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8)
- 2023(8718)
- 2022(7324)
- 2021(6890)
- 2020(5550)
- 2019(12395)
- 2018(12648)
- 2017(23688)
- 2016(13016)
- 2015(14200)
- 2014(14276)
- 2013(13882)
- 2012(12675)
- 2011(11637)
- 2010(11962)
- 2009(11413)
- 2008(11439)
- 2007(10312)
- 2006(9526)
- 2005(8641)
- 学科
- 济(45459)
- 经济(45359)
- 业(42885)
- 管理(41153)
- 企(31697)
- 企业(31697)
- 农(30612)
- 财(20365)
- 制(19102)
- 农业(18169)
- 业经(15904)
- 中国(15317)
- 方法(13791)
- 体(12521)
- 数学(11717)
- 数学方法(11604)
- 务(11248)
- 财务(11229)
- 财务管理(11203)
- 银(10805)
- 银行(10797)
- 企业财务(10703)
- 行(10369)
- 体制(10308)
- 贸(10167)
- 贸易(10162)
- 易(9965)
- 融(9690)
- 金融(9687)
- 地方(9527)
- 机构
- 学院(179598)
- 大学(176469)
- 济(74889)
- 经济(73014)
- 管理(67182)
- 研究(61323)
- 理学(56556)
- 理学院(55973)
- 管理学(55244)
- 管理学院(54882)
- 中国(48674)
- 财(40359)
- 京(36706)
- 农(33760)
- 科学(33351)
- 所(30503)
- 财经(29604)
- 江(29288)
- 中心(29105)
- 研究所(26826)
- 经(26655)
- 农业(25003)
- 业大(24989)
- 范(23955)
- 师范(23755)
- 北京(23305)
- 州(23052)
- 经济学(23048)
- 院(21627)
- 财经大学(21505)
- 基金
- 项目(112920)
- 研究(89319)
- 科学(88870)
- 基金(80816)
- 家(68838)
- 国家(68096)
- 社会(58136)
- 科学基金(58073)
- 社会科(54622)
- 社会科学(54611)
- 省(45096)
- 基金项目(42089)
- 教育(40434)
- 编号(38138)
- 划(36874)
- 自然(33566)
- 成果(32954)
- 自然科(32749)
- 自然科学(32742)
- 自然科学基金(32168)
- 资助(31735)
- 制(28394)
- 课题(26656)
- 部(25769)
- 发(25210)
- 重点(25106)
- 性(24394)
- 国家社会(24031)
- 创(23703)
- 教育部(22411)
共检索到289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万龙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研究》课题组
本文主要以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为框架,重点探讨了农村地区公共产品筹资渠道和手段对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影响,推导出带有共性的行为特征,并在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体制和政策问题的基础上,就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产品筹资 制度转型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永祥 刘迪平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效供给,前提是解决其筹资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对构建农村公共产品长效筹资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指出在农村公共产品筹资过程中,主体区分和机制构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统筹兼顾。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筹措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模式,即通过政府(财政)筹资、市场筹资和其它方式筹资来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龙春霞
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筹资制度历经多次变迁,但现行的筹资制度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实行前提条件苛刻与制度目标的冲突等。应明确政府的筹资主体地位,积极运作市场筹资,鼓励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筹资;完善现行筹资制度,培育良好的筹资制度运行环境。
关键词:
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 筹资制度 河北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岚
筹资机制是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突破口,包括筹资主体、客体和程序三个部分。筹资主体包括主导性主体(各级政府组成的"三层结构")、辅助性主体(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和其他重要主体(国际组织);筹资客体包括核心客体(税收、公债和财政政策)和重要客体(收费、民间资金和国际资金);筹资程序应当满足科学化和法治化两个标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机制的法律调整应当采用"四步骤"模式,在宪法、行政法规、专门性法律规范和特殊性法律规范四个层面构建筹资机制的法律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佩霞 朱明熙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是一个内嵌于社区内生秩序的复杂体系。小农经济形势下,社区"场域"的"熟人社会"特性催生出精英群体引领公共产品供给的基层治理路径;其"结构互动"的生成逻辑与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模式,在组织层面上决定了村社需作为"国家"与"社区"的介质承载起社区内公共产品供给的主导责任。当前村社公共产品供给最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借助国家资源来激活村社内部的组织力量,通过强有力村社组织的建设来实现农户的"组织化",从而在"统"的层面上确保村社基本公共产品供给。
关键词:
社区 乡村精英 公共产品 底层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应良 官永彬
本文主要阐明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市场参与主体基于利益驱动的非强制性供给需要以动员机制为保障。市场参与主体供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动机很明确,利己也可能利他。市场参与供给和政府主导供给的最大差别在于政府主导供给是政府权力的强制性安排,而市场参与供给是自愿动机的结果。政府主导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职能使然,而市场主体的参与是基于利他和自愿权衡的结果,不带有任何强制性色彩,是以利益诱导为前提,依靠动员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筹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柴洪辉 晋洪涛
文章考察了建国之后的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筹资制度的变迁和一事一议制度的历史渊源,以第一个村委会的产生为背景考察了村委会的产生和一事一议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了村集体的小集团规模属性,运用林达尔均衡框架从谈判意愿、达成合约的可能性、合约的福利性和合约的有效执行四个方面论证了村集体自主决策供给公共产品的可能性,指出作为小集团的村集体完全可以通过一事一议式谈判来自主决策社区内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关键词:
乡村社区 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自主决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柴洪辉 顾海英
乡村社区公共产品一事一议筹资制度的实施表明了村委会职能的本质回归,然而现阶段的乡村社区的结构已经不同于村委会初创期。一事一议筹资制度基于直接利益、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关联度的有效性惩罚机制已不复存在。在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会增加、社会关联度降低、农民工增加、村委会缺乏动力等因素的作用下,一事一议筹资方式难以有效运转。
关键词:
乡村社区 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一事一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鹏生
一、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公共产品(一)公共产品理论。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按照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的定义,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明融
长期以来,我果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维真
上海市于2001年春实施了以分担费用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有666万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参加了新型医疗保险。目前,评价该项政策的正确或错误可能为时尚早,但以就业为基础的医疗保险方案将高危人群和最需要卫生服务的人群排除在外。费用分担机制限制了某些人群,尤其是最脆弱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除非新医疗保险方案的起付线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有所变化,并且免除低收入人群的参保费和自付医药费,这种状况才可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卫生筹资 公平性 上海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以坤 李纯湘 李明柏 何成军 吴福谦 张以坤 贺乐珊 宣学军
乡镇统筹资金制度改革研究湖南、四川、河南、安徽联合课题组顺应减轻农民负担的呼声,从制度上保证规范农民的合理负担,近几年来全国先后有7个省50个县市进行了不同规模和不同形式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缓解了中央最近几年来反复强调而又一直未...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叶文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推动农村税费体制向城乡统一税制变迁的同时,高层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应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进行根本性调整,更多地承担义务教育和基础设施的供给责任,鼓励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和村民自治的完善。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事权调整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英 洪源
随着"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对此进行了根源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战略改革方案。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制度 改革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