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1)
- 2023(13326)
- 2022(11308)
- 2021(10186)
- 2020(8368)
- 2019(19127)
- 2018(18812)
- 2017(35538)
- 2016(18927)
- 2015(21156)
- 2014(21286)
- 2013(20990)
- 2012(19732)
- 2011(18290)
- 2010(18845)
- 2009(17569)
- 2008(17216)
- 2007(15788)
- 2006(14538)
- 2005(13272)
- 学科
- 济(96515)
- 经济(96383)
- 管理(57664)
- 业(53606)
- 企(40594)
- 企业(40594)
- 农(34024)
- 方法(27536)
- 地方(24896)
- 中国(23848)
- 业经(23466)
- 农业(23122)
- 数学(22777)
- 数学方法(22528)
- 财(22330)
- 制(21838)
- 学(17456)
- 体(16452)
- 地方经济(14260)
- 银(13725)
- 融(13716)
- 金融(13710)
- 银行(13703)
- 行(13152)
- 理论(13123)
- 环境(13064)
- 发(12701)
- 策(12130)
- 和(11992)
- 贸(11928)
- 机构
- 学院(274714)
- 大学(272253)
- 济(120102)
- 经济(117408)
- 管理(100748)
- 研究(95445)
- 理学(84722)
- 理学院(83756)
- 管理学(82483)
- 管理学院(81930)
- 中国(74173)
- 财(58435)
- 京(57349)
- 科学(52674)
- 所(46769)
- 江(45711)
- 财经(44254)
- 中心(44215)
- 农(43840)
- 研究所(41088)
- 经(39677)
- 范(37851)
- 经济学(37651)
- 师范(37576)
- 北京(36153)
- 州(35655)
- 业大(35587)
- 院(34140)
- 经济学院(33330)
- 农业(32343)
- 基金
- 项目(169978)
- 科学(134459)
- 研究(132905)
- 基金(122020)
- 家(103472)
- 国家(102452)
- 科学基金(88377)
- 社会(86960)
- 社会科(81903)
- 社会科学(81881)
- 省(67485)
- 基金项目(64114)
- 教育(61046)
- 编号(55411)
- 划(54851)
- 自然(51895)
- 自然科(50575)
- 自然科学(50563)
- 自然科学基金(49618)
- 资助(48216)
- 成果(47204)
- 课题(39416)
- 重点(38159)
- 发(38129)
- 部(38012)
- 制(37658)
- 国家社会(36047)
- 创(35092)
- 性(34740)
- 教育部(33510)
- 期刊
- 济(156149)
- 经济(156149)
- 研究(90958)
- 中国(65590)
- 财(47794)
- 农(46220)
- 管理(40242)
- 学报(36535)
- 科学(36193)
- 教育(34120)
- 大学(29790)
- 农业(29665)
- 融(29431)
- 金融(29431)
- 学学(27580)
- 业经(25777)
- 技术(25275)
- 经济研究(23304)
- 财经(23015)
- 经(20036)
- 问题(19987)
- 贸(14239)
- 技术经济(14089)
- 版(13910)
- 世界(13896)
- 业(13166)
- 经济问题(13060)
- 现代(13025)
- 图书(12744)
- 农村(12730)
共检索到447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乡村社会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形成更广范围的社会信任和互利合作,促进了传统乡村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与转变。这不仅使乡村治理主体向多元化发展,也改变着乡村治理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为促进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发展,引导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政府要积极引导发展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与政府良性互动的桥梁、推动政府、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步入共进双赢的良性循环和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村组织之间联动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雨村 岳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遏制农村衰落、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完善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如何科学地制定具有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是规划工作者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中的特色缺失现象分析,提出社区特色营建策略,旨在激发村民自治能力,找寻村民参与途径,改变现有"千村一面"的趋势,对苏州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村民自组织 新型农村社区 特色 营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寒非
通过调查黔东南地区归平侗寨房族组织结构及其特点发现,房族组织是当地重要的乡村自组织,法治巧妙地"嵌入"族规和纠纷解决之中。乡村自组织资源非常丰富,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和法治推进的本土资源。法治嵌入乡村自组织主要有制度嵌入、规则嵌入以及行动嵌入三种方式。制度嵌入主要通过"行政权主导乡村自组织制度设计"机制实现;规则嵌入主要通过"正式规则的非正式转化"机制实现;行动嵌入主要通过"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作"机制实现。基于乡村自组织的"嵌入式法治"是当前乡村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模式,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自组织 嵌入式法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水 陈春
研究通过对在乡村治理结构中村民自治组织发展情况的考察,分析乡村治理过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发展遭遇到的困境及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整合村两委资源、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组织架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对策破解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发展的困境,从而促进乡村治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
村民自治组织 冲突 困境 改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屈小爽
旅游合作社是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符合现代休闲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信阳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基于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的视角,构建旅游合作社对乡村旅游影响模型,验证旅游合作社—社区自组织能力—乡村旅游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实证结果显示:社区自组织能力对乡村旅游发展有积极影响,旅游合作社物理要素、人理要素对社区自组织能力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旅游合作社事理要素对社区自组织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培育乡村旅游合作社、构建社区为基础的旅游方式、创新乡村治理机制、科学运营管理等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德斌 刘祖云
乡村治理实际上是在调整社区与村民、社区与国家以及村民与国家三对关系,在现代化转型时期,这三对关系分别对应社区民主、社区自治以及国家民主三个问题。在国家强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政策背景下,"社区—村民"比之传统的"国家—社会"理论框架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农村社区与村民之间本质上是一种"服务—奉献"关系,这种关系模式适应了社区民主化、生活伦理化的时代潮流,对现阶段农村社区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较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控制—监督"关系更适合指导当前乡村治理实践。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村民 共同体 治理 社区自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梅继霞 彭茜 李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精英参与村庄治理,发挥示范、引领与带动作用,很多地方形成"富人治村"的乡村治理模式。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揭示经济精英参与影响乡村治理绩效的作用机制及条件。经济精英由政治、经济和社会动机驱使采取体制内或体制外参与方式影响乡村治理绩效,其效果依赖于主体素质、村民自治制度及信任关系等条件。本研究可以拓展精英参与村庄治理的理论研究,并为促进经济精英积极参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有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宏
本文从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视角出发,着眼于金融资源的"嵌入式"网络发展背景,以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为题,构建了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对经营转型绩效影响的关系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方法,验证并分析了社会资本和自组织治理机制对经营转型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和不同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经由自组织治理机制的中介作用对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有着不同的影响路径,从而为经营转型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水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对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分析,结合在江苏省苏南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研,以此来探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治理影响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乡村治理 困境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窦银娣
运用自组织理论,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特征及其演化机理。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包含3个要素集合: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地域空间环境,并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性的典型自组织结构特征。利用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模拟,并以长岗村为例,提出了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自组织演化路径。最后,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化特征,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 自组织理论 演化机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仲斌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出发,结合中国乡村经济组织体系发展历程及目标模式,就中国乡村经济组织体系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我国乡村经济组织体系是逐步向目标模式演进的,但现状仍然与目标模式相去甚远,远未达到均衡状态,政府应创造条件,对不同的经济组织类型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乡村 经济组织体系 制度变迁 改革方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春凤 朱启臻
自组织现象是移民村庄具有活力的前提,不仅有利于村庄形成有序的结构,同时有利于村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自组织理论认为,只有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才具备产生自组织现象的条件。本文认为,移民新村的建设要通过产业发展、人员流动和人际交流保持其系统的开放性;要通过移民地区选择和移民构成的控制,维持一定势差,以保持其非平衡性;通过移民要素的配置,促进非线性关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移民新村自组织现象的产生,使其受到内、外涨落的随机启动,进而产生出集体运动的协同效应。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移民新村就难以获得活力。
关键词:
移民村庄 自组织 开放性 差异性 非线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强 刘健
从构成要素、演进过程以及制度安排三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描述,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实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升级,应在改良内部运行机制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此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满足农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运行机制 生产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