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4)
- 2023(9569)
- 2022(8047)
- 2021(7230)
- 2020(5549)
- 2019(12504)
- 2018(12317)
- 2017(22307)
- 2016(12227)
- 2015(13739)
- 2014(14155)
- 2013(13882)
- 2012(13374)
- 2011(12459)
- 2010(12884)
- 2009(11897)
- 2008(11738)
- 2007(10971)
- 2006(10181)
- 2005(9199)
- 学科
- 济(56493)
- 经济(56435)
- 业(34426)
- 管理(31945)
- 农(29130)
- 企(21717)
- 企业(21717)
- 地方(21344)
- 中国(20698)
- 农业(19681)
- 业经(16797)
- 环境(13896)
- 方法(13687)
- 发(13404)
- 财(12196)
- 制(11685)
- 学(10918)
- 地方经济(10862)
- 数学(10832)
- 银(10776)
- 银行(10764)
- 数学方法(10713)
- 融(10656)
- 金融(10655)
- 行(10497)
- 发展(10454)
- 展(10425)
- 农业经济(9209)
- 贸(8798)
- 贸易(8784)
- 机构
- 学院(180838)
- 大学(173456)
- 济(72148)
- 经济(70252)
- 研究(65483)
- 管理(62872)
- 理学(51883)
- 中国(51647)
- 理学院(51211)
- 管理学(50344)
- 管理学院(49991)
- 科学(39465)
- 京(38434)
- 农(35112)
- 财(34043)
- 所(33618)
- 江(31439)
- 中心(30761)
- 研究所(29721)
- 范(27700)
- 师范(27452)
- 农业(25795)
- 州(25729)
- 业大(25643)
- 财经(25161)
- 北京(24752)
- 省(24092)
- 院(23507)
- 经(22429)
- 经济学(21487)
- 基金
- 项目(110039)
- 研究(86953)
- 科学(85460)
- 基金(74818)
- 家(63909)
- 国家(63176)
- 社会(54687)
- 科学基金(53492)
- 社会科(51365)
- 社会科学(51354)
- 省(46950)
- 基金项目(39335)
- 教育(38693)
- 编号(37949)
- 划(37256)
- 成果(31618)
- 发(31109)
- 自然(30522)
- 自然科(29681)
- 自然科学(29677)
- 资助(29427)
- 自然科学基金(29082)
- 课题(27511)
- 发展(25688)
- 展(25215)
- 重点(24976)
- 部(22856)
- 创(22701)
- 年(22560)
- 性(22268)
共检索到30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晓键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关键词:
乡村 聚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端波 陈菓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是一种集乡村旅游与民族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经济—环境的良性循环。西部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差距,而且有社会发展的差距、人类发展的差距。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与西部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自力 张洋
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 ,为西部乡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优势 ,优化西部乡村地区资源配置 ,发展乡村旅游业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是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玉恒 阎佳玉 武文豪 刘彦随
基于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总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从乡村人口、就业、粮食产量、公共服务角度,系统解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乡村转型发展的历程,揭示了世界发展由乡村社会逐步向城市社会转型、由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转型、发展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逐渐提升的演化特征。研究指出,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地区人口持续、快速减少,加剧了乡村发展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乡村衰退,严重影响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此,强调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亟需高度重视乡村衰退问题,要积极推进村镇化,形成村镇化与城市化"双轮驱动"的城乡地域发展格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来指导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序实施异地搬迁,鼓励和引导民众"自下而上"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乡村发展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要科学把控乡村转型发展过程,识别并培育打造乡村振兴极,不断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应对外界发展、环境变化与挑战的弹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向萍
乡村旅游在我国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旅游形式,其市场需求将随着我国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如果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供需矛盾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则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必将陷入困境。本文旨在运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宁萍
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对新农村建设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江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剖析、乡村旅游对解决江西“三农”问题积极意义的探讨,提出了江西乡村旅游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办法和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成波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因文化、地域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逐渐从城市向农村发展,由于农村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业生产会逐渐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使人们产生诸多疾病,严重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也使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需要做好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在保护自然景观、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生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若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出现冲突,则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海林
论乡村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结构优化○樊海林世纪转换之际,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待实现的重要命题,其目标概念已广为人知,而具体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进程,乡村的地位和作用却往往被忽视。笔者认为,考察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正视乡村的相关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乡村发展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林 王超恩
作为人与人之间围绕财产或者资源等客观对象而建立的经济权利关系,产权内在地具有排他性、有限性、可交易性、可分解性等性质,不同的产权机制具有不同的制度绩效。本文在产权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地悲剧现象"、外部效应和失地农民补偿问题,针对现状对构建我国乡村旅游产权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协调各方的利益,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权机制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乡村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之下,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建立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乡村生态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水平,以及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建海 刘呈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光萍
[目的]基于乡村旅游发展背景,对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发展水平及变化趋势,以期对阿坝州生态环境保护及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建议。[方法]基于阿坝州生态环境现状,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以及乡村旅游发展4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2010—2016年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在2010—2016年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从2010年的0. 133增长到2016年的0. 820,变化幅度明显,阿坝州生态环境可持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水平。[结论](1)社会发展可持续水平在4个系统中的权重值最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对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开发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是实现阿坝州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阿坝州乡村旅游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可持续系统中的贡献值逐渐增大,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是阿坝州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目标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东哲
随着农村电商持续下沉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物流在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然而相比县城和中心镇,村落分布分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或地形崎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成本高、青壮年就业人口流失等问题导致农村物流网络的覆盖率难以提升,进而影响农村电商和乡村振兴的深化发展的进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物流网络发展的环境变化,总结了农村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而探讨了农村物流网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本文研究认为:物流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消费水平提升、产业活力得到激发等因素优化了农村物流网络的经营环境,但同时也将加剧竞争和优胜劣汰。农村物流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依赖于物流经营主体自身的竞争力,更依赖于区域产业兴旺、城乡一体化和丰富城乡双向流通的内涵。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成 李颢颖 何焱洲 马小苏 周明茗
乡村人居环境是一复杂巨系统,其可持续发展力是各子系统间物质、信息与能量相互流通与交换的结果,本文从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入手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1997—2015年重庆市37个区县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源,运用发展水平(衡量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态势)、发展效率(反映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趋向可持续的快慢程度)和协调指数(反映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衡程度)构建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测度模型,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力并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为因地制宜践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供策略支持。结果表明:1997—2015年,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时序上总体态势向好,其中发展水平逐步上升,发展效率波动剧烈,协调性稳步提高,各子系统间可持续发展力差异性较大;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力在空间上总体呈现西高东低、"中心-边缘"的分异格局,区县间差异性明显,其中经济发展子系统呈"多级核心-外围"辐射圈层式差异化增长格局、生产生活子系统呈自西向东扩散式增长格局,生态环境子系统总体上先降后升,呈波浪式不均衡增长格局;从政府"制导引导"、城乡"双轮"联动、"点-极-核"整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整治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