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5)
2023(11991)
2022(10408)
2021(9794)
2020(7960)
2019(18495)
2018(18516)
2017(35564)
2016(19042)
2015(21321)
2014(21441)
2013(21101)
2012(19315)
2011(17570)
2010(17515)
2009(15970)
2008(15386)
2007(13484)
2006(11863)
2005(9887)
作者
(54550)
(45522)
(45052)
(42942)
(28795)
(21808)
(20431)
(17919)
(17321)
(16033)
(15704)
(15244)
(14203)
(14087)
(13966)
(13620)
(13503)
(13376)
(12869)
(12712)
(11205)
(11125)
(10831)
(10461)
(10164)
(10024)
(9997)
(9930)
(9126)
(8945)
学科
(78758)
经济(78662)
(52402)
管理(51283)
(40328)
企业(40328)
方法(35855)
(31349)
数学(30574)
数学方法(30235)
农业(20876)
中国(20699)
业经(20292)
(18434)
(17750)
地方(17547)
(14018)
理论(13827)
(12392)
(12303)
贸易(12295)
环境(11896)
(11868)
(11294)
教育(11148)
技术(11060)
(10927)
银行(10893)
(10548)
金融(10546)
机构
大学(273263)
学院(271679)
管理(110639)
(105636)
经济(103068)
理学(96849)
理学院(95752)
管理学(94112)
管理学院(93617)
研究(88932)
中国(64378)
(58053)
科学(56190)
(46686)
(45727)
(43193)
业大(41726)
中心(40466)
研究所(39654)
(38298)
(38118)
财经(37884)
师范(37851)
北京(36300)
农业(34500)
(34483)
(32255)
(31614)
经济学(31328)
师范大学(30802)
基金
项目(191910)
科学(151397)
研究(142199)
基金(139567)
(120775)
国家(119714)
科学基金(103450)
社会(89946)
社会科(84905)
社会科学(84885)
基金项目(75568)
(74909)
自然(66686)
自然科(65085)
自然科学(65072)
教育(64131)
自然科学基金(63887)
(62575)
编号(59041)
资助(55921)
成果(47518)
重点(42165)
(41907)
(40923)
课题(39785)
(39497)
创新(36653)
国家社会(36557)
科研(36318)
教育部(36059)
期刊
(118883)
经济(118883)
研究(78822)
中国(49292)
(46627)
学报(43073)
科学(40807)
管理(37587)
大学(33248)
(33037)
农业(31549)
学学(31243)
教育(30665)
技术(22038)
业经(21921)
(21065)
金融(21065)
财经(17696)
经济研究(17267)
问题(15942)
图书(15420)
(14985)
(13719)
理论(13681)
科技(13587)
(13199)
实践(12746)
(12746)
技术经济(12593)
现代(12530)
共检索到385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乔家君  
乡村社区空间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网络日渐复杂的条件下逐渐变化,界面作为物流、能流、信息流比较活跃的区域,对乡村社区发展功效显著。从空间界面理论着手,深入探讨空间界面在乡村社区各空间中的具体应用。结果显示:空间界面是乡村社区各相应空间的相对活跃区域,乡村社区各活动空间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从空间界面出发制定乡村社区发展方略具备科学性、合理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冬  乔家君  马玉玲  
新时期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新一轮剧烈的转型重构过程,而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可视为乡村转型重构过程在地方上的具体表现;由于乡村发展的多元性和外向性特征显著,其发展动力也变得更加多元,因此采用更加综合和系统的空间界面视角探索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异,可为新时期乡村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以村域经济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基础,集成乡村性指数评价、游动分割窗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技术手段,对巩义市村域尺度乡村性空间分异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界面的位置和影响范围进行定量识别与判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村域尺度乡村性空间分异机理。结果表明:(1)巩义市空间界面主要分为自然界面、人文界面两大类,其中自然界面又分为地形界面和自然资源界面;人文界面主要由农业生产界面、居住界面、行政界面和交通界面组成。(2)乡村性空间分布呈现较强的正空间自相关性,并且呈现出边缘强、中间弱的分布格局。(3)空间界面具有的多重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县域要素的空间重组,促使巩义市乡村性空间分异的形成。其中,人文界面中的交通界面、行政界面和居住界面对乡村性空间分异影响较大,而自然界面影响较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玉玲  乔家君  
空间界面理论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其理论架构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空间界面确实存在"这一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其存在性还缺乏理论验证。在提炼空间界面唯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界面的数理模型,并以城乡界面为例,以空间为内生变量,空间中的元素如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外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河南省108个县域为空间单元,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建构了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函数,并进行了数理推导与求解。研究表明,城市函数与乡村函数存在着交集,且其交集为无穷多个点组成的域面,即存在一个城市与乡村系统空间及其要素相互交织而成的独立系统,进而从理论上证明"城乡界面是存在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玉玲  乔家君  
空间界面理论已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但其理论架构还不完善。现有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空间界面确实存在"这一经验判断的前提下进行的,对于其存在性还缺乏理论验证。在提炼空间界面唯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空间界面的数理模型,并以城乡界面为例,以空间为内生变量,空间中的元素如经济、社会、文化等为外生变量,构建联立方程模型,以河南省108个县域为空间单元,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迭代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建构了城市系统和乡村系统的函数,并进行了数理推导与求解。研究表明,城市函数与乡村函数存在着交集,且其交集为无穷多个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徐光涛  周子祎  叶晶双  
乡村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乡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探究乡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及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厘清影响乡村教师技术应用的因素,本研究以"乡村教师技术直通车"项目团队所接触、服务过的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数据,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数据,系统地构建了一个涵盖5个维度、14个方面的乡村教师技术应用影响因素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影响乡村教师技术应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特征、技术感知、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教学环境,并指出推进乡村教育信息化进程,不仅要普及并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技术对乡村教师教学效果和工作绩效提升,建立配套的教师培训、激励及评价制度,营造积极的群体学习氛围,帮助教师能够自发地学习和应用技术,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龚伟  马木兰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峰  张梦然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社区居住空间营建已经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乡村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转变前后社区空间特征的研究,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快速且高效地发展、提升乡村社区整体空间品质、促进乡村社区与城市协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乡村社区居住空间的分析研究,运用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揭示乡村社区居住空间特征及规律,为乡村社区居住空间营建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珂  冯月  
通过对国外城乡空间结合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在把握科学思想发展的进程中,梳理出该领域研究的系统化、生态化走向,从而为我国城乡空间整体规划的探索提供借鉴和启迪。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景秀艳  Timothy J.Tyrrell  
权力关系主导着社区空间的生产及其利益分配。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引发乡村社区空间的等级秩序发生变化,使乡村社区权力和利益分配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旅游开发中政府权力主导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介入方式可能导致乡村社区丧失旅游空间生产控制权。权力关系影响下的乡村社区与旅游生产的空间关联性、乡村社区的旅游参与性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本文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五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丽美   徐峰  孙亮  孟昂  
空间营建是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下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研究湖南典型城郊融合型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社区空间变化。研究发现:(1)湖南乡村转型以农业现代化转型为主,且处于初级阶段,近郊乡村社区不存在如苏南模式中的空间转型现象。以空间形态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居民点增加与农用地规模化、内聚性秩序分散、建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2)土地流转制度是空间形态变化的基础力量,乡绅企业家是重要推动力量,村民角色转变是内在动力,而农业转型升级是核心动力。(3)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主要空间问题是产业空间规划与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弱化、建筑空间品质差。最后以燎原村为例提出“延续”“整合”与“提质”的可持续空间营建策略以回应当代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发展的现实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体杨  孙笠雯  
明晰国家法律与政策对于农村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是确定其发展与服务方向的基础。文章采集全国人大、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颁行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从中抽取出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相关的内容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履行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弘扬国家主流文化、保障与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社会包容等职能,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和人才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农村图书馆应当建设好一个阵地、传承好国家和地方两种文化,开展好文献信息和社会教育两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英姿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外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从宏观层面的城市犯罪空间分布研究到微观层面的社区空间环境要素与犯罪关系研究,并对实证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表明:国外CPTED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涉及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完成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国外社区空间环境要素,如领域感、监视性、空间维护、入口控制等与犯罪存在显著关联,强化这些要素表象,可以有效地抑制社区犯罪的发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延菲   何爱霞  
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乡村生态教育。在空间生产理论的生态观指导下,通过运用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法,对典型案例J村的生态教育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空间实践表现为教育内容与乡村现实的内在统一,空间表象的形成得益于教育目标对乡村生态的抽象规约,而教育方式与村民状态的动态平衡促成了表征空间与空间表象的统一,最终实现了乡村生态空间的重构。由此,乡村生态教育可以建构出到田野中挖掘教育内容、从需要中筛选教育目标、在交流中探索教育方式的三元路径,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二进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以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例,基于北京、浙江、山东、青海、贵州五个省份的27个乡镇和35位乡村干部的访谈文本和文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受到政府和社会双重逻辑的影响。产品提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基层治理这4个要素是影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提炼范畴的基础上,归纳出基础、推动、提升和保障四大对应机制,阐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运行机理。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合力作用下通过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刺激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完善基础调查监测体系、培育市场交易机制、提高支撑能力、发挥社会组织带动作用等措施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而助力共同富裕,实现生态共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面临的理论前沿问题,准确回答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之问,为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意义。文章系统梳理阐述党的新时代“三农”工作创新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和脱贫攻坚精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理论思考、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涵、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议题、乡村振兴的动力论、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框架、国际乡村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演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论纲等分析了共同富裕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研究的10个理论前沿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理论认识,从10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