扩张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生活,但这种权力扩张是否提升了"现代性",即它是否建立起了现代的国家公民关系,实现了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依然值得讨论。"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被引入中国后,学者们开始聚焦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而形成的乡村秩序。这些研究认为国家权力必须和乡村社会力量相互交融,才能最终触及村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践表明,正是国家权力与乡村非正式规则的融合,才使得整齐划一的、带有刚性的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乡村的实际情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建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关系到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与水平。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发现,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先后历经政治驱动的文化更新、经济导向的文化建设、服务取向的文化供给等阶段,并在国家与社会层面分别表现为整合与接纳、悬浮与消解、下沉与重塑等不同状态。因此,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应围绕国家与社会的互适合作,以农民为中心调和行政化与乡土化逻辑、以政府职责为重点催化国家与社会合作,进而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李力东
清末以来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变迁既有明显的变化也有显著的连续性。虽然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影响在不断增强,然而乡村社会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乡村精英在这一变迁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乡村精英的"脱嵌"或"变通",国家加强对乡村社会直接控制的努力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国家政权建设的目标迟迟无法实现。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通过制度建设支持乡村社会发展,乡村精英重新嵌入乡村社会之中,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乡村振兴的前景值得期待。
关键词:
国家 乡村社会 乡村精英 国家政权建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唐志荣
为了推动地市外贸企业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切合实际地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本文阐述了地市外贸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模式选择和发展目标。作者认为,地市外贸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对国家、集体、职工皆有利;一般宜采取资产存量股份制改造方式,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地市外贸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实施“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战略,走实业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振军 王海滨 牛剑锋
在全国全面贯彻落实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把林业推向快速、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以国有林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如何改革创新,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加快森林公园改革和发展提几点初浅的看法。一、森林公园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自1982年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全国已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喻志强
一、建立股份制医院的客观必然性股份经济又称为股份制,它是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对象所有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合理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在保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使用权转化为集中的使用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分析社会主义股份制医院的问题也必须遵循这个基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翱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法治、德治三者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是:以自治为主体、以法治为主导、以德治为基础。厘清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明确了未来我国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点,那就是以自治为主要抓手,大力推进村规民约这一软法治理,法治、德治协同发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自治 法治 德治 乡村治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陆爱勤
保险市场的内涵一般可概括为保险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又可被认定为保险交换关系的载体,而从事保险交换业务的经营者自然就成为保险市场的主体。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构成保险市场的主体应该是能够按照商业原则自主经营保险业务,并实行自我积累、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的企业,其具体形式既可以是国家保险公司、相互保险公司,又可以采取股份制商业保险的企业模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琳森 王毅卓 张旭锐
梳理了股份制家庭林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结合福建沙县股份制家庭林场运作案例来深入剖析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发展内涵及思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份制对发展现代林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股份制家庭林场的政策建议:应大力宣传,提高认知;支持培育,壮大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典型样本;明确相关法律;开展林地经营权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试点。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琳森 王毅卓 张旭锐
梳理了股份制家庭林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结合福建沙县股份制家庭林场运作案例来深入剖析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发展内涵及思路。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股份制对发展现代林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股份制家庭林场的政策建议:应大力宣传,提高认知;支持培育,壮大股份制家庭林场的典型样本;明确相关法律;开展林地经营权入股新型经营主体试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