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3)
- 2023(17049)
- 2022(14080)
- 2021(13155)
- 2020(10443)
- 2019(24112)
- 2018(24223)
- 2017(44699)
- 2016(25261)
- 2015(28606)
- 2014(29168)
- 2013(28021)
- 2012(26032)
- 2011(23819)
- 2010(24133)
- 2009(21792)
- 2008(20999)
- 2007(18850)
- 2006(17036)
- 2005(15187)
- 学科
- 济(100419)
- 经济(100312)
- 业(64400)
- 管理(62857)
- 企(47853)
- 企业(47853)
- 农(38352)
- 方法(37340)
- 中国(35565)
- 数学(31621)
- 数学方法(31258)
- 地方(27238)
- 业经(26059)
- 农业(25557)
- 教育(23696)
- 学(23664)
- 财(21748)
- 理论(18749)
- 制(18661)
- 发(18658)
- 技术(16434)
- 银(16317)
- 银行(16275)
- 贸(16212)
- 贸易(16197)
- 行(15698)
- 融(15686)
- 金融(15685)
- 环境(15683)
- 易(15604)
- 机构
- 大学(353413)
- 学院(352643)
- 济(133349)
- 管理(132666)
- 经济(130014)
- 研究(125785)
- 理学(113582)
- 理学院(112167)
- 管理学(110171)
- 管理学院(109505)
- 中国(90079)
- 京(78431)
- 科学(78046)
- 所(63667)
- 农(62167)
- 财(59991)
- 研究所(57879)
- 范(57332)
- 师范(56903)
- 中心(56165)
- 江(54801)
- 业大(52938)
- 北京(50533)
- 农业(47332)
- 财经(47113)
- 师范大学(46155)
- 院(45389)
- 州(44420)
- 经(42757)
- 教育(42416)
- 基金
- 项目(235700)
- 科学(185696)
- 研究(180139)
- 基金(166131)
- 家(143864)
- 国家(142404)
- 科学基金(121215)
- 社会(110988)
- 社会科(104590)
- 社会科学(104566)
- 省(94309)
- 基金项目(88025)
- 教育(87075)
- 划(80188)
- 编号(77091)
- 自然(75924)
- 自然科(74075)
- 自然科学(74061)
- 自然科学基金(72690)
- 资助(66676)
- 成果(64639)
- 课题(55696)
- 发(54772)
- 重点(53711)
- 部(52196)
- 创(48680)
- 项目编号(45520)
- 创新(45073)
- 年(45033)
- 教育部(44877)
共检索到54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海洋 冯琳
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阐释,不仅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而且深入挖掘了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发现乡村职业教育中“在地化”带来了一个个体亲切经验的和融入地方文化特质的乡村职业学校的文化空间。通过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使其成为乡村职业教育“在地化”的“价值意义场”。
关键词:
乡村职业教育 在地化教育 在地化变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元海 闫广芬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包括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职业教育等形式,通过对这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需求,探寻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统筹发展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教育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全方位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伯启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乡村旅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建明 张理剑
随着国家城乡融合和农村三产联动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已不仅是涉农职业院校的任务,也成为所有职业院校的使命。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系虽日益加强,但职业教育难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服务乡村振兴的贡献度较低,其根源在于共生环境营造不足、共生模式演化不强、共生单元联动割裂。因此,需贯通国家战略与产业结构,营造共生环境;互通校地比较优势,优化共生模式;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联动共生单元,使双方充分共享协同共生的溢出效应,满足乡村振兴全面需要和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倪莹莹
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和先导作用,乡村振兴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文章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入手,通过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改革专业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内培外引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等建议,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智彬 杨儒雅
坚持公平理念、完善相关政策、注重多元发展需求、利用现代技术以及设立专门机构是各国职业教育推动服务乡村建设与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基于国际经验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我国要通过政策引领,重视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践行共享理念,确保乡村居民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提升乡村居民技能学习能力,同时尊重我国乡村发展多样性,发挥社会化职业培训的积极作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能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乡村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从容应对百年变局,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有利于精准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文勇
从共生的视角审析,农村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共生性质的生态关系。然而,在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农村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角色的迷失与错位;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供需对接脱节;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保障环境缺失等生态之殇。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应正确定位,回归农村职业教育"为农而教"的价值本体性;立足需求,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发展的供需对接;强化于境,营建"软、硬"兼具的共生发展保障环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文杰 陈琪
实现乡村生态产业化,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生态产业化是促进生态资源转化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产品、创造经济价值的科学路径,职业教育在生态产业化发展中扮演着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者”、生态资源“赋能者”与生态产品“保障者”的角色。但因职业教育生态文明理念淡薄、与乡村生态资源贴合度欠佳、绿色技术含量偏低、绿色人才培养力度欠缺等原因导致其角色的引导力、整合力、培育力与保障力明显不足。有效释放职业教育助力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的角色力,须从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亲近区域生态资源、加大绿色技术含量、重视绿色人才培养等方面寻求增能之路。
关键词:
生态产业化 职业教育 生态资源 生态产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丽颖 王秉政 李潘坡
职业院校、村镇、乡镇企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践行主体,其利益共生、协作互动关系对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影响。“校村企”融合发展模式是职业院校对服务产业兴农、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的路径探索。基于政策需求和现实困境,文章分析了“校村企”三方合作互动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搭建“校村企”融合发展长效机制、探索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增强职业院校对乡村产业的人力供给能力、创新乡村产业应用技术与智库服务、强化乡村振兴人才职业培训等五方面策略,以期有效促进乡村产业校村、校企合作共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敏敏
目前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即消除了绝对贫困,进入到乡村振兴的全面建设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力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认知观念陈旧、自身办学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问题。只有进一步创建农村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教育信息化体系、提升新时代农村职业人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产业振兴、人才振
关键词:
职业教育服务 教育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亚西 陈沛酉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于破解我国"三农"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缘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机械化转型和"农转非"劳动力培训的现实需要,我国在首个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对"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进行了专项部署。十余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在持续深化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农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探索涉农专业科研创新与技术积累、服务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等方面成绩斐然。然而,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人才供给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与转化不足、老龄人口关切不足等新命题,对职业教育的支撑服务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对此,应转变育人理念,培养面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嵌入农业科技价值链,打造科研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承担"老龄社会"责任,构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喻琨 李佩佩 詹茜华
文章基于系统耦合、教育经济学等理论,从产教融合的共生理念出发,围绕乡村振兴的需求,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机理,将顶层设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最后提出了坚持四轮驱动助推高等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