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7)
2023(14920)
2022(12402)
2021(11434)
2020(9530)
2019(21570)
2018(21256)
2017(41323)
2016(21926)
2015(24343)
2014(24071)
2013(23904)
2012(22188)
2011(19649)
2010(20232)
2009(19021)
2008(19235)
2007(17778)
2006(16180)
2005(14723)
作者
(60743)
(50844)
(50332)
(47884)
(32683)
(24632)
(22886)
(19433)
(19326)
(18488)
(17257)
(16965)
(16275)
(16125)
(15705)
(15240)
(14805)
(14784)
(14767)
(14683)
(12618)
(12458)
(12338)
(11984)
(11426)
(11389)
(11341)
(11164)
(10118)
(10042)
学科
(97470)
(92980)
经济(92774)
(79347)
企业(79347)
管理(76100)
(51299)
农业(34164)
业经(33674)
方法(33256)
(32606)
中国(24824)
数学(24399)
数学方法(24102)
(22556)
财务(22523)
财务管理(22491)
(21632)
企业财务(21345)
(21140)
地方(20054)
技术(18410)
(16384)
理论(16344)
(16263)
贸易(16248)
(16197)
(15756)
(15747)
(14111)
机构
学院(313731)
大学(304306)
(133459)
经济(130612)
管理(126777)
理学(107719)
理学院(106641)
管理学(105200)
管理学院(104582)
研究(102152)
中国(84628)
(65995)
(63862)
(59578)
科学(57807)
(51656)
(50215)
财经(50169)
中心(48706)
(45198)
业大(44827)
农业(44686)
研究所(44285)
(40406)
北京(39693)
(39627)
师范(39402)
经济学(38246)
(36725)
财经大学(36125)
基金
项目(196954)
科学(158013)
研究(152230)
基金(143747)
(121973)
国家(120671)
科学基金(106149)
社会(99764)
社会科(93480)
社会科学(93451)
(78584)
基金项目(76176)
教育(67373)
自然(65770)
自然科(64209)
自然科学(64194)
编号(63846)
(63384)
自然科学基金(63106)
资助(56718)
成果(51614)
(44249)
(43892)
重点(43466)
(43002)
课题(42984)
(40491)
国家社会(40208)
(40167)
(40096)
期刊
(167214)
经济(167214)
研究(96433)
中国(68272)
(62482)
(55204)
管理(49204)
科学(41974)
农业(41853)
学报(39289)
(35212)
金融(35212)
业经(33446)
大学(32305)
学学(30356)
教育(30334)
技术(27839)
财经(24656)
经济研究(23871)
(21936)
问题(21867)
(21253)
技术经济(17380)
世界(16813)
现代(16387)
农村(16358)
(16358)
(16105)
财会(15816)
(15746)
共检索到496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狄金华  宋建超  
欠债与讨债是乡村社会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洞察熟人之间行为互动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博弈论为视角,以讨债行为为基本单位,提出了乡村社会内部讨债行为中的序贯博弈模型,以及相关的概念与命题。文章探讨了乡村社会内部、熟悉人之间特定的信息结构与社会规范,以及如何影响和形塑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互动博弈。此后,文章以西南农村中发生的一起建筑业农民工讨薪案的资料为基础,阐释了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狄金华  宋建超  
欠债与讨债是乡村社会中的常见现象,也是洞察熟人之间行为互动模式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博弈论为视角,以讨债行为为基本单位,提出了乡村社会内部讨债行为中的序贯博弈模型,以及相关的概念与命题。文章探讨了乡村社会内部、熟悉人之间特定的信息结构与社会规范,以及如何影响和形塑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互动博弈。此后,文章以西南农村中发生的一起建筑业农民工讨薪案的资料为基础,阐释了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与理论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肖芳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民小康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化成长机理理论框架构建,深入挖掘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产业发展优势路径的有效耦合,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式成长与创业集群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业集群对乡村振兴驱动有差异,在创业集群形成阶段,地理临近的农民工通过模仿和示范效应形成良性的聚集反馈机制;在创业集群形成后,集群内部创业者通过集体行动建构良性集群化成长机制;在创业集群危机阶段,创业者通过集体创业行为,协同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有效提升集群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建构地方特色产业的创业集群,完善地方基层组织的治理机制,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的金融资本支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等措施,努力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琴  周真刚  
一起征拆补偿纠纷,历时近4年仍未解决!经过当事人协商、基层组织调解、行政确权、行政复议、诉讼多种权利救济路径,但都无一能平衡解决纠纷各方诉求。见微知著,案件的困境实质也是农村法治实践之困:法规的滞后、执法的粗放、法制意识的薄弱等等,需要完善涉农法规,强化条款实效;提升公务人员法制素养,减少违法疏漏;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法制权威;强化农村普法,修正信访不信法。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宗成峰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基本身所具有的弱势性特征及该群体正规就业渠道使得社会资本在其获得工作机会方面起着不惑缺的作用。结合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调研数据,利用改进的Mincer工资决定方程进行运量分析,可以探索社会资本在农民工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玲玲  房宏君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影响因素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市500份建筑业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年龄与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技能、企业所有制性质、劳动合同的签订、了解社会保险政策和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信任度等会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提高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毅  金高峰  黄少峰  
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政策的限制,但是,相对于农民对政策的需求而言,国家制定的政策只能是一个从没有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因此,在众多的需求政策中必然存在优先序,这也是政策效应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着力研究江西建筑业农民工对转移政策的需求顺序,结果表明就建筑业而言,有关农民工工资政策是农民务工所急需的,工伤保险是农民最希望拥有的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李梦洁  
为探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和2018年数据及2018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的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异质性和地形异质性;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强化了农村交通设施改善对农民工归乡创业的促进作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还会显著提升农民工归乡创业的创业绩效,且数字乡村发展在农村交通设施改善与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之间也存在调节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交通设施,强化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民工归乡创业,提高农民工归乡创业绩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笑霜  
"民工荒"是人口红利问题在建筑业的突出表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和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根本都在于实施战略性的农民工管理,其核心是一种面向发展的、实现农民工和建筑业共同发展的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冠华  宣云  
随着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农民工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机遇,放弃城市中的打工生活投入到农村中开展返乡创业,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仍遇到资金、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建议政府方面要加强农民工培训、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对农民工创业给予多方位的引导和支持,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肩负农民工社会培训和教育的使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新会  蔡会明  
本文论述了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缺失的补救。目前与农民工有关的城市社会资本主要是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的正式制度安排,农民工很难利用,农民工进城社会资本严重缺失。补救办法: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引导;除政府组织外,倡议建立一些帮助农民工的社会组织;鼓励发展一些服务农民工的非政府组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白凯  张春晖  
借助国际上品牌个性特征测度的经典量表,并结合国内相关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农家乐"这一旅游休闲活动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家乐"旅游休闲品牌的个性维度和以往研究的"大五"维度有所不同,其品牌个性特征表现为实惠、喜悦、闲适、交互、健康和逃逸6大特征;该6项测度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产品的品牌特性和"农家乐"旅游休闲活动的参与特点和呈现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然  张彦  
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很多农民工在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的相互促进下陆续返乡就业创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农民工对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实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压力较大,为此,政府加强了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教育。鉴于此,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合理性建议,以期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构建城乡等值化格局提供了现实性指导。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返乡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创新创业作为研究目标,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乡村振兴的统筹作用、凝聚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作用、强化资本的整合作用以及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农民工提升返乡创新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倩  许传新  
为了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实现我国"双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加速新型城镇化、助推乡村振兴、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必将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逐渐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也会推动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此基础之上,本项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厘清二者之间存在的正向促进与反向推动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作用,逐渐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